《中国、日本、韩国流通及物流联合报告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8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日本国经济产业省,大韩民国产业资源部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801815246
  • 页数:604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由中、日、韩三国共同编纂的,分别介绍了三个国家流通业的现状。中国部分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总报告。总报告全面回顾了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流通业所发生的深刻变化和取得的巨大成就,对流通业现状进行了总体评价。第二部分是专题发展报告。介绍中国流通业、物流业、货运代理业从弱到强、从封闭到开放所走过的风雨历程。第三部分是介绍中国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对中日、中韩双边贸易等活动进行了较全面的的介绍。该书的日、韩部分分别由日本经济产业省和韩国产业资源部组织编写,各自介绍本国流通及物流业的现状、管理体系和相关法律等。

目录 3

中国部分 3

第一部分 总报告 3

第一章 中国流通业发展总体评价 3

一、中国流通业的深刻变化与巨大成就 3

(一)流通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4

(二)流通产业的市场化程度大大提高 8

(三)流通业的先导作用不断增强 9

(四)多元市场主体竞争格局基本形成 13

(五)新型业态和现代流通方式迅猛发展 14

(六)市场体系建设不断发展 15

(七)对外开放的规模、水平不断提高 17

(八)流通企业制度改革逐步深入 19

(九)政府管理方式发生重大变化 20

(十)法律体系建设取得进展,流通秩序进一步规范 21

二、中国流通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2

(一)流通立法滞后,政策促进体系尚需完善 22

(二)信用体系缺乏,市场秩序需要进一步规范 23

(三)市场主体发育不成熟,核心竞争力有待提升 23

一、中国流通业的宏观发展环境 29

第二章 中国流通业发展环境与趋势预测 29

(一)国际经济环境风险加大,竞争加剧 30

(二)国内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33

二、中国流通业发展趋势预测 36

(一)流通业将继续保持快速稳定发展 37

(二)未来时期内(“十一五”期间)的发展数据指标 37

(三)到2010年基本形成五大体系 39

(四)流通现代化水平提高,流通方式进一步发展,流通企业竞争力提升 43

一、树立科学发展观 45

(一)统筹城市流通业发展与农村流通业发展 45

第三章 中国流通业发展政策取向 45

(二)统筹流通业区域发展 46

(三)统筹流通业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继续推进内外贸一体化 46

(四)统筹流通业规模扩大、发展速度提高与流通业质量效益提升的关系 47

二、努力开拓市场,扩大消费 47

(一)开拓市场,扩大消费是促进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47

(二)开拓市场、扩大消费是未来中国流通业的主题和重要工作任务 48

(三)以“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为主要手段,大力开拓农村市场 49

(四)以社区商业“双进”工程为切入点,努力开拓城市市场 50

(二)实施“人才强商”战略,为流通业发展提供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持 51

(一)建立统一规范、稳定公开、顺畅高效的流通管理体制 51

三、加快流通体制改革,调整流通产业结构 51

(三)对中国流通产业结构进行全方位调整,保持产业内部各行业的协调快速发展 52

(四)深化流通体制改革试点工作 52

四、深化流通企业改革,提高流通企业竞争力 53

(一)制定和实施有利于流通业发展的公平、优惠政策 53

(二)大力推进国有流通企业改组改制 53

(三)加快培育大型流通企业集团 54

(四)进一步放开搞活中小流通企业 54

(五)加大对流通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财政资助和宏观管理 55

(六)推进流通及物流领域的对外开放及国际合作 57

五、加强流通及物流业法制化、标准化建设和产业发展规划,营造公开、公平、有效的市场竞争环境 58

(一)打破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市场 58

(二)加快制定流通领域的法律法规 59

(三)开展市场专项整治,加强法制宣传 59

(四)实事求是,科学论证,规划先行 59

(五)加强商业信用体系建设,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60

(六)加强标准制定和推广工作 60

六、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的作用 60

(一)批发业总体状况 62

一、批发业的发展 62

第二部分 专题发展报告 62

第一章 流通业专题发展报告 62

(二)现阶段批发业发展的主要特征 66

(三)批发业存在的问题 68

(四)批发业的发展趋势 70

二、零售业的发展 71

(一)零售业的发展现状 71

(二)零售业发展的新进展 81

(三)零售业存在的问题 85

(四)零售业的发展趋势 87

(一)消费品市场发展现状 90

三、消费品市场发展报告 90

(二)消费品市场存在的问题 99

(三)消费品市场的发展趋势 102

四、生产资料市场发展报告 103

(一)2004年生产资料市场运行的主要特点 104

(二)生产资料市场主体进一步发展壮大 111

(三)当前生产资料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114

(四)2005年生产资料市场形势展望 115

五、商业利用外资报告 117

(一)商业领域对外资开放政策 117

(二)中国商业领域对外资开放的现状 119

(三)外商投资商业发展趋势 123

第二章 物流业专题发展报告 125

一、中国物流发展回顾与评析(2004年以前) 125

(一)改革开放以前的中国物流(1978年前) 125

(二)物流概念的引进和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的中国物流(1978—1998年) 126

(三)世纪之交中国物流的发展(1999—2003年) 127

二、2004年中国物流发展的环境 141

(一)国家实施宏观调控政策,中国经济持续平稳快速增长 142

(二)国务院领导重视物流发展,政府有关部门大力推动 143

(三)各地方政府对物流发展的支持更加务实具体 145

(四)外资、外贸高速增长,物流市场进一步开放 146

三、2004年中国物流的新进展 148

(一)主要经济指标持续增长,物流对经济社会的支撑和带动作用更为显著 148

(二)物流需求在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中聚集和释放 156

(三)物流企业在整合与改造中发展壮大 159

(四)外资物流企业加速扩张 162

(五)枢纽港成为区域物流发展的“引擎” 164

(六)物流管理、技术和服务创新出现新的“亮点” 166

(七)物流信息化深入推进 169

(八)物流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持续更新 172

(九)物流行业基础性工作稳步推进 177

(十)物流理论研究、新闻宣传和人才培养都有新的进展 178

四、2004年中国物流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80

(一)粗放经营的格局没有根本改变 180

(二)供需不平衡的矛盾依然存在 180

(三)基础设施的“瓶颈”制约更为突出 180

(四)物流发展的环境需要进一步改善 181

五、中、日、韩物流技术交流回顾 182

(一)技术交流:会议搭建中、日、韩交流平台 182

(二)项目推进:托盘标准化与亚洲托盘共用系统建设成为重点 183

(一)国际货运代理业的概念与服务范围 185

第三章 中国国际货运代理业专题报告……………………………………(185 )一、中国国际货运代理业发展回顾 185

(二)中国国际货运代理业管理体制的演变与业务发展 186

(三)中国国际货运代理业的对外开放与相关的加入世贸组织承诺 192

(四)中国国际货运代理业行业协会的建立与发展 195

二、2004年中国国际货运代理业的新进展 196

(一)中国国际货代业政策的重大调整:由行政审批制改为备案制 197

(二)中国国际货运代理市场2004年的新发展 197

(三)中国货代行业协会的作用得到加强 202

三、2004年中国国际货运代理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203

(一)需要加快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中国货代行业管理体制 203

(二)行业主体是中小企业,竞争力不强,发展物流困难 205

(三)市场开放使传统货代业务的发展受到挤压 206

四、中国国际货运代理业发展趋势 207

(一)从经营主体看,民营化、股份制企业将成为趋向,形成国有资本、民营资本、外资三足鼎立的局面 207

(二)从经营环境看,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市场秩序渐趋规范 207

(三)从经营策略看,专业化和物流化是两条基本的发展道路 208

(四)从经营内容看,货代企业的内涵和外延将扩大 209

(五)从经营方式看,并购重组等资本运作方式会加速 209

(六)从行业发展看,行业协会的作用将进一步加强 209

(一)中日韩三国货代与物流业国际合作概况 210

五、中日韩三国国际货代与物流业的合作 210

(二)2004年中日韩三国召开首届物流与国际合作论坛 215

第三部分 国际交流与合作 217

一、国际合作不断深化 217

二、中韩经贸交流 218

(一)中韩经贸交流及投资 218

(二)韩国主要商业流通企业在华情况 219

(三)韩国主要物流企业在华情况 221

三、中日经贸交流 221

(一)中日贸易和投资 221

(二)日本商业流通企业在华情况 222

(三)日本物流企业在华情况 223

四、日韩流通企业在华经营特点 224

(一)商业流通业是重点投资领域 224

(二)物流发展迅速 224

五、中国流通国际合作大事记 225

六、中国商业对外开放大事记 225

附录 227

一、有关流通、物流的政策法规 227

二、国际货代业主要的政策、法规 244

一、日本的贸易动态 285

第一章 日本贸易发展概况 285

二、海外投资情况 288

第二章 流通体系现状 296

一、日本流通体系的动态 296

(一)宏观动态 296

(二)消费动态(需求结构的变化) 303

(三)各种商业业态动向(供给结构变化) 305

二、日本流通业的特点 308

(一)消费者的购物频率 308

(二)追求高品质和商品管理 310

(三)规模与成本 312

(一)商品供给体制的全球化 314

三、国际化的流通业 314

(二)外资流通业投资日本国内市场 315

第三章 物流体系的现状 319

一、有关物流的环境变化 319

(一)经济社会的变化 319

(二)有关物流方面的社会问题 320

二、物流体系的动态 321

(一)货物运输动态 321

(二)货物流通设施的动态 333

(三)企业数量状况 340

(四)社会资本配置状况 344

(五)国际合作状况 352

第四章 流通·物流业面临的课题 353

一、物流相关社会资本的充实与管理 353

(一)物流据点的配置 353

(二)物流网络的完善 353

(三)大城市·地区相关设施的建设 355

二、流通·物流相关制度以及行业习惯形成的瓶颈问题 356

三、通过标准化·信息化建设,提升流通·物流效率 359

(一)信息化建设提高物流效率 359

(二)电子标签的实用化 366

(三)物流载体的标准化 369

四、加强人才培养,适应物流服务多样化需要 370

五、地球环境问题的对策 371

(一)运输部门的对策 372

(二)物流领域环境措施的推进 373

(三)绿色物流伙伴关系 376

(四)相关法律的制定与推进 377

(五)对企业实施环境对策提供支援 378

(六)构筑循环型社会(构筑静脉物流系统等) 379

六、强化物流安全,保证高效的物流服务 381

七、加强东亚地区的合作 382

(一)加强与东盟的合作 383

(二)加强与中国·韩国的合作 383

(三)日本海外投资企业存在的问题 384

第五章 今后的流通·物流政策 388

一、推进国际、国内物流一体化进程 388

(一)提高国际中心港口·机场的物流功能 388

(二)构筑国内外物流网络 389

(三)提高国际物流功能 390

二、提高物流效率,减小环境负荷 393

(一)绿色物流的推进 393

(二)推进货物交通的高效管理 396

(三)物流信息化与标准化的推进 397

(四)培育物流人才 399

(五)关于物流业务对策措施的探讨 400

三、完善物流系统,保障国民生活安全 400

(一)确保物流安全 400

(二)交通安全的确保 401

(三)灾害时的应对方案 401

(四)建立符合消费者需要的流通系统,确保食品安全 402

(一)示范事业补助金 403

一、发展高效的、环境友好型的“绿色物流” 403

第六章 未来流通、物流政策的具体示例 403

(二)绿色物流的开发和普及(标识等的选定) 404

(三)完善定量核算降低二氧化碳效果的系统 404

二、发展重视需求方的高效的物流体系 404

(一)构建商品信息的国家数据池(NDP) 404

(二)网络EDI的标准化与普及 405

(三)运用电子标签,实现制造业、批发业、零售业SCM的高效化——日本式的未来商店 406

(四)国际标准化推进体制与联合 410

(五)电子债权制度的应用 411

附录A 数据集 413

附录B 综合物流施政大纲(2005—2009) 433

第一章 韩国流通及物流产业的特征及动向 445

一、流通产业的特征及动向 445

(一)流通产业的特征 445

韩国部分 445

(二)新业态出现带来流通产业变化 447

(三)流通产业的发展趋势 451

二、物流产业的特征和发展趋势 454

(一)物流产业的特征 454

(二)物流产业的发展趋势 456

(一)概况 460

(二)批发额的变化趋势 460

一、批发业 460

第二章 韩国流通及物流产业的统计资料 460

(三)批发业的行业发展趋势 461

二、零售业 463

(一)概况 463

(二)零售业结构的变化趋势 463

(三)零售业的行业发展趋势 465

(四)零售业业态的发展趋势 468

(五)零售业各类商品的发展趋势 470

(一)消费物价指数 471

三、价格变动状况 471

(二)生产物价指数 474

四、物流产业 474

(一)国家物流费用及企业物流费用现状 474

(二)物流效率指标现状 476

(三)货物运输现状 477

(四)物流附加价值的测算 479

(五)各行业销售额及企业数量现状 480

(六)物流业基础统计 482

(一)概况 485

五、对外贸易状况 485

(二)进出口动向 487

(三)港口进出口吞吐量变化趋势 493

第三章 流通及物流产业的管理体系 496

一、流通产业的管理体系 496

(一)概要 496

(二)政府机构 497

(三)民间经济团体组织 498

(四)有关团体及协会 499

(五)政府出资的研究机构及学会 503

(一)概要 504

二、物流业的管理体系 504

(二)政府组织 506

(三)有关机构 510

(四)政府资助的研究院 515

(五)协会及学会 520

第四章 流通及物流产业政策和法规………………………………………(531 )一、政府基本政策 531

(一)流通产业发展基本计划(2004—2008年) 531

(二)国家流通基本计划 534

(三)推进东北亚物流中心路线图 536

二、2005年主要措施 540

(一)农林部 541

(二)产业资源部 542

(三)保健福利部 544

(四)建设交通部 544

(五)海洋水产部 546

(六)中小企业厅 547

(七)公正交易委员会 548

(八)国税厅 550

三、流通以及物流相关法规 550

(一)流通相关的法规 550

(二)物流相关的法规 565

(二)流通市场开放的内容及进程 570

(一)开放背景 570

第五章 韩国流通产业的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 570

一、韩国流通市场的开放进程 570

二、外商投资现状 572

(一)批发零售业(流通)部门的外商投资 572

(二)中国对韩国的投资 573

(三)日本对韩国的投资 574

三、国际交流合作事项 575

(一)大韩商工会议所 575

(二)韩国流通物流振兴院 575

(七)韩国联网在线协会 579

(九)韩国特许系统经济人协会 579

(八)韩国特许系统协会 579

(四)韩国流通科学会 579

(六)韩国百货商店协会 579

(五)韩国连锁商店协会 579

(三)韩国流通学会 579

四、政府主办的主要国际会议和交流活动 580

(一)创建韩中流通物流政策协议会 580

(二)派遣赴中国投资的考察团 580

(三)政府主办的其他交流活动 582

(一)物流市场的开放内容 583

第六章 韩国物流产业的对外开放与国际合作 583

一、韩国物流市场开放进程 583

(二)经济自由区域发展现状 586

二、外商投资现状 595

(一)各国投资现状 595

(二)各行业吸引外资现状 596

三、国际交流合作事项 597

(一)大韩贸易投资振兴公社 597

(二)贸易协会 597

(三)韩国物流协会 598

(四)韩国国际海运代理商协会 599

(五)韩国托盘标准化专门协会 599

(六)流通物流振兴院 599

(七)韩国流通信息中心 600

四、政府主持的海外投资洽谈及交流事项 600

(一)海外投资洽谈会 600

(二)访问美国的投资代表团 601

(三)民间、官方合同及对中国物流投资考察团 602

(四)政府主办其他交流活动 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