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棋例的重要性 1
一 待判局面与棋例 1
二 棋例的重要性 3
三 棋例的妙用 5
第二章 棋例总纲 14
一 棋例四大原则 14
二 棋例四条通则 18
三 棋例裁决程序 23
第三章 将 26
一 将的类型 26
二 均为长将 31
第四章 杀 33
一 从没杀到杀 33
二 从杀到杀 36
三 兵(卒)的作杀 42
四 帅(将)的助杀 45
五 杀兼捉等 46
第五章 捉 51
一 符合得子 52
二 捉无根子 58
三 捉少根子 59
四 捉假根子 62
五 去根是捉 64
六 根子的捉 66
七 捉不能离线子 68
八 要抽吃子 69
九 各吃各子 71
十 静子的捉 74
十一 不是附带捉 75
十二 从没捉到捉 76
十三 产生新的捉 78
十四 借帅(将)之力捉 80
十五 与帅(将)同时捉 82
十六 帅(将)参与吃子 83
十七 借兵(卒)之力捉 84
十八 与兵(卒)同时捉 85
十九 兵(卒)参与吃子 87
二十 并非主动送兵 88
二十一 兵(卒)与互打 90
二十二 兑子后成杀 92
二十三 兑子后得子 93
二十四 献子后成杀 95
二十五 献子后得子 97
二十六 捉兼送吃 99
二十七 捉兼兑 101
二十八 捉兼献 103
二十九 捉兼拦 105
三十 捉兼跟 107
第六章 闲 109
一 不符合得子 109
二 捉暗根子 115
三 隔一步杀 117
四 隔一步捉 119
五 自动送吃 121
六 无子可抽 125
七 不能离线 127
八 原来的捉 130
九 从捉到捉 135
十 企图净吃子 139
十一 各吃各蚀了本 140
十二 附带捉士相(象) 142
十三 帅(将)本身的捉 144
十四 兵(卒)本身的捉 145
十五 未过河的兵(卒) 146
十六 兵(卒)与一打 148
十七 兑 149
十八 献 151
十九 拦 154
二十 跟 156
第七章 禁止着法 159
一 长将 159
二 长杀 161
三 长捉 163
四 一将一杀 168
五 一将一捉 169
六 一杀一捉 170
七 长 打 171
第八章 允许着法 173
一 一打一闲 173
二 二闲 177
三 非长打 183
第九章 子力价值误区 186
一 兑与献 186
二 兵与卒 188
三 帅与将 189
四 原来的捉 190
五 责任自负 197
六 附带捉子 199
七 自动送吃 200
八 根子捉子 201
九 各吃各子 203
十 有新的捉 205
第十章 聚焦棋例盲点 207
一 判准打与闲 207
二 弄清前与后 216
三 棋例与棋理 220
四 棋例相交叉 227
五 棋例与棋力 229
六 一叶障目 230
七 以假乱真 233
八 以点代面 235
九 走马观花 238
十 情大于法 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