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编 4
第一章 玄佛道多元化发展的晋宋思想界 4
第一节 玄风弥漫的晋宋社会 4
第二节 晋宋佛教之发展及流播 9
(一)般若学六家七宗的分张及涅槃、净土理论的流传 10
(二)佛教在士族与皇室间的传播 18
第三节 晋宋时期江南道教的发展及传播 21
(一)晋宋时期道教的发展与改革 22
(二)道教在皇族与士族中的传播 25
第二章 佛道义理影响下的士人思想及文学审美观 33
第一节 佛道生死观与士人思想 33
(一)魏晋玄学的生死观:生死气化,顺应自然而与道同体 35
(二)道教的生死观:重生恶死,力主我命在我不在天 37
(三)佛教生死观:精灵不灭,炼神成佛 40
(四)诸家生死观对士人思想的影响 42
第二节 言意之辨与文学理论 45
(一)玄、佛言意之辨 45
(二)言意之辨与文学创作、文学理论 50
第三节 情理之辨 53
(一)圣人人格之讨论 54
(二)圣人(佛、仙)可至与否 57
(三)圣人理想人格之追求 59
(四)理想诗文风格之内涵 61
第四节 佛道之自然观 63
(一)儒家自然观 64
(二)道教自然观 65
(三)道家山水自然观 67
(四)佛教自然观 71
第三章 晋宋易代之际士人心态变化 75
第一节 东晋末年士族在焦虑与无奈中的现实选择 75
(一)门阀土族在政坛中由主动到被动的形势变迁 76
(二)审时度势后的现实选择 79
第二节 士族在皇权压力下审慎素退以保家门的忧惧心理 85
第三节 于山水田园中游乐悟理的闲适心态 90
(一)主动追求、欣赏山水之美的隐者 91
(二)在淳朴的田园生活中感受心灵平和与精神愉悦的隐者 95
(三)在游山玩水中寄寓对现实的不满与反抗者 97
第一节 陶渊明“迟迟出林”释论 105
下编 105
第一章 陶渊明与时代思潮 105
(一)陶渊明早年复杂的思想状况 106
(二)希企隐逸的社会思潮 110
(三)出仕机会的等待与选择 112
第二节 理想境界的追求与回归 114
(一)徘徊于仕隐之际 114
(二)理想之境的设计与回归 118
第三节 委运任化与安贫乐道 124
(一)以《形影神》组诗为中心探讨其委运任化之思想 124
(二)以《咏贫士》七首论陶渊明固穷守节、安贫乐道思想 131
第四节 无弦琴辨析 133
(一)“无弦琴”故事之实质 134
(二)陶渊明生活中“得意忘言”方法之体现 138
第五节 陶渊明思想之道教因素 141
(一)重视农业劳动,躬耕自资的生活态度 144
(二)平等兼爱之思想 146
(三)理想世界的建构 149
第二章 陶诗之境界 155
第一节 陶渊明田园诗作的艺术境界 155
(一)现实与理想之境的融合 156
(二)“同物之境” 160
第二节 陶诗之理的表达方式 164
(一)形象寓理趣 165
(二)在叙事状物的基础之上窃托?括哲理 167
(三)直陈理语 170
第三节 冲淡自然的诗歌风貌 172
(一)质朴真淳的语言风格 174
(二)散文化的句法结构 177
(三)味浓语淡的情感表达 178
第三章 谢灵运思想发展之轨迹 179
第一节 渴望重振家族风流的现实政治追求 179
(一)乌衣之游与重振家风之希冀 180
(二)政治选择中的两次失误及原因分析 185
第二节 朱弦一拂遗音在,却是当年寂寞心 190
(一)走向山水自然 191
(二)知音不遇的寂寞情怀 194
(三)面对广袤自然时的精神孤单 197
第三节 谢灵运的佛教思想 203
(一)大乘般若空观思想 205
(二)净土信仰 207
(三)不废渐修之顿悟主张 210
第四章 康乐山水诗的多重解读 215
第一节 康乐山水诗“赏心”义辨析 215
(一)康乐山水诗的基本结构 217
(二)谢诗“赏心”的双重含蕴 220
第二节 山水以形媚道 225
(一)山水是“性分之所适” 226
(二)“依然托想”的观物方式 227
(三)理蕴的两种把握方式 228
(四)以形写神 230
第三节 康乐山水诗的佛学意蕴 232
(一)山水诗累起—伏累—灭累而证理的思绪流程 233
(二)顿悟之理的双重表述 237
(三)理的具体内涵 240
第五章 陶、谢与晋宋时期诗运之转关 243
第一节 陶谢诗作:重寻自我之情思理蕴 243
(一)陶渊明写意为主的诗歌创作 244
(二)康乐山水诗情思与理趣景语之关系 247
第二节 陶诗——谢诗:诗歌境界之拓展变化 251
(一)谢诗突破了“一诗止于一时一事”的局限 252
(二)从以意写境到借境抒情 255
(三)诗歌题目的类型化到具象化 257
参考文献 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