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一、优越的地理位置 1
二、丰富的自然资源 3
第一编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光辉历程 3
第一章 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1949—1957年) 3
三、帝官封统治下的苦难历史 4
第一节 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和恢复国民经济 4
一、剿匪反霸,稳定社会秩序 4
四、民主革命的英勇斗争 5
二、实行土地改革,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 5
三、抗美援朝和镇压反革命运动 5
四、“三反”、“五反”运动 6
六、救灾救荒,改善人民生活 8
五、取缔投机,稳定市场 8
第二节 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 9
一、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9
二、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1
三、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2
第三节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顺利实现 13
一、农业的恢复和发展 13
二、地方工业的发展 14
三、城乡贸易的活跃 16
四、财政状况的改善 16
第二章 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和国民经济调整(1958—1965年) 18
第一节 社会主义建设的“大跃进”和严重挫折 18
一、“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 18
二、“信阳事件” 20
三、“民主革命补课”和整风整社 22
一、“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在信阳的贯彻 24
第二节 国民经济调整与恢复 24
二、国民经济在调整中发展 26
第三节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开展及其影响 28
第三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信阳的政治经济(1966—1976年) 30
第一节 “打倒一切,全面内战” 30
一、“造反运动” 30
二、“夺权风暴” 31
第二节 政治形势的起伏动荡 32
一、形势趋于稳定与开展“批林批孔” 32
二、发展“五小”工业与农业学大寨 33
三、治理整顿与形势再次逆转 34
第四章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1976—1989年) 35
第一节 拨乱反正,实现工作重点的转移 35
一、揭批查运动与平反冤假错案 35
二、落实各项政策,实现安定团结 36
三、贯彻三中全会精神,实行工作重点的转移 37
第二节 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行 38
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38
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40
三、科技与教育体制改革 44
第三节 现代化建设的光辉成就 44
一、国民经济持续增长 44
二、文化事业欣欣向荣 47
三、精神文明建设成绩斐然 48
第二编 经济建设(一) 53
第五章 农牧渔业生产 53
第一节 农业生产 53
一、农业的迅速恢复与发展 53
二、从生产滑坡到稳定发展 55
三、全区农业向高台阶进军 59
第二节 畜牧业生产 64
一、以养牛为主,发展大家畜 65
二、以养猪为主,畜禽并重 66
三、调整结构,科学养殖 67
第三节 渔业生产 70
第六章 林业建设 73
第一节 全区林业的稳定发展 74
一、普遍开展护林活动 74
二、育林造林成绩显著 75
第二节 林业遭到严重破坏及恢复发展 76
一、“大跃进”中林业遭到严重破坏 76
二、调整时期的林业建设 77
三、林业生产的新发展 78
第三节 新时期信阳林业的振兴 80
一、全民义务植树活动的开展 80
三、封山育林 81
二、实行工程造林,发展林业基地 81
四、飞播造林 82
五、自然保护区建设的加强 82
六、实行科技兴林,振兴林业生产 83
七、森林工业的发展 84
第七章 水利建设 86
第一节 治理淮河初见成效 87
一、淮河干支流的整治 87
二、沿河行洪、滞洪区排涝工程的兴建 88
第二节 “蓄泄并重”工程体系的建设 90
一、大中小型水库星罗棋布 90
二、配套工程纵横交错 91
第三节 对水利资源的综合开发 93
一、水利的持续治理 93
二、水利资源的综合开发 94
一、农村手工业的恢复和改造 96
第八章 乡镇企业 96
第一节 乡镇企业的产生和发展 96
二、社队企业从“一平二调”走向压缩调整 97
三、社队企业的迅速发展 99
四、“农工商”联合体和个体企业的发展 99
第二节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101
一、乡镇企业的发展 101
二、乡镇企业促进了农村经济的繁荣 105
第九章 老苏区逐步脱贫致富 107
第一节 苏区现状与扶持苏区政策的实施 107
一、1984年以前苏区经济文化状况 108
二、扶持苏区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110
第二节 苏区脱贫致富的成就 112
一、发展科技事业是脱贫致富的新方法 112
二、脱贫致富的显著成效 114
第一节 现代工业的兴建 121
第三编 经济建设(二) 121
第十章 地方工业体系的形成 121
第二节 全区工业的迅速发展 122
一、工业生产的“大跃进” 122
二、工业生产的调整 123
第三节 “五小”工业的兴起 124
第四节 全区工业的新发展 126
一、食品、麻纺、建材等支柱产业的优先建立 126
二、轻工、化工、机械、电子、冶金、医药等产业的发展 129
三、技术改造、质量管理的加强 133
第十一章 电力工业的兴起与地方电网的形成 136
第一节 电力工业的兴起 136
第二节 地方电网的形成 138
第三节 扩建火力发电基地与发展小水电站 142
第一节 传统手工业的恢复与发展 144
第十二章 二轻工业 144
第二节 二轻工业的调整与恢复 145
第三节 二轻工业的发展 147
第十三章 全区交通网络的形成 152
第一节 疏浚河道,修复公路 153
第二节 提高公路质量,发展公路运输 155
第三节 运输网络的形成 156
第十四章 内外贸易的日趋活跃 160
第一节 国营商业网络的形成 160
第二节 粮油的收购与供应 165
一、粮食统购统销 165
二、粮油供应 167
第三节 供销合作商业遍布山乡水村 168
第四节 对外贸易的日趋繁荣 173
第五节 个体商业的发展 177
第十五章 地方财力的增强和金融事业的发展 180
第一节 地方财政结构的形成 181
第二节 全区税收不断增长 185
第三节 地方金融体系的建立和发展 189
第十六章 城镇建设 195
第一节 由消费城镇向生产城镇的转变 196
第二节 城镇建设的展开及调整 197
第三节 城镇面貌焕然一新 199
一、住房建筑和街道改造 200
二、供排水体系日益健全 200
三、邮电通讯网络的形成 201
四、卫生、环境状况的显著改善 201
五、卫星城镇的发展 201
六、迅猛发展的建筑业 202
一、鸡公山避暑山庄 204
第十七章 旅游事业 204
第一节 豫南旅游多奇趣 204
二、南湾水库 206
三、疗养胜地汤泉池 207
四、革命纪念地和古迹 207
第二节 旅游设施的不断完善 208
一、别墅的修复 208
二、水电、通讯设施的建设 209
三、园林景点的建设 211
第三节 对外友好往来的开展 212
第四编 政治建设 217
第十八章 中国共产党信阳各级组织的建设 217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在信阳的初期发展 217
第二节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的建设 219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时期党的建设遭到破坏 222
第四节 新时期党的建设工作 223
第十九章 政权建设与法制建设 227
第一节 政权建设 227
一、人民政权的建立 227
二、政权机构的调整 228
三、“文化大革命”期间的政权机关 229
四、新时期的政权建设 230
第二节 法制建设 233
一、司法机构的建立和司法改革 233
二、法制建设的发展和波折 235
三、“文化大革命”对公、检、法机关的冲击 237
四、新时期的法制建设 237
第三节 民兵建设 241
一、民兵建设的发展 241
二、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民兵作用的发挥 244
第一节 统一战线的发展 248
第二十章 统一战线工作 248
第二节 新时期统一战线工作的新成就 251
一、落实统战政策,平反冤、假、错案 252
二、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合作共事 253
三、对台工作和海外统战工作 253
四、少数民族工作和宗教工作 255
五、统战工作在振兴信阳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255
第五编 文化建设 259
第二十一章 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 259
第一节 科技事业的起步与发展 259
第二节 科学的春天 260
第三节 科技事业在改革中前进 262
一、科技“双放”扎扎实实 262
二、科技扶贫成绩斐然 263
三、“星火计划”促进开发 265
四、科技攻关硕果累累 266
第二十二章 地方教育事业体系的形成 268
第一节 人民教育蓬勃兴起 268
第二节 全区教育事业的曲折发展 272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期间信阳的教育工作 275
第四节 新时期信阳的教育事业 276
一、落实政策,清除“左”的影响 276
二、调整改革,推动教育事业勃发生机 276
第二十三章 新闻广播事业的发展 282
第一节 新闻报纸 282
一、几起几落的信阳报业 282
二、新闻宣传在改革中前进 282
第二节 广播电视 284
一、广播事业的迅速发展 284
二、电视事业的兴起 287
一、古老文明焕发青春 289
第一节 人民文化艺术的繁荣发展 289
第二十四章 文化艺术事业的繁荣兴盛 289
二、戏曲园地百花盛开 290
三、歌舞之乡再展风采 290
第二节 “文化大革命”期间的文艺事业 291
第三节 新时期文艺工作的新发展 292
一、文坛百花争奇斗艳 292
二、文物考古成果璀灿 296
第二十五章 卫生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298
第一节 卫生事业 298
一、缺医少药状况的迅速改观 298
二、医疗机构遍布山乡 299
三、疾病防治成绩卓著 302
四、医学教育与乡村医生 303
第二节 体育事业 305
一、群众体育的蓬勃发展 305
二、体育训练欣欣向荣 306
三、体育竞赛绚丽多彩 307
四、体育成绩日新月异 308
结束语 311
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振兴信阳的根本保证 311
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312
三、正确认识区情,立足农业基础 312
四、坚持改革开放的方针 313
五、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一起抓 314
六、切实抓好干部队伍建设和基层组织、基层政权建设 314
七、依靠群众,发扬革命传统,坚持“宁肯苦干、不愿苦熬”的精神 315
后记 316
附录 317
一、信阳地区社会主义建设大事记(1949—1989年) 317
二、历任中共信阳地委书记、行署专员名录 338
三、信阳地区行政区划表(1989年) 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