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二元经济工业化理论的简要评述 1
1.1 工业化概念的辨析 1
1.2 传统理论对欠发达国家劳动力条件假设的分野 4
1.2.1 关于劳动剩余条件的争论 5
1.2.2 关于工资变动趋势的分歧 9
1.3 传统理论对欠发达国家工业化实现过程的描述 14
1.3.1 古典主义模型 14
1.3.2 新古典主义模型 24
1.3.3 古典理论与新古典理论的有限融合 34
1.4 二元经济工业化理论的历史局限性 40
第2章 中国劳动剩余格局的基本判断 43
2.1 农业剩余劳动力估算的三种原理 43
2.2 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三种估算结果 52
2.2.1 古典方法的估算结果 52
2.2.2 新古典方法的估算结果 60
2.2.3 国际标准结构比较法的估算结果 67
2.2.4 农业剩余劳动力数量的综合判断 71
2.3 隐蔽性失业与农业剩余劳动力蓄水池 74
2.3.1 隐蔽性失业的构成 74
2.3.2 农业隐蔽性失业劳动力向剩余劳动力的转化潜力 80
第3章 未来工资上涨趋势的基本判断 85
3.1 从“民工荒”说起 86
3.2 农业收入对工业工资的压力传导 92
3.2.1 务工比较收益对农民工劳动供给的影响 92
3.2.2 农业收入的长期增长趋势 99
3.3 工农业贸易条件对工业工资的压力传导 115
3.3.1 人均农业剩余紧平衡对贸易条件的约束 115
3.3.2 国际贸易因素对工农业贸易条件的影响 122
第4章 劳动剩余与工资上涨对工业化的挑战 132
4.1 传统工业化对低工资的依赖 132
4.2 工资上涨对工业资本积累的冲击 138
4.2.1 冲击效应分析的基本方法 139
4.2.2 农民工工资上涨对工业资本积累的渐进性冲击 145
4.2.3 农民工工资渐进性冲击的制度性解释 151
4.3 资本积累困境的化解与就业增长目标的矛盾 156
4.3.1 化解资本积累困境与技术进步 156
4.3.2 技术进步对劳动的排斥 160
第5章 劳动剩余与工资上涨条件下的工业化 170
5.1 工业化传统机制的失效 171
5.1.1 传统资本积累机制的失效 171
5.1.2 常规技术进步机制的失效 174
5.2 工业化核心机制的调整 179
5.2.1 对技术进步两个要素的进一步说明 179
5.2.2 基于劳动偏向型技术进步的工业化调整 185
5.3 重构后的工业化图景 192
5.3.1 工业化过程的理论描述 192
5.3.2 中国台湾和印度的实践验证 197
第6章 劳动偏向型技术进步的实施 207
6.1 劳动偏向型技术进步需要政府干预 207
6.2 构建劳动偏向型技术进步的产业平台 213
6.2.1 产业转移的支撑与引导 213
6.2.2 主导产业的选择与调整 221
6.3 矫正劳动偏向型技术进步的微观基础 231
6.3.1 原发性技术创新机制的矫正 231
6.3.2 扩散性技术进步机制的矫正 237
第7章 劳动管制政策对未来工业化的支撑 245
7.1 劳动管制政策的工业化使命 245
7.1.1 劳动管制政策的双重工业化职能 245
7.1.2 我国劳动管制政策的演进与现状 249
7.2 我国劳动管制政策对工业化的反馈性影响 257
7.2.1 最低工资管制与人力资本投资的难题 257
7.2.2 《劳动合同法》与工业发展困境的加剧 269
7.3 基于工业化使命的劳动管制政策设计 283
7.3.1 劳动管制政策与战略性就业政策的衔接 283
7.3.2 劳动管制政策体系内部的调适 288
7.3.3 劳动管制措施的区别性设计 293
参考文献 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