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与义研究 3
引言 3
第一章 家世、生平及交游 5
一、简斋的家世 5
二、简斋的生平 9
(一)青少年及读书求学时期 10
(二)入仕及丁忧居汝时期 14
(三)避乱南奔时期 22
(四)达官时期 28
三、简斋交游考 33
(一)张嵲 33
(二)葛胜仲 39
(三)席益 41
(四)富季申 46
第二章 多难时代的历史画卷 敏感心灵的自由呼喊 ——简斋诗歌的思想内容 50
一、悲愤牢骚 不平之鸣 52
二、咏物绘景 意足神完 61
(一)题画诗 61
(二)咏物诗 64
(三)写景诗 66
三、伤时念乱 哀叹民生 71
四、友朋酬赠 怀故念旧 77
五、醉心佛道 说禅谈玄 79
第三章 简斋诗艺探微 85
一、简斋诗对前人的继承 86
(一)学黄陈 87
(二)出入陶谢韦柳之间 89
(三)学老杜 92
二、简斋体 99
(一)用语自然 101
(二)句律流丽及结构似疏实密 103
(三)绘景状物的遗貌取神 105
(四)抒情的客观性及移情之法 107
(五)清淡平远与雄浑悲壮两种风格 110
三、简斋诗的不足 113
第四章 简斋诗的地位及其影响 116
一、简斋诗的地位 116
(一)承前启后的杰出诗人 117
(二)学杜诸诗人中的佼佼者 118
(三)颇具宋诗特色的代表作家 122
二、简斋诗的影响 127
(一)在宋代的影响 127
(二)在元代的影响 129
(三)在明代的影响 129
(四)在清代的影响 130
三、结论 135
第五章 简斋《无住词》论略 139
第六章 简斋的赋及文 149
一、赋 150
(一)《觉心画山水赋》 151
(二)《玉延赋》及《放鱼赋》 153
二、文 157
附录一 陈与义不属江西诗派辨 164
附录二 崔鶠其人其诗 173
陈师道研究 185
引言 185
第一章 后山的家世、生平和思想 189
一、家世 189
二、生平 191
(一)读书游历时期 192
(二)学官时期 197
(三)闲居时期 202
三、思想 207
(一)政治思想 207
(二)文学思想 211
第二章 后山诗的思想内涵 217
一、酬赠送别怀人之诗 219
二、咏物写景之作 228
三、政治诗 236
四、抒怀言理诗 239
第三章 后山诗艺探微 246
一、后山诗的渊源 246
二、后山诗的艺术特色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56
第四章 后山词简论 270
主要参考及引用书目 289
后记 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