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1
一 文艺社会学与中外文论 1
(一)文艺社会学与古代文论 2
(二)文艺社会学与现代文论 5
(三)文艺社会学与西方文论 8
(四)文艺社会学与马克思主义文论 11
二 文艺社会学与百年文论 14
(一)文化启蒙语境中的科学批评 14
(二)社会革命语境中的社会批评 17
(三)全球化语境中的文化批评 19
第一章 知识背景:从晚清到“五四” 23
第一节 向西方寻找真理 24
一 “今文经学”,撼正统儒学根基 24
1.“援西入经”创中西合璧新儒学 24
2.“多译西书”为中国自强第一策 26
1.“始于学术,终于国家”:传统学术文化之反思 28
二 “严译名著”,开一代西学新风 28
2.“并无主张,只有公理”:方法论意识之自觉 30
3.“物竞、天择二义”:令“中国民气为之一变” 32
三 “新青年派”,兴现代文化思潮 34
1.“立国”之本在于“立人”——个性解放 34
2.“立人”之本在于“科学”——科学崇拜 38
3.“科玄论战”——科学方法论大畅 41
第二节 社会学成为显学 45
1.社会学早期传播者与传播方式 46
一 世纪之初的社会学传播 46
2.“社会有机论”与“国民性”和“人学”问题的内在关联性 49
二 社会学20年代成为显学 53
1.社会学文献“汗牛充栋” 54
2.方法论“点石成金”,调查法“非常时髦” 56
3.社会学学界之分化与对峙 59
第三节 社会学两大学派 60
一 孔德与马克思 62
1.孔德社会学理论的“改良”性质 62
2.马克思社会学理论的“革命”性质 66
二 唯物史观是一种“科学的社会学” 69
1.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观点 70
2.中共在上海大学社会学系的实践 77
第二章 文学语境: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 81
第一节 文学革命 82
一 文学革命的精神先导 82
1.从“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到“小说界革命” 82
2.新小说的核心理念:“教化”与“通俗” 85
二 文学革命的社会目标 90
1.“文学革命”的政治意识形态性 90
2.“为人生而艺术”的文艺观 92
3.“为艺术而艺术”的文艺观 94
4.五四其他文学社团的文艺观 98
三 文学革命的文化策略 100
1.以“白话”为内核的新文体观念 100
2.白话文体的社会意识形态性 103
1.以“反映”为关键词的文学本质论 105
四 文学革命的理论建构 105
2.与文本、作者社会学相关的理论命题 107
第二节 革命文学 111
一 革命文学之缘起 112
1.从“文学革命”到“国民革命” 112
2.“不是到左边来,便是到右边去!” 115
二 创造社“剧变” 117
1.郭沫若:“我现在对于文艺的见解全盘变了” 117
2.成仿吾:“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 119
三 “革命文学”理论体系 121
1.本质论:从“自我的表现”到“阶级的代言人” 121
2.价值论:从“艺术的艺术”到“武器的艺术” 125
3.创作论:从“灵感”到“留声机器” 127
4.批评论:“时代性”与“阶级性” 129
第三章 学理输入(一):欧美文艺社会学理论 134
第一节 泰纳“科学的批评” 136
一 “科学精神”与“科学批评” 137
1.厨川白村的系统介绍 137
2.本间久雄的专题介绍 139
二 “科学派”的影响与评价 143
1.厨川与茅盾的评价 143
2.本间与傅雷的评价 146
3.“内在的科学批评”概念及其学术原创性意义 149
第二节 蒲克“社会的批评” 151
一 以“活动”为中心的“宏大的文学概念” 151
二 以“读者”为中心的“宏大的批评学说” 152
一 “科学的批评”、“社会的批评”与“社会学的批评” 155
第三节 卡尔佛登“社会学的批评” 155
二 卡氏“社会学的批评”理念 157
第四章 学理输入(二):日本文艺社会学理论 161
第一节 本间久雄的《新文学概论》 162
一 《新文学概论》的联动效应 162
二 《新文学概论》的研究范式 164
三 《新文学概论》的范式效应 167
第二节 平林初之辅《文学之社会学研究》 170
一 平林《文学之社会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171
二 平林《政治的价值与艺术的价值》及“大争论” 173
三 大宅壮一《文学的战术论》对平林的批判 176
第三节 “纳普”派与藏原惟人的理论 179
一 日本无产阶级文学运动及“纳普”派 179
二 藏原“新写实主义”理论及其影响 183
第五章 学理输入(三):苏俄文艺社会学理论 187
第一节 译几部“有定评的”唯物史观的书 187
一 鲁迅的思想探索与理论建树 187
二 苏俄及马克思主义文论经典译介 191
一 苏俄“文艺论战”及其文化语境 196
第二节 “文艺政策”与卢那察尔斯基 196
二 苏俄“文艺政策”及其“实际底指导者” 201
第三节 普列汉诺夫的《艺术论》 207
一 对普列汉诺夫的最初介绍 207
二 《艺术论》的“社会学底美学”性质与意义 210
1.关于艺术的社会本质 210
2.关于艺术的社会价值 211
1.《唯物史观艺术论——朴列汗诺夫及其艺术理论之研究》 212
三 不读普著,“是不会理解马克斯主义的” 212
2.对普列汉诺夫“中介论”思想的深刻感悟与传播 213
第四节 弗里契的《艺术社会学》 216
一 弗里契对艺术社会学的理论界定 217
1.“艺术社会学”学科定义 217
2.“艺术社会学”研究任务 218
二 弗里契关于学科思想史的评述 219
三 弗里契为艺术设定的13个社会学法则 221
1.艺术“社会的机能”的社会学法则 221
2.艺术“生产之形式”的社会学法则 222
3.艺术“隆盛和颓废”的社会学法则 222
4.“综合的艺术”转化为“个别化的艺术”的社会学法则 222
5.何种艺术成为“支配的艺术”的社会学法则 223
6.建筑艺术“三种样式”的社会学法则 223
7.“线的绘画”和“色彩的绘画”的社会学法则 223
9.“浮世画”中的社会学法则 224
10.关于“运动”等问题的社会学法则 224
8.“艺术主题”的社会学法则 224
11.“肉体造型”和“观念造型”的社会学法则 225
12.“色彩的型和谐调”的社会学法则 225
13.“阶级的同化和阶级的分离”的社会学法则 225
四 卢那察尔斯基等学者的赞誉 226
五 胡秋原的庸俗社会学批判 229
1.在学理层面深刻剖析之中国文坛第一人 229
2.对普列汉诺夫批判之批判 233
3.对《艺术社会学》“图式化”弊端之针砭 235
第六章 学派分化(一):马克思主义学派 239
第一节 左翼文学的“阶级话语” 240
一 共产党创建“左联” 240
1.左联的意义:“团结起来,共同运动” 241
2.左联的性质:“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领导机关” 243
3.左联的纲领:“我们的艺术不能不呈献给‘胜利不然就死’的血腥的斗争” 245
4.左联的口号:“为苏维埃政权而斗争” 247
二 苏区文学的战争文化规范 250
1.文学观念:以“宣传”为目的 251
2.文化体制:“宣传兵”与“俱乐部”制度 254
3.文学活动:以“任务”为中心 258
4.文学批评:以“效果”为标准 260
第二节 抗战文学的“民族话语” 263
一 中共文艺政策的调整 264
1.“取消左联”,建立“统一战线”及其论争 264
2.“统一战线”的制度化成就及其体制性意义 269
3.延安“大量吸收知识分子”的文化政策 272
二 文学的“大众化”方向 276
1.“大众化”的两条路径 276
2.“大众化”的两个维度 280
3.“大众化”文体与“抗战八股” 283
三 文学的“民族化”论争 287
1.“民族化”、“民族形式”问题的提出 287
2.关于“民族形式”与“民间形式”的论争 290
一 《讲话》的理论贡献与实践意义 293
1.《讲话》的历史语境 293
第三节 延安文学的“党性话语” 293
2.《讲话》的理论贡献 296
3.《讲话》的实践意义 299
二 “党性话语”的“一体化”运动 304
1.知识分子“思想改造”问题 304
2.为“建立强旺的思想主流”而开展的胡风批判 309
第七章 学派分化(二):三民主义学派 320
第一节 30年代的“文化剿匪”政策 321
1.“民族主义文艺”的政治分析 322
一 “民族主义文艺运动” 322
2.“民族主义”话语的历史分析 324
3.别具一格的《艺术社会学之是非》 326
二 南京政府的“审查制度” 329
1.查禁书刊:“中央图书杂志审查委员会” 329
2.捕杀作家:“秘密活埋和枪杀” 332
第二节 40年代的“三民主义文学”运动 334
一 “三民主义文学理论” 335
1.哲学基础:“民生史观” 335
2.学术范式:“观念论批评与物质论批评的综合” 336
3.价值取向:“服务三民主义” 338
4.新文学观:“走向三民主义的中国文学” 341
二 “三民主义文艺政策” 344
1.政策依据:三民主义意识形态的“四条基本原则” 345
2.三民主义文艺的“六不政策” 347
3.三民主义文艺的“五要政策” 348
三 三民主义文学的“一体化”运动 351
1.“查禁制度”与“勘乱法令” 351
2.“在三民主义旗帜下统一起来” 352
第八章 学派分化(三):自由主义学派 355
第一节 “新月派”理论代表梁实秋 357
一 “新月派”的文学观 357
1.新月派所崇尚的美学原则 357
2.梁实秋所坚执的文化立场 359
二 梁实秋的文学理论批评 361
1.梁实秋美学理想的古典主义性质 361
2.梁实秋的文艺观及“文艺政策”观 365
第二节 “京派”代表作家沈从文 371
一 沈从文的文学理想 372
1.关于“文学的功利主义” 373
2.作为小说家与批评家的双重人格与文风 376
二 沈从文的批评实践 378
1.沈从文的“海派”批判 379
2.沈从文的文学政治观与“文艺政策”观 382
3.沈从文对文学与“商业制度”关系之检讨 385
一 庸俗社会学概念使用 389
第一节 关于庸俗社会学的一般考量 389
第九章 文艺社会学与庸俗社会学 389
1.胡风对庸俗社会学概念的使用 390
2.周扬对庸俗社会学概念的使用 391
3.庸俗社会学概念的隐匿与凸显 392
二 庸俗社会学学理分析 394
1.庸俗社会学的认识论根源 394
2.庸俗社会学的政治意识形态根源 396
3.庸俗社会学是否只存在于马克思主义学派 397
4.马克思主义文论史早期的庸俗社会学 399
第二节 建国后庸俗社会学的逐步泛滥 403
一 以“阶级斗争”为内核的《文艺学方法论》(1950) 405
二 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1950~1951) 407
三 对肖也牧创作倾向的批评(1951) 409
四 对《红楼梦研究》及“资产阶级唯心论”的批判(1954~1955) 411
五 对胡风“集团”的批判(1953~1955) 413
1.1946~1949:“小资产阶级的文艺思想”和“‘小资产阶级的革命’文艺理论” 413
2.1952年6月~1953年2月:从“文艺小集团”到“反马克思主义” 413
3.1954年12月~1955年1月:从“胡风先生”到“反党反人民” 415
4.1955年5~6月:从“反党集团”到“反革命集团” 418
5.“平反”和“进一步平反” 422
6.对“胡风事件”的反思 423
六 “反右派”斗争(1957~1958) 427
1.“双百”方针的提出 427
2.从“整风”到“反右” 429
1.两个“批示”(1963~1964) 436
七 从两个“批示”到部队文艺《纪要》 436
2.部队文艺《纪要》(1966) 439
第十章 学科重建:1979~1999 442
第一节 对庸俗社会学的彻底清算 443
一 文艺界的“拨乱反正” 443
1.批判“文艺黑线专政”论和平反“冤假错案” 444
2.呼唤“艺术民主”,追寻“艺术规律” 446
1.“为文艺正名” 449
二 历史清算和理论清算 449
2.“歌德”与“缺德”的大论争 451
3.第四次文代会与党的“文艺政策”的调整 453
4.庸俗社会学批判的主要著述 456
第二节 重建文艺社会学理论实绩 457
一 国外文艺社会学理论译介概况 458
1.1985年以前的重要译介 459
2.1985年以后的重要译著 467
二 国内文艺社会学研究重要著作 480
1.刘崇顺等《文艺社会学概说》 480
2.司马云杰《文艺社会学论稿》 481
3.滕守尧《艺术社会学描述》 482
4.“文艺社会学研究丛书” 483
5.花建、于沛《文艺社会学》 483
6.李益荪《马克思主义文学社会学原理》 486
7.姚文放《现代文艺社会学》 487
8.程正民、童庆炳《文艺社会学:传统与现代》 489
9.童庆炳等《文学艺术与社会心理》 490
11.其他相关著作 491
10.曾遂今《音乐社会学概论》 491
三 “文艺社会学”词条释义举要 492
1.《当代新学科手册》(1985) 493
2.《新知识词典》(1987) 494
3.《文艺学新概念辞典》(1990) 495
4.《新时期新名词大辞典》(1992) 497
5.《〈世界知识大辞典〉修订本》(1998) 498
四 学界若干理论问题之歧见 499
1.关于文艺社会学的学科定位 499
2.关于文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502
3.关于文艺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507
4.关于文艺社会学的学科独立 509
第三节 文学研究的“文化转向” 513
一 “文化研究”的接受与本土化过程 516
1.作为“后现代主义”或文学的“外部研究”(1985) 517
2.作为“文学社会学”领域的“拓展”(1987) 518
3.作为“自律”与“他律”相融合的“艺术文化学”(1988) 522
4.作为“跨文化、跨学科”的比较文学研究范式(90年代中期) 525
5.中国文学理论的“文化转向”(90年代末) 526
二 关于“重建文艺社会学”的若干思考 531
1.令人眼花缭乱的文艺“新学科” 531
2.文化研究与文艺社会学与文化诗学的关系 533
3.文化诗学和文艺社会学在方法论上无高下之分 535
4.文艺社会学学科性质再认识 538
5.建设“多维论”的文艺社会学现代形态 542
参考文献 547
后记 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