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书体例的两点说明 1
引论 1
上篇 溯源篇 2
第一章 先秦——“古歌”的时代 2
第一节 释“歌” 2
第二节 先秦时代的七言古歌 4
第三节 卢、骆之后的初唐歌行 6
第三节 《诗经》的七言句 9
第四节 《楚辞》所蕴涵的歌行因素 12
第二章 汉——“乐府歌行”的形成期 17
第一节 楚歌——汉代的“骚体歌行” 18
第二节 汉乐府中的“非骚体歌行” 22
第三节 汉乐府之外的“非骚体歌行” 27
第四节 汉乐府的“歌辞性诗题” 30
第二章 盛唐歌行 35
第三章 魏晋——文人歌行的形成期 41
第一节 曹丕《燕歌行》 41
第二节 魏晋时代歌行创作的总体进展 44
第三节 魏晋乐府歌行的“歌辞性诗题” 54
第一节 鲍照《拟行路难十八首》 62
第四章 南北朝及隋——文人歌行的发展期 62
第二节 南北朝及隋代的“乐府歌行” 67
第三节 南北朝及隋代的“非乐府歌行” 78
第四节 梁、陈“赋”中的七言片段 87
第五节 七言歌行在《玉台新咏》中的诗体独立 90
第六节 “歌行”名称的出现 92
中篇 衍流篇 100
第一章 初唐歌行 100
第一节 卢、骆之前歌行的沉寂 100
第二节 卢、骆的歌行长篇与“律化的歌行”的形成 102
第一节 大家之外的歌行创作扫描 135
第二节 歌行大家高、岑、王、李 147
第三节 李白的歌行 168
第四节 杜甫的歌行 200
第三章 中唐歌行 241
第一节 元结与《箧中集》诗人的歌行 242
第二节 大历前后的歌行创作扫描 245
第三节 柳宗元与刘禹锡的歌行 275
第四节 “张王乐府” 288
第五节 元稹的歌行观和歌行创作 308
第六节 白居易的歌行及其歌行观(附:李绅的歌行) 336
第七节 韩愈一派的歌行 367
第八节 张碧的歌行及其歌行观 404
第九节 武元衡的歌行观 409
第四章 晚唐歌行 416
第一节 晚唐的“古题乐府” 417
第二节 《秦妇吟》和晚唐的“新题乐府” 424
第三节 晚唐的“非乐府歌行” 434
第四节 晚唐歌行的形式特征 446
第五节 晚唐诗人对“歌行”的诗体学认识 452
下篇 正名篇 460
第一章 历代论者的歌行观 460
第一节 唐及唐以前人的歌行观 460
第二节 宋人的歌行观 462
第三节 明人的歌行观 467
第四节 清人的歌行观 473
第二章 “歌行”诗体学名称辨 482
第一节 歌行与“新题乐府” 482
第二节 歌行与“古题乐府” 486
第三节 歌行与“歌辞性诗题” 489
第四节 歌行之“常调”与“别调” 493
第五节 歌行的诗体学定义 495
主要参考及引用文献一览 500
后记 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