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讲 中医理论的形成及其特点 3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3
(一)以古代解剖知识为基础 3
(二)长期对疾病的认识和治疗经验的积累 4
(三)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知识的渗透 5
(四)古代哲学理论的影响 5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概况 6
(一)基础医学 6
(二)临床医学 7
(三)药物学 8
(四)方剂学 9
(五)针灸学 10
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 10
(一)整体观念 10
(二)辨证论治 14
第2讲 阴阳理论及其应用 17
一、阴阳的概念 17
二、阴阳的特性 18
三、阴阳的相互关系 20
(一)阴阳的对立制约 20
(二)阴阳的互根互用 21
(三)阴阳的消长平衡 22
(四)阴阳的相互转化 24
四、阴阳理论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24
(一)说明人体的组织机构 24
(二)解释人体的生理活动 25
(三)解释人体的病理变化 25
(四)指导疾病的诊断 28
(五)指导疾病的防治 28
(六)归纳药物的性能 29
第3讲 五行理论及其应用 32
一、五行的概念 32
二、五行的特性 33
三、事物五行属性的归类 34
四、五行的生克关系 35
(一)一般状态的调节平衡 35
(二)特殊状态的相互影响 36
五、五行理论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38
(一)说明脏腑的生理及相互关系 39
(二)解释五脏系统疾病的传变规律 40
(三)指导五脏系统疾病的诊断 41
(四)指导五脏系统疾病的治疗 42
第4讲 心系统功能 46
一、心的主要生理 46
(一)主血脉 46
(二)主藏神 47
二、心的系统联系 48
(一)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 48
(二)心开窍于舌 48
(三)心在液为汗 49
(四)心在志为喜 49
(五)心包络 50
(六)脑 50
(七)小肠 52
第5讲 肺系统功能 55
一、肺的主要生理 55
(一)主宣发肃降 55
(二)主气 56
(三)助心行血 57
(四)通调水道 58
二、肺的系统联系 59
(一)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 59
(二)肺开窍于鼻,喉为肺之门户 60
(三)肺在液为涕 60
(四)肺在志为悲(忧) 61
(五)大肠 61
第6讲 脾系统功能 64
一、脾的主要生理 64
(一)主运化 64
(二)主升 65
(三)主统血 66
二、脾的系统联系 66
(一)脾在体合肉,主四肢 66
(二)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 67
(三)脾在液为涎 67
(四)脾在志为思 68
(五)胰 68
(六)胃 68
第7讲 肝系统功能 71
一、肝的主要生理 71
(一)主疏泄 71
(二)主藏血 73
二、肝的系统联系 74
(一)肝在体合筋,其华在爪 74
(二)肝开窍于目 75
(三)肝在液为泪 75
(四)肝在志为怒 76
(五)胆 76
第8讲 肾系统功能 79
一、肾的主要生理 79
(一)主藏精 79
(二)主水液 82
(三)主纳气 82
二、肾的系统联系 83
(一)肾在体合骨,其华在发 83
(二)肾开窍于耳及二阴 83
(三)肾在液为唾 84
(四)肾在志为恐 84
(五)命门 84
(六)膀胱 85
(七)三焦 86
(八)女子胞 87
(九)精室 88
第9讲 脏腑关系 91
一、脏与脏的关系 91
(一)心与肺 91
(二)心与脾 92
(三)心与肝 92
(四)心与肾 93
(五)肺与脾 94
(六)肺与肝 94
(七)肺与肾 95
(八)肝与脾 96
(九)肝与肾 96
(十)脾与肾 97
二、脏与腑的关系 98
(一)心与小肠 98
(二)肺与大肠 98
(三)脾与胃 99
(四)肝与胆 100
(五)肾与膀胱 101
三、腑与腑的关系 101
第10讲 精气理论 104
一、精理论及其意义 104
(一)精的生成 104
(二)精的主要功能 105
(三)精失常的病机 106
二、气理论及其意义 107
(一)气的基本概念 107
(二)气的生成 107
(三)气的运动 108
(四)气的主要功能 109
(五)气的分类 111
(六)气失常的病机 114
第11讲 血理论 118
一、血的基本概念 118
二、血的生成 118
三、血的运行 119
四、血的主要功能 120
(一)濡养作用 120
(二)运载作用 120
(三)血是精神活动的基本物质基础 121
五、血失常的病机 121
(一)血虚 121
(二)血液运行失常 122
第12讲 津液理论 125
一、津液的基本概念 125
二、津液的代谢 125
(一)津液的生成 125
(二)津液的输布 126
(三)津液的排泄 127
三、津液的主要功能 127
(一)滋润营养作用 127
(二)化生血液作用 128
(三)运载作用 128
四、津液失常的病机 128
(一)津液不足 128
(二)津液输布、排泄障碍 129
五、精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130
(一)精与气的关系 130
(二)精与血的关系 130
(三)精与津液的关系 131
(四)气与血的关系 131
(五)气与津液的关系 132
(六)血与津液的关系 134
六、精气血津液关系失常 134
(一)精气亏损 134
(二)精血两虚 135
(三)气滞血瘀 135
(四)气血两虚 135
(五)气不摄血 135
(六)气随血脱 136
(七)血随气逆 136
(八)津停气阻 136
(九)气随津脱 137
(十)津血两伤 137
(十一)津亏血瘀 137
(十二)血瘀水停 137
第13讲 经络理论 140
一、经络系统的组成 142
(一)十二经脉 142
(二)奇经八脉 142
(三)十五别络 142
二、经络的循行分布 143
(一)十二经脉的循行分布 143
(二)奇经八脉的循行分布 157
(三)别络、经别、经筋、皮部的循行分布 162
三、经络的生理功能 163
(一)经络的基本功能 163
(二)奇经八脉的功能特点 165
(三)十五别络的功能特点 166
(四)经别、经筋、皮部的功能特点 166
第14讲 体质理论 169
一、体质理论的基本内容 169
(一)体质及相关概念 170
(二)体质的特点 172
(三)体质的表现形式 174
(四)体质的构成要素 174
(五)体质的生理学基础 176
(六)影响体质的因素 178
(七)体质的分类 183
二、体质理论的应用 185
(一)说明个体对某些病因的易感性 185
(二)阐释发病原理 186
(三)解释病理变化 187
(四)指导辨证 188
(五)指导治疗 188
(六)指导养生 190
第15讲 外感病因 193
一、六淫 193
(一)风邪 195
(二)寒邪 196
(三)暑邪 197
(四)湿邪 198
(五)燥邪 199
(六)热邪 200
二、疫气 203
(一)疫气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203
(二)疫气发生和疫病流行的原因 203
第16讲 内伤及其他病因 206
一、七情内伤 206
(一)七情内伤的概念及其形成因素 206
(二)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 207
二、饮食失宜 209
(一)饮食不节 209
(二)饮食不洁 210
(三)饮食偏嗜 211
三、劳逸过度 211
(一)过劳 212
(二)过逸 212
四、病理产物性致病因素 213
(一)痰饮 213
(二)瘀血 215
(三)结石 218
五、其他病因 220
(一)外伤 220
(二)寄生虫 222
(三)药邪 223
(四)医源性因素 225
(五)先天因素 225
第17讲 发病原理 228
一、发病的基本原理 228
(一)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根据 228
(二)邪气是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 229
(三)正邪斗争的胜负决定发病与否 229
二、影响发病的因素 229
(一)气候变化 230
(二)地域特点 230
(三)生活、工作条件 230
(四)体质特点 231
(五)精神状态 231
三、发病途径 231
(一)外感病邪侵入的发病途径 231
(二)内伤病因伤人的发病途径 232
(三)其他病因致病的发病途径 232
四、发病形式 233
(一)感而即发 233
(二)伏而后发 233
(三)徐发 234
(四)继发 234
(五)复发 234
第18讲 基本病机 238
一、邪正盛衰 238
(一)邪正盛衰与病邪出入 238
(二)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 239
(三)邪正盛衰与疾病转归 241
二、阴阳失调 242
(一)阴阳偏胜 243
(二)阴阳偏衰 244
(三)阴阳互损 246
(四)阴阳格拒 246
(五)阴阳亡失 247
三、“内生五邪”病机 248
(一)风气内动 249
(二)寒从中生 249
(三)湿浊内生 250
(四)津伤化燥 251
(五)火热内生 251
第19讲 治则治法 254
一、治则 254
(一)扶正祛邪 255
(二)标本先后 257
(三)调整阴阳 258
(四)正治反治 259
(五)因人、因时、因地制宜 261
二、治法 262
(一)汗法 263
(二)吐法 263
(三)下法 264
(四)和法 265
(五)温法 265
(六)清法 266
(七)补法 267
(八)消法 267
第20讲 预防康复 270
一、预防 270
(一)未病先防 270
(二)既病防变 272
二、康复 273
(一)康复的基本原则 273
(二)常用的康复方法 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