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学五字言歌诀》PDF下载

  • 购买积分:8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光清主编
  • 出 版 社: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536939698
  • 页数:109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以五字言歌诀的形式叙述了中医药学的基本内容,便于中医院校学生学习记忆。

第一章 中医简史 1

第二章 阴阳五行 7

一、阴阳说 7

二、五行说 9

第三章 脏腑 13

一、脏腑形态功能 13

二、五脏间关系 14

第四章 气、血、精、津液 16

一、气 16

(一)气虚 17

(二)气滞(气郁) 18

(三)气逆 18

二、血 18

(一)出血 19

(二)血虚 19

(三)血瘀 20

三、精 20

四、津液 21

一、经络路线生理病理 25

第五章 经络 25

(一)经络循行与主治 26

(二)十二经脉体表循行与主治 26

(三)任脉、督脉循行与主治 31

二、十四经穴主治规律 32

三、经络临床应用 33

(一)经络在诊断上的应用 33

2.远隔取穴 34

1.局部或邻近取穴 34

(三)经络在针灸上的应用 34

(二)经络在药物上的应用 34

3.特定取穴 36

4.经验取穴 37

四、经络现代研究 38

(一)穴位表面解剖学研究 38

(二)穴位人体系统研究 39

1.消化系 39

5.泌尿生殖系 40

4.血液系 40

3.呼吸系 40

2.循环系 40

6.内分泌系 41

7.神经系 41

(三)经络实质研究 42

1.认为经络是神经 42

2.认为经络是神经体液 43

3.认为经络是机体物生电 43

第六章 病因 45

(一)六淫 46

一、外因 46

1.风 47

2.寒 48

3.暑 50

4.湿 51

5.燥 52

6.火 53

(四)动物类伤 55

(三)各种创伤 55

(二)疫疠 55

(五)邪气引起疾病 56

(六)寄生虫类疾病 56

二、内因 56

(一)七情活动因素 56

(二)饮食、劳倦、房室 57

(三)痰饮、血瘀、精神 58

一、问诊 59

第七章 四诊 59

二、望诊 64

(一)一般状态诊断 65

(二)小儿指纹 69

三、闻诊 70

四、切诊 71

(一)切脉 72

(二)触诊 80

五、小结 81

一、八纲辨证 82

(一)表病证 82

第八章 辨证施治 82

(二)里病证 83

(三)寒病证 83

(四)热病证 83

(五)实病证 84

(六)虚病证 84

(七)阴病证 84

(八)阳病证 85

附:亡阴与亡阳 85

(一)肝病证 86

二、脏腑辨证 86

(二)心病证 88

(三)小肠病证 89

(四)脾病证 90

(五)胃病证 91

(六)肺病证 92

(七)大肠病证 93

(八)肾病证 94

(九)膀胱病证 95

(一)太阳经病证 96

三、六经辨证 96

(二)阳明经病证 97

(三)少阳经病证 97

(四)太阴经病证 97

(五)少阴经病证 98

(六)厥阴经病证 98

(一)清热降火药 99

二、清热药 99

(二)辛凉解表药 99

(一)辛温解表药 99

一、解表药 99

第九章 中药 99

(二)清热燥湿药 100

(三)清热凉血药 100

(四)清热解毒药 100

(五)清热明目药 100

三、止咳、平喘、化痰药 100

(一)止吐清热 101

四、解暑药 101

(二)平喘止咳药 101

(一)止咳祛痰药 101

(二)开窍药 102

五、软坚药 102

六、驱虫药 102

七、补益药 102

(一)补气药 102

九、安神药 103

八、熄风解痉药 103

(三)补阳药 103

(二)补阴药 103

十、理血药 104

(一)活血药 104

(二)补血药 104

(三)止血药 104

十一、理气药 104

(四)涩精缩尿药 105

(二)止带药 105

(三)涩肠止泻药 105

十二、固涩药 105

(一)敛汗药 105

十三、渗湿利尿药 106

(一)淡渗利湿药 106

(二)清热利湿药 106

十四、泻下药 106

(一)润下药 106

(二)攻下药 106

十六、温里药 106

十七、驱风痛药 107

(一)镇痛药 107

十五、消导药 107

(三)逐水药 107

(二)驱风药 108

(三)消痹药 108

十八、中药禁忌 108

(一)十七畏歌诀 108

(二)十八反歌诀 109

(三)孕妇禁忌 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