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原论 原性篇》PDF下载

  • 购买积分:1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唐君毅著;霍韬晦编选/导读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50045192X
  • 页数:419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唐先生研究中国古典哲学的心性理论后得出的立释性作品。本书内容不仅是说“心性”,更是涉及整个中国哲学人性理论。

自序 1

一 本书写作之宗趣及其所论述之范围 1

第一章 中国人性观之方向与春秋时代之对德言性、孔子之对习言性、告子之即生言性与孟子之即心言性 1

一 人性观中西哲之胜义及中国人性观之方向 1

二 本书论述之方式、态度与方法 2

二 具体生命之性,非性相之性,及春秋时代之对道德理想而言性,与孔子言性相近、习相远之涵义 6

三 本书之内容 7

三 告子之言义外及生之谓性之诸涵义 10

四 孟子不自生言性之即心言性可统摄即生言性之说之四义 13

五 孟子之即“心之生”以言性之意义 18

第二章 庄子之复心言性、荀子之对心言性与中庸之即性言心 22

一 心知、机心、成心之祸患 22

二 复性命之情之生活意义 27

三 心之思虑所成之礼义文理与性之对较关系,及性恶之义 31

四 心欲善,心中理、合道,与中理合道之“心之理”或“心之性” 35

五 中庸之即诚言性,即明言心,与率性尽性 38

六 尽己性、与尽人性、尽物性之涵义 42

一 易传之即继言善、即成言性,与本德行以有神明之知 46

第三章 乾坤之道、礼乐之原、政教之本,与秦汉学者之言性 46

二 运神明以知乾坤之道,与即道言性 49

三 礼记之尚情,与其即礼乐之原之人情以言性之论 52

四 礼乐、人情、德行,与天地之道 55

五 秦汉学者言性之目标,与吕览、淮南之贵生全性、即寿言性、与摄德归性 59

六 率性循性,与人生行事及政教之本 64

七 综论道家型之生命状态之价值 66

第四章 汉魏学者对客观的人性之分解的说明 69

一 汉儒之谓人性为一客观之论题,董仲舒之为成王者之任,而随名入理以言性之说 69

二 随名入理之思路之局限,与成就政教之目的以外之言性观点之讨论 72

三 气分为阴阳二者之观念之形成与其涵义 76

四 人性与阴阳善恶及性三品之论 79

五 性之品级之观念之所以立,与王充之即命言性,及纯价值义之性 81

六 刘劭为任使众材,而即形征性,论才性之品,与逐步客观化之观人术 83

七 由阴阳至五行之观念之展成 86

八 五行与五常及刘劭之即形知性论试诠 89

第五章 客观的人性论之极限与魏晋人之重个性及个性之完成之道 94

一 个性与品类性,及“放达”、“超拔”之消极的意义 94

二 有个性之人其品格之高下之衡定标准 96

三 个性、我性、纯浪漫性,以无内容为其内容,而必归于体无致虚,所遇而皆见其独 98

四 当前实境之消极的运用,为所遇而皆见其独所以可能之根据 100

五 道家之圣人之向往与其非历史人物性 101

六 老子不言性,而王弼言万物以自然为性,及郭象注庄之重独性 103

第六章 佛家言性之六义及其与中国传统言性之异同 105

一 法与性 105

二 妄执之自性诠义 108

三 种姓之性,同异性 111

四 体性、当体,与所依体 113

五 价值性与三性 116

六 佛家言性之方式与中国先哲言性之方式之比较 117

第七章 般若宗即空言性,与唯识宗即识言性及即种姓言性 120

一 般若宗之精神与法性即空性义 120

二 道安言性空,罗什、慧远言法性义 123

三 僧肇之物性义,及般若体性义,与老庄之致虚 127

四 唯识宗之三性论与其系统 131

五 唯识宗之五种姓之性及其问题 138

六 种姓论之应用之限度,及依佛心说一乘之义 140

一 南北朝之佛性论与涅槃、法华、华严对佛性佛心之开示 144

第八章 佛心与众生之佛性 144

二 无漏种之现行问题与大乘起信论之心真如之所以立,及始觉不异于本觉义 148

三 释起信论之疑难:自性清净心之依何而立 153

四 自性清净心与生灭无明之关系及心生万法之“生”义诠释 156

五 一心之舍染取净义,及天台之性具染净与佛性有恶义 160

六 大乘止观法门论与法藏融通三性论 164

七 华严之真如随缘不变义 166

第九章 华严之性起与天台之性具及其相关联之问题 168

一 综述中国佛学中言“性”之问题之发展与天台华严间之诸问题 168

二 华严宗之性起义之所以立 170

三 天台宗之性具义之所以立 172

四 妄心观与真心观,与性起及性具中二性之义之不同 175

五 缘理断九、非情成佛及别理随缘诸问题 177

第十章 禅宗与佛学他宗及惠能坛经之自性义与工夫 183

一 禅宗之向上一着义 183

二 禅宗之施教方式进于般若经论之处 186

三 坛经之摄归自性之言说 190

四 内外二边不住义 192

五 惠能之施教方式与相对语言之相销 194

第十一章 由佛再入儒之性论 197

一 佛家言性思想之限度之讨论 197

二 佛家心性论之原始动机,与中国传统思想论人性之态度 199

三 李习之复性书之言复性义及其言与老释同异 201

四 佛家不立诚为教之理由之讨论与儒者何以必立诚为教之故 202

五 儒者对天地万物之敬诚与对一切存在之价值之正面的肯定 207

六 周濂溪之立诚之教与李习之复性论之异同 210

七 张横渠之即虚以体万物谓之性及气质之性之名之所以立 212

八 略释邵康节以物观物为性之义 218

第十二章 二程之即生道言性与即理言性 220

一 性与生命之道路 220

二 明道之通生之道与神气言性义 221

三 善恶皆天理义释滞 225

四 伊川“性即理”涵义申释,及气质之性与义理之性之分别 227

第十三章 朱子之理气心性论 234

一 生之理贯众理义与朱子之太极之理之全之超越义 234

二 万物所具之理气之定限,与人之气质之性之差别 240

三 人与万物之性之差别 243

四 朱子之人物之差别观与东西哲学中其他之说之比较 244

五 朱子之以心为统摄之概念及心之涵义 246

六 心之诸功能 250

七 仁之界说,其前后、内外、上下、与本末 254

八 人心道心之开合 260

第十四章 象山、慈湖至阳明之即心性工夫,以言心性本体义 268

一 象山以朱子之学之所归趣,为学者之立志之始向,与其对心性论之态度 268

二 象山对一心分天理人欲之反对,及其言一心之升降 272

三 由杨慈湖之心之精神义、陈白沙之觉义,至王阳明之良知义之心学之发展 275

四 阳明四句教与其心性工夫论之关系 283

五 良知之无善无恶与至善 286

六 阳明学之三变与四句教 290

第十五章 阳明学派及东林学派对“至善”及“无善无恶”之重辨与刘蕺山之言心性之本体工夫义 294

一 王学精神与双江、念庵之由归寂以通感之教 294

二 王龙溪之先天心体上立根之学,与见本体即工夫之教 297

三 泰州学派安身之教之即生言心 302

四 东林学派之性善义 303

五 蕺山之即心与情言性,与即意之定向乎善,以通心之已发未发之工夫 308

一 王船山之道、善、性三者之大小义 315

第十六章 王船山以降之即“气质”、“才”、“习”、“情”、“欲”以言性义 315

二 船山之尊生尊气与尊情才义 318

三 船山之易教与大往大来义 320

四 颜习斋之即气质与习言性及戴东原以血气心知言性与焦循之以旁通情言性 325

五 总述宋明清之心性论之发展 329

第十七章 总论性之诸义及言性之诸观点,与中国言性思想之发展 333

一 性之诸义与言性之诸观点 333

二 告孟庄荀之四基型 336

三 四基型之言性之综贯形态 337

四 秦汉以降至魏晋之种类性、关系性、与个性 339

五 佛家之向内思省追溯所见得之性:所执之自性、空性或“无自性”性、体性与佛性,及佛家言性之善恶之四型 340

六 宋儒言性之观点态度与佛家之不同,及周程之观点 342

七 朱子之观点,与陆王之承孟学传统及清儒之观点 343

附编: 347

原德性工夫 朱陆异同探源(上)——程陆之传及程朱之传与工夫问题 347

一 朱陆异同之问题 347

二 辨程陆之传 351

三 胡五峰之识心之说为象山言发明本心之先河 357

四 朱子工夫论之传承 360

五 朱子对明道龟山上蔡言仁之疑义 362

六 程门之工夫问题及延平之观未发 364

七 胡五峰之重已发之上察识与朱子对未发问题所经之曲折 367

原德性工夫 朱陆异同探源(中)——朱子工夫论辨析 371

一 朱子言心之未发,及吕与叔之言心,与相应之涵养工夫 371

二 胡五峰言察识之精切义与其“即心以成性”之统体的历程之说 374

三 五峰言名义之失,与对治气禀之杂之工夫问题 377

四 朱子论只重察识工夫之弊 379

五 识心之说与气禀物欲之杂 382

六 辨朱子所言察识之弊之不必然性 386

七 辨察识之工夫之独立性 389

八 辨朱子所言之主敬致知之工夫,亦可有弊,并论无必然不弊之工夫 394

原德性工夫 朱陆异同探源(下)——朱陆工夫论之会通 397

一 辨诚信之工夫与本心之二义 397

二 朱子工夫论中之歧义 402

三 辨朱子心性论中之本心体用义 406

四 辨发明本心中之涵养,与其贯彻于心之动静义 413

五 象山之言与朱子之言之自然会通 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