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自然灾害防灾减灾重大问题研究 农牧业生物灾害卷》PDF下载

  • 购买积分:8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赵廷杰主编;郭秉晨,杨明进(卷)主编
  • 出 版 社: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227029581
  • 页数:137 页
图书介绍:本书包括综合卷、环境灾害卷、地质灾害卷、气象灾害卷、地震灾害卷、农牧业生物灾害卷、林业灾害卷、水旱灾害卷,是宁夏自然灾害防灾减灾课题研究的成果。

目录 1

引言 1

第一章 宁夏农牧业生物灾害概况 6

第一节 孕灾环境 6

一、地理 7

二、气候与水源 7

三、种植业 8

四、畜牧业 8

第二节 农牧业生物灾害概况 10

一、宁夏农牧业生物灾害种类及危害情况 10

二、历史上宁夏农牧业生物灾害概况及其影响 25

三、农牧业生物灾害成因及其基本特点 29

四、宁夏农牧业生物灾害发生趋势分析 39

第三节 农牧业生物灾害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41

一、农牧业生物灾害对各行业经济的影响 42

二、农牧业生物灾害防灾减灾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47

三、农牧业生物灾害防灾减灾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50

第二章 宁夏农牧业生物防灾减灾现状 54

第一节 宁夏农牧业生物灾害及防灾减灾事业发展现状 55

一、宁夏农牧业生物灾害发生现状 55

二、宁夏农牧业生物灾害防灾减灾事业现状 59

一、发达国家农牧业生物灾害防灾减灾事业发展现状和趋势 66

第二节 国内外农牧业生物灾害防灾减灾事业发展和比较分析 66

二、中国农牧业生物灾害防灾减灾事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69

三、宁夏农牧业生物灾害防灾减灾事业存在的差距和问题 75

第三节 农牧业生物灾害防灾减灾科学技术研究和应用现状 79

一、中国农牧业生物灾害防灾减灾科技已取得的成绩 79

二、中国减灾科技面临的问题 81

三、宁夏防灾减灾科技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82

第三章 发展思路与目标 84

第一节 宁夏农牧业生物灾害防灾减灾指导思想、基本原则 84

一、指导思想 84

二、宁夏农牧业生物灾害防灾减灾基本原则 85

一、农牧业生物灾害防灾减灾的总体目标 86

第二节 主要目标 86

二、近期(2010年)目标 87

三、远期(2020年)目标 91

第四章 主要任务 93

第一节 农牧业生物灾害防灾减灾技术研究 93

一、弄清有害生物成灾的原因 94

二、怎样防治或缓解因有害生物的致害性发生变异而使作物丧失抗性 94

三、调整耕作栽培制度和作物布局应符合有害生物可持续控制要求,以免引发生物灾害 94

四、生物安全性问题 95

五、开展农牧业生物灾害防御机理研究 96

一、灾害等级的划分 98

第二节 农牧业生物灾害评估 98

二、农牧业生物灾害综合评估方法 99

三、农牧业生物灾害综合评估能力 99

四、植物检疫风险评估 100

第三节 农业生物灾害预警与控制能力建设 101

一、建立完整的植物保护体系 101

二、加强培训,培养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植保队伍 102

三、配备先进的仪器设备,引进先进的科技手段,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 102

四、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和可持续植物保护策略 104

五、建立系统的全覆盖率的农牧业生物灾害监测网络 105

六、建立高标准的农牧业生物灾害应急防治示范区 105

一、动物防疫体系 106

第四节 牧业生物灾害预警与控制能力建设 106

二、兽药质量检测体系 108

三、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 109

第五节 农牧业生物灾害信息传输与共享 109

一、信息共享现状 109

二、通信网络 109

三、信息化技术研究 112

第五章 农牧业生物灾害防灾减灾保障措施 114

第一节 建立健全防灾减灾的保障体系 114

一、组织管理体系 115

二、防灾减灾法律保障体系 117

三、防灾减灾的救助体系 118

四、完善重大防灾减灾工程管理体系 119

五、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体系 119

第二节 加强防灾减灾保障运行能力 120

一、农牧业生物灾害的监测预报 120

二、农牧业生物灾害防灾减灾技术研究 122

三、农牧业生物灾害评估 123

四、农牧业生物灾害防灾减灾流程标准化 123

五、农牧业生物灾害防御 123

第三节 加强防灾减灾法制建设 126

一、农牧业生物灾害法制建设现状 126

二、立法建议 126

三、农牧业生物灾害执法体系建设 127

第四节 加强科技创新 实现科技防灾 129

一、加强科技创新,实现科技合作 129

二、积极实施防灾减灾人才战略 131

三、建立防灾减灾资源与信息系统 132

第五节 建立多渠道投入机制 133

一、完善防灾减灾投入机制 133

二、加大防灾减灾政府财政投入 133

三、积极争取社会救助 134

四、社会及商业保险 134

五、国际救援 134

参考文献 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