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问题的提出:背景、挑战与变革 1
1 转型:政治经济学面临的现实背景 3
1.1 转型概念的界定 3
1.2 转型的主要内容 7
1.3 转型期的特点与问题 16
2 演进:中国政治经济学变革的理论背景 24
2.1 政治经济学的冷与热 24
2.2 政治经济学的流变 30
2.3 政治经济学的学科界定 39
3.1 “初级阶段经济学”发展中的一般性问题 52
3 问题:中国政治经济学面临挑战 52
3.2 中国渐进式改革与经济增长对经典理论的挑战 58
4 变革:中国政治经济学现状与走向 81
4.1 建国后政治经济学在中国的演变 81
4.2 中国政治经济学变革之难 86
4.3 创建中国政治经济学 89
4.4 创新中国政治经济学 95
第二篇 转型期中国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07
5 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历史演变 109
5.1 古典政治经济学对财富的研究 110
5.2 经济学研究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资源配置 113
5.3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体系的创立 118
5.4 传统政治经济学模式 122
5.5 对中国政治经济学创新之思考 123
6 传统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当代困惑——传统政治经济学的失误及其根源 127
6.1 传统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27
6.2 传统政治经济学学术实践的几个悖论 131
6.3 悖论探源 136
7 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发展 144
7.1 回到马克思:生产方式是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44
7.2 立足中国现实:研究社会转型条件下的生产方式 150
7.3 借鉴西方经济学:从资源配置角度研究生产方式 157
第三篇 转型期中国政治经济学理论范式与研究方法 163
8.1 范式的概念 165
8 理论范式与研究方法 165
8.2 研究方法 179
8.3 范式与研究方法的关系 180
9 经济学的科学性 183
9.1 经济学科学性的争论 184
9.2 制约经济学成为一门科学的因素 187
9.3 研究方法的缺陷 190
9.4 本书观点 193
10 转型期中国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范式 196
10.1 经济学理论范式和“范式转换” 196
10.2 我国传统政治经济学理论范式及范式危机 200
10.3 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理论范式与范式危机 206
10.4 转型期中国政治经济学理论范式的构建 215
11 转型期中国政治经济学的方法论研究 231
11.1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方法 231
11.2 西方经济学研究方法 236
11.3 转型期中国政治经济学研究方法 241
第四篇 转型期中国政治经济学发展中的学科建设 251
1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关系 253
12.1 关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253
12.2 关于西方经济学 257
12.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关系及其对转型期政治经济学发展的影响 263
13.1 经济学各类学科分类概述 269
13 政治经济学与经济学各学科的关系 269
13.2 政治经济学与经济学科的关系 272
13.3 政治经济学与管理学科的关系 274
13.4 政治经济学与应用经济学学科的关系 275
13.5 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建设 276
14 经济学与其他社会科学学科的关系 279
14.1 现代社会科学的兴起与分化 280
14.2 “经济学帝国主义”——经济学与其他社会科学关系的主要表现 283
14.3 对经济学与社会科学各学科关系的再认识 290
第五篇 转型期若干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政治经济学分析 295
15.1 理论回顾 297
15 市场与政府:基本经济问题 297
15.2 市场机制的效率分析 302
15.3 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305
15.4 转型期中国市场机制的构建 309
15.5 转型期政府角色和作用的变迁 312
16 中国收入分配问题 318
16.1 收入分配的基本理论问题 318
16.2 我国收入分配理论和制度的历史发展 325
16.3 收入差距:现状与原因 329
16.4 调节收入差距的措施 339
17.1 现代产权制度的提出背景 345
17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与建立现代产权制度 345
17.2 现代产权制度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358
17.3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与建立现代产权制度的思路及对策 368
18 中国农村改革和“三农”问题 379
18.1 从产业发展的角度看中国农业 379
18.2 “三农”问题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387
18.3 “三农”问题的解决方案 391
19 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399
19.1 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由来及其发展动态 399
19.2 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实质和关键 402
19.3 我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难题 406
19.4 我国可持续发展中的政府作用问题 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