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一、本研究之意义 1
二、学术史之回顾 2
(一)正史中对《文子》的记载 2
(二)历代学者对《文子》的训注与节录 3
(三)唐宋以来学者对《文子》的质疑与辨伪 4
(四)明清学者对《文子》的校勘与考订 5
(五)民国时唐代敦煌写本《道德》篇残卷的发现 6
(六)20世纪70年代简帛佚籍的大量出土 6
(七)当代学者研究之进展 7
三、本研究之要旨 24
四、本研究之方法 25
第一章 执道之要——《道原》篇研究 27
一、《文子》道论特点 27
(一)道无形无声 27
(二)道与阴阳之气 29
(三)道与一、执一 32
(四)道之形象特点 34
(五)道与无为 37
(六)道与精诚 41
(七)执道之要 44
二、与帛书《道原》及《淮南子·原道》之比较 46
(一)帛书《道原》与《文子·道原》之比较 46
(二)《文子·道原》与《淮南子·原道》之比较 47
(三)帛书《道原》、《文子·道原》、《淮南子·原道》三篇之比较 49
三、结语 50
第二章 精诚戒慎,体道化民——《精诚》篇研究 52
一、《精诚》篇思想内涵 52
(一)神化 53
(二)自然 54
(三)游心 55
(四)贵言 56
(五)随时 57
(六)利人 58
(七)无为 58
(八)感应 59
(九)戒慎 59
二、《文子》慎独观之考察 60
(一)《文子》中关于慎独思想的论述 63
(二)《文子》慎独思想的特点 64
(三)《文子》慎独思想的要旨:修道积德,利人成和 67
(四)儒道慎独思想的异同点 68
三、从慎积道德观点看定简与传世本之思想承继与发展 70
(一)传世本《文子》戒慎观之考察 70
(二)定简和传世本《文子》在慎积道德思想上的承继关系 75
四、结语 76
第三章 《文子》的理想人生境界——真人、至人、圣人——《九守》篇研究 78
一、《文子》圣人观内容 78
(一)守和——圣人修为的原则与终极目标 78
(二)圣人法道之特性——守虚、守无、守朴、守平、守易 81
(三)圣人持守精神之和的前提——守清、守真、守静 85
(四)圣人法江海自然无为,处下守弱 88
二、《文子》圣人观之特点 89
(一)《九守》继承《老子》之圣人观,圣人以人道治理为要务 89
(二)《文子》把《庄子》真人、至人的特质融入圣人特质中 92
(三)随时而应——《文子》圣人观之最大发展 96
(四)依道之特性而为——《文子》圣人、至人、真人的最大特色 98
(五)反性命之情——《文子》圣人观之又一特色 98
(六)《文子》实现理想人生境界的内在动力——精诚 100
(七)《文子》把儒家君子观所具有的一些特性贯穿于理想境界之中 101
三、《文子·九守》篇与《淮南子·精神》篇之比较 102
(一)《淮南子·精神》在行文间有很多概念,是《九守》所无 102
(二)《淮南子·精神》多对《九守》的一些概念作进一步解释说明 103
(三)《精神》行文连贯,不似《九守》之各自可独立成章 104
(四)在引用老庄之文上,《淮南子·精神》多加入《庄子》内容 104
(五)《淮南子·精神》语气较《文子》激昂,不似《九守》平和 105
四、《九守》篇之学派归属 105
(一)与传世本其他各篇、定简之比较 105
(二)与《管子》之比较 106
五、结语 109
第四章 举事顺理,与道契合——《符言》篇研究 110
一、事与道契合的理论依据 110
二、《符言》篇论事之箴言 111
三、事与道如何契合 112
(一)善用道者必须首先知“道” 112
(二)善用道者还要知“事之制” 113
(三)随时而应是事与道的契合点 114
(四)能否达性命之情是事与道能否契合的关键 115
四、《符言》与定简《文子》的关系 118
五、《符言》与《管子·枢言》之比较 119
六、《符言》与《淮南子·诠言》之比较 120
七、《符言》所受《庄子》之影响 121
八、《符言》之与《黄帝四经》 122
九、结语 123
第五章 定简《文子》的复原及与《道德》篇之比较——兼论两种文本之思想承继 124
一、探讨的问题及依据 125
(一)定简与传世本差异之重申 125
(二)研究局限性产生的原因 126
(三)问题的探讨及依据 126
二、定简《文子》分篇的思路 126
(一)分篇工作进行的可能性 127
(二)分篇进行的思路 128
(三)定简篇题或“书名”的推测 129
(四)对上经标题及内容的不同看法 130
(五)对下经标题与内容的推测 133
(六)上经下经之与帝王之道 134
三、定简《文子》的章序重构与复原 139
(一)恢复古本的整体框架意义重大 139
(二)古本复原尝试及说明 140
(三)定简的思想背景 187
(四)定简的逻辑线索 190
四、传世本《道德》篇与定简之比较 192
(一)《道德》篇与定简相同各章反映其承继了哪些思想 193
(二)定简与《道德》篇相异章节反映《文子》思想哪些发展 198
(三)《道德》篇各章对定简承继和发展的特点 202
五、传世本其他各篇与定简之思想承继 203
(一)传世本与定简思想的内在联系 204
(二)传世本与定简思想承继和发展的特点 214
六、结语 215
第六章 顺阳道与尚阳道——《文子》阴阳观研究兼论《上德》篇与《老子》之关系 217
一、《文子》论阴阳与道 218
(一)《文子》关于阴阳与道的论述 218
(二)《文子》论阴阳时有尚水思想,以水喻道性之不可极与不可测 219
(三)阴阳以精诚相感、生物成和为至德 221
二、《上德》篇论顺阳道、尚阳道 226
(一)阴阳、君臣之位不可易 227
(二)君臣之道上阳尊阴卑思想 228
(三)虽阳尊阴卑,但阴阳必须交通才能成和 228
(四)阳尊阴卑,然为保其尊,必须顺阳道而谦下 229
(五)尚阳道、顺阳道体现了刚柔并行思想 231
(六)尚阳道与顺阳道与上德、下德 233
(七)通过对阴阳运行与祸福之应的阐释,促使统治者尚阳道,顺阳道 235
三、阴阳与仁义之道 236
(一)顺阳道、无为自然才是仁义之道 237
(二)阴阳交感、生物成和是仁义之道的宗旨 238
(三)阴阳无私成和,圣人无私而体现天地仁德 238
(四)阴阳失和,则随时而制定礼乐法而调性命之情 239
(五)阴阳相转相生,道与时俗俱进是行仁义之道的保证 240
四、结语 241
第七章 祸福观与帝王霸道论——《微明》篇研究 243
一、《文子》祸福观之考察 244
(一)体天道——认识人道祸福之前提 244
(二)知与智——体察人道祸福之基础 245
(三)以无言为德——言为人道祸福之根 246
(四)体天道无私而行仁知——祸福之道的关键 249
(五)仁义之心是以损益之道全身治国的前提 255
(六)以损益之道避祸得福,要慎大、慎微而行事知止 259
(七)圣人体天道无为,以无为守道而防患于未然 260
(八)人君慎行赏罚以体祸福存亡之道 262
二、帝王霸道论及与时俱进的历史观 263
(一)诸子对帝王霸道的相关论述 263
(二)诸子实现帝王霸道的途径 267
(三)《文子》对帝王霸道的论述 269
(四)《文子》论帝王霸道特点 270
(五)《文子》论帝王霸道与诸子之别 273
(六)《文子》论帝王霸道反映的时代背景及在道家发展史上的地位 273
三、结语 274
第八章 “凡事之要,必从一始,时为之纪”——《自然》篇研究 276
一、天道虚静能容、随时顺性、无为自然 277
(一)天道虚静能容 277
(二)天道随时顺性 277
(三)天道无为,不由己出 279
二、圣人之道无为能因 279
(一)圣人法天道自然随时 279
(二)圣人法天道顺性能因 281
(三)圣人法天道以虚静无为为法 283
(四)天之道无为自然,圣人之道有为以辅无为 284
三、圣人法天道自然无为在人道用人、赏罚上之运用 290
(一)用人上——不尚贤者,言不放鱼于木,不沉鸟于渊 290
(二)赏罚之道上——顺性随时,不由己出 297
四、结语 300
第九章 《文子》重生思想与养生之道——《下德》篇研究 303
一、重生思想与养生之道的基本内容 303
(一)养神为本,养形为末——养生之道的主旨 303
(二)《文子》重生思想的提出 305
(三)重生的外延——尊生;治身的外延——治国 308
二、诸子关于重生与养生之道的论述 309
(一)老子对养生之道的论述 309
(二)《庄子》的重生、尊生思想 311
(三)《吕氏春秋》的重生、全生、尊生、贵生思想 311
(四)《淮南子》以保生为尊生 312
三、《文子》养生之道与诸子之比较 313
(一)都承认欲望的合理性,但如何对待它,主张不同 313
(二)诸子养生之道都涉及到心性问题,但如何治心养生的途径不同 318
(三)《文子》论治身为治国前提最为详细明确 323
四、结语 325
第十章 安人不如与人安、安天下不如与天下安——《上仁》篇研究 328
一、如何安民 329
(一)安民必须足用 330
(二)安民在于不夺时,使民以时,应时修备,富国安民 331
(三)安民在于无为、能因 331
(四)安民在于用之得当 332
(五)安民在于用兵以时 334
二、君臣之道、安臣之术 335
(一)君主不可好自为而失位 336
(二)人君好自为之弊端 336
(三)如何安臣 337
(四)人君无为而臣下有为 338
三、安己之道 340
(一)安己必自节己之用始 340
(二)安己必须去骄奢,以虚无为本 342
(三)安己必先去私 342
四、道德仁义礼智——安人之道 343
(一)道德仁义礼智——国家之纲维 343
(二)“仁义礼何以薄于道德”之回答 346
(三)道德仁义礼与贤人 346
(四)上仁者不自为、精诚施仁 347
五、结语 348
第十一章 法之生也以辅义——《上义》篇研究 351
一、法之根本——合乎上义之道者皆可为法 352
二、法的地位——法之生也以辅义 353
三、“义”框架下的立法原则 355
(一)法与时变,故无常法 355
(二)治国又有常法——利民为本 357
(三)法与无为 358
四、如何行法与用义 360
(一)执法贵在公正无私 361
(二)行赏罚之法,需人心正平并以约省为要 363
(三)知人、观人、用人、得人之法 364
(四)君臣之法,以义制断,各得其宜而成就和谐之治 365
(五)用兵之法 367
四、结语 367
第十二章 其美在和,其失在权——《上礼》篇研究 370
一、其美在和 371
(一)礼之质——和顺、淳朴 371
(二)随时、合俗、顺性为礼,以返性命之情 371
二、其失在权 374
(一)礼意不可权变 374
(二)礼因顺人之性情不可变 374
(三)礼之推行不可变 375
(四)礼之于国,不可权不可少,是得和的必须 375
三、治乱在于是否有礼 375
四、结语 376
第十三章 《文子》“以正治国、以奇用兵”思想研究 379
一、理解文子学派“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之关键 380
二、《文子》“以正治国”思想之特征 381
(一)各篇以正治国之论述 381
(二)文子学派“以正治国”思想之特征 384
三、“以奇用兵”——《文子》用兵思想特点研究 385
(一)传世本各篇论兵之语 386
(二)传世本用兵思想的特点 388
(三)传世本与定简用兵思想之比较 394
(四)《文子》用兵思想与诸子之比较 395
四、结语 403
第十四章 《文子》思想特色之回顾与总结 405
一、关于道的思想 405
(一)定简《文子》关于道的思想 405
(二)传世本《文子》关于道的思想 406
二、关于以德治国思想 411
三、关于仁义礼乐思想 412
四、关于法的思想 414
五、关于圣知思想 415
六、《文子》思想特色 416
(一)《文子》思想总体特色 416
(二)以随时、顺性、合俗、利人、能因、无为、精诚改造发展了《老子》无为理论 417
(三)这种无为思想贯穿于祸福、帝王霸道、赏罚用人之道、阴阳之道的阐述之中 417
(四)《文子》论道德仁义礼的最后目的是为了阐明如何为用的主旨 417
(五)精诚施行是道得以最后实现的内在动力 418
第十五章 《文子》学派归属问题研究 419
一、本篇的研究思路 419
二、传世本《文子》各篇思想主干之回顾 420
三、定简《文子》思想主旨之回顾 422
四、传世本与定简概念、逻辑之内在联系 425
(一)两种文本思想概念的内在联系 425
(二)两种文本的内在逻辑联系 426
五、传世本各篇与定简共同关注之问题 427
六、传世本与定简共有之思想 428
七、与司马谈《论六家要旨》之比较 428
(一)司马谈认为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 429
(二)司马谈认为道家“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 430
(三)司马谈认为道家最大的特质就是“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 432
(四)司马谈论道家之为用的根本在于它是“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 435
(五)司马谈认为“大道之要,去健羡,绌聪明” 435
(六)司马谈以“道家无为,又曰无不为”总结道家思想主旨 436
(七)司马谈认为道家“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 439
(八)司马谈认为道家在养生上重视形神兼养 440
八、结语 443
第十六章 定简及传世本《文子》各篇成篇时代之推测 445
一、定简成书时代之推测 446
(一)从定简《文子》列举上古人物上看 446
(二)定简《文子》与楚简《老子》二者旨趣贯通,成书当相近 446
(三)定简不但与楚简《老子》思想相通,且与出土儒简思想相通 447
二、《道德》篇成篇时代之推测 448
三、传世本其他各篇成篇时代之推测 449
四、篇卷增益问题之推测 454
(一)考察说明 455
(二)必须首先说明传世本增益的三篇不是《上仁》、《上义》、《上礼》 456
(三)《上德》《自然》《微明》为增益三篇之推测理由 458
第十七章 《文子》思想史地位之考察 461
一、从《文子》内容主旨与思想特色方面加以考察 461
二、从与《老子》比较出发加以考察 462
(一)从思想上、语言文字上定简《文子》与楚简《老子》具有相通性 463
(二)传世本各篇与楚简、帛书的思想关联 476
三、从与《黄帝四经》比较上加以考察 481
(一)定简与《黄帝四经》有很多相通之处 481
(二)传世本《文子》与《黄帝四经》也有很密切的联系 482
四、从与《庄子》比较上加以考察 483
(一)定简《文子》与《庄子》内篇相比,决然不类 483
(二)《道德》篇《庄子》之比较 484
(三)传世本其他各篇与《庄子》的比较 484
(四)从仁与天地、与圣人、与帝王之通道的角度上看,文子学派在老学传承系统上较庄子学派具有重要性 485
五、从与《韩非子》等法家文献比较上加以考察 488
六、从与简、帛儒家典籍比较上加以考察 489
七、从与《淮南子》关系上加以考察 490
(一)从《道德》篇与定简相合各章内容来考察《淮南子》不加 490
引用的原因 490
(二)《淮南子》全部采纳《道德》篇增益部分,反映其维护自身势位的思想倾向 491
(三)《淮南子》思想与定简之关系 492
(四)《淮南子》与《文子》其他各篇之比较 492
八、《文子》在道教史上地位之考察 497
九、结语 500
第十八章 文子其人之考察 502
一、考察说明 502
二、文子其人之考察 502
三、结语 506
结语篇 507
一、文子其人 507
二、《文子》其书 507
(一)传世本《文子》 507
(二)定简《文子》 509
(三)两种文本依托人物改变原因 511
三、思想特色 511
四、成篇时代 512
五、思想史地位 513
主要参考文献 514
一、考辨著录 514
二、基础典籍 516
三、论文论著 518
附录 529
后记 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