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脑血管病的诊断和治疗》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东燕,刘建雄,乔栎编
  • 出 版 社: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807142340
  • 页数:337 页
图书介绍:本书对脑血管病的应用解剖、病理生理进行了较为系统全面的阐述,是一部该病诊断和治疗方面的良好工具用书。

第一篇 脑血管的应用解剖 3

第一部分 脑动脉系 3

第一章 颈总动脉 7

第一节 颈内动脉 10

第二节 颈外动脉 28

第二章 椎基底动脉 41

第一节 椎基底动脉的分支及分布 41

第二节 椎基底动脉的变异 45

第三节 脊髓的动脉 47

第二部分 脑静脉系 53

第一章 脑的浅静脉 55

第一节 大脑的浅静脉 55

第二节 脑干和延髓的浅静脉 58

第二章 脑的深静脉 63

第一节 脑大静脉系 63

第二节 基底静脉系 68

第三章 硬膜窦 71

第二篇 脑血管病的病理生理学 81

第一章 脑血液循环的生理 81

第一节 脑血流自动调节的限度 82

一、自动调节的上限 82

二、自动调节的下限 82

第二节 脑血流自动调节的机制 83

一、脑血流的神经调节 83

二、脑血流的体液调节 85

第三节 脑功能与脑血流 88

一、脑功能对脑血流的调节作用 88

二、脑功能与脑代谢的关系 89

三、脑缺血后脑的再循环与脑功能 89

第四节 脑代谢与脑血流 90

一、脑代谢与脑血流的关系 90

二、脑代谢的影响因素 90

一、脑脊液压力(颅内压) 91

第五节 颅内压与脑血流 91

二、颅内压升高对脑血流量的影响 92

第二章 脑血管病的病理生理学 95

第一节 血压 95

第二节 血糖 95

第三节 血脂 96

第四节 年龄 97

第五节 凝血系统与抗凝血系统 97

第六节 红细胞 98

第七节 白细胞 99

一、白细胞在脑血栓形成中的作用 100

二、白细胞在脑血管病发病后的作用 100

三、白细胞对血管的作用 100

四、白细胞对脑组织的作用 100

第八节 血小板 100

二、血小板的止血作用与出血性脑血管病 101

第九节 内皮细胞 101

一、血小板的凝血作用与缺血性脑血管病 101

第十节 免疫系统 102

一、免疫系统与脑血栓形成 102

二、免疫系统与脑梗死 102

三、免疫系统与出血性脑血管病 102

第十一节 侧支循环 103

二、侧支循环与盗血现象 103

一、侧支循环与缺血性脑损伤 103

五、免疫系统与炎性脑血管病 103

四、脑血管病后的免疫系统 103

第十二节 血液流变学 104

第三章 脑血管病的病理形态学 105

第一节 充血 105

一、动脉性充血 105

二、静脉性充血 106

第二节 出血 107

一、原因 107

二、形态学改变 108

三、结局 109

一、原因 110

二、形态学改变 110

第三节 缺血 110

三、结局 111

第四节 血栓形成 111

一、原因 111

二、形态学改变 112

三、结局 112

二、形态学改变 113

第五节 栓塞 113

一、原因 113

三、结局 114

第六节 梗死 114

一、原因 114

二、形态学改变 115

三、结局 116

一、原因与机制 117

第七节 脑水肿 117

二、形态学改变 118

三、结局 118

第三篇 脑血管病 121

第一章 绪论 121

第一节 脑血管病的分类 121

第二节 脑血管病的流行病学 123

一、脑血管病的发病率、死亡率 123

二、脑血管病的人群分布 124

三、脑血管病的地理分布 124

四、脑血管病患者的存活时间和复发 125

第三节 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 126

一、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 126

二、出血性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 132

第四节 睡眠与脑血管疾病的关系 133

一、睡眠的生理机制 133

三、睡眠与血压的昼夜波动 134

二、睡眠中的自主神经活动 134

四、SRBD(sleep related breathing disorders)与卒中 135

第五节 卒中的遗传学研究进展 136

一、缺血性卒中的遗传特征 136

二、出血性卒中的遗传特性 138

第六节 卒中的炎性机制 139

一、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一种炎症过程 139

二、危险因素和损伤机制 139

三、缺血后炎症反应 142

第七节 脑血管疾病的心肺并发症 142

一、脑血管疾病的心脏并发症 142

二、脑血管疾病的肺部并发症 143

第八节 神经细胞损害机制和保护治疗的若干进展 145

一、神经细胞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 145

二、保护神经细胞的治疗 146

第九节 脑出血血肿周围半暗带的病理生理研究进展 148

一、局部脑血流改变 148

三、血脑屏障对神经保护剂疗效的阻碍作用 148

二、炎症反应 149

三、脑水肿 149

四、细胞凋亡 150

第十节 急性卒中后脑水肿 150

一、卒中后脑水肿形成的病理生理学机制 150

二、脑水肿的诊断 152

三、脑水肿的治疗 152

一、脑缺血后AGF的表达和新血管的生成 155

第十一节 缺血性脑血管病与血管生成 155

二、血管新生在脑缺血中的实验研究 157

三、TAG在脑缺血疾病中的应用展望 157

第十二节 卒中单元——脑血管病管理的新模式 158

一、卒中单元的组成 158

二、分类及特点 159

三、卒中单元的效果 160

四、卒中单元的最佳模式 161

五、成本-效果分析 161

一、临床表现 162

第十三节 急性卒中的处理 162

二、治疗 165

三、药物治疗 167

四、随访 169

五、医疗和法律纠纷 171

第十四节 低温脑保护的降温方法 171

一、亚低温脑保护的作用机制 171

二、亚低温脑保护的降温方法 172

三、病灶区亚低温脑保护治疗的时间窗、复温方法和监测指标 173

第十五节 细胞移植治疗卒中 174

一、作为神经移植物的供体细胞 174

二、从实验室到临床 175

第十六节 卒中后神经可塑性的研究进展 176

一、卒中后大脑皮质功能的重建 177

二、神经功能重建的机制与影响因素 177

一、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179

第十七节 卒中预防的现状与展望 179

二、抗血小板治疗 180

三、抗凝治疗 180

四、抗高血压治疗 181

五、降血脂治疗 181

六、CEA 182

第十八节 卒中的疾病负担评价 182

一、早期评价的方法和指标 182

二、卒中的经济负担 183

三、卒中的家庭和社会负担 185

第二章 出血性脑血管病 187

第一节 蛛网膜下腔出血 187

一、引言 187

二、临床特点 188

三、治疗 189

四、药物治疗 190

六、并发症 192

五、随访 192

八、医疗和法律纠纷 194

第二节 脑出血 194

一、流行病学和危险因素 194

七、预后 194

二、病理生理学 195

三、临床表现和诊断 196

四、治疗 197

五、二级预防 200

第三章 缺血性脑血管病 201

第一节 缺血性卒中 201

第二节 出血性脑梗死 201

一、发病机制 201

二、病理改变 202

三、临床表现、诊断及相关问题 202

四、治疗 203

三、病因和危险因素 204

二、发生率 204

五、预后 204

一、定义 204

第三节 进展性缺血性卒中 204

四、影像学发现 206

第四节 外伤性脑梗死 207

一、发病机制 207

二、诊断 207

三、治疗 208

四、预后 208

第五节 腔隙综合征 208

一、定义 208

二、病理生理学和神经病理学 209

三、人口统计学与流行病学 209

四、腔隙性卒中的类型 210

一、发病率 212

第六节 中青年卒中 212

二、病因 212

六、鉴别诊断 212

五、病因 212

三、其他危险因素 214

四、治疗和预后 215

第七节 手术后卒中 215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215

二、评价与对策 218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 219

一、定义 219

第八节 烟雾病 219

三、病理学改变 220

四、临床表现 220

五、辅助检查 220

六、治疗 221

第九节 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溶栓治疗 222

一、治疗时间窗 222

二、溶栓治疗方法 223

三、影响溶栓治疗转归的因素 224

四、并发症及其处理 225

第十节 高压氧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 228

一、高压氧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原理 228

二、高压氧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存在的问题 229

第十一节 颅内外血管搭桥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 230

一、颅内、外血管搭桥的理论依据 230

二、缺血性脑血管病搭桥术前检查 230

四、手术方式 231

三、缺血性脑血管病搭桥的适应证 231

五、手术时机 232

六、疗效评价 232

七、手术并发症 233

第十二节 骨髓间质干细胞治疗脑梗死 233

一、MSC向神经细胞的分化 233

二、MSC治疗脑梗死的应用研究及作用机制 234

三、bel-2转染MSC。减少MSC凋亡 235

三、脑梗死的基因治疗 236

二、基因导入 236

一、基因疗法的概念 236

第十三节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基因治疗 236

第十四节 急性脑梗死临床研究的几个问题 237

一、边缘区与侧支循环 237

二、防止病情恶化 237

三、神经功能评估量表 237

四、建议 238

第一节 颅内静脉和静脉窦血栓形成 239

一、危险因素及病因 239

第四章 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 239

二、病理改变 242

三、临床表现与诊断 242

第二节 脑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进展 248

一、清除静脉窦内血栓 248

二、对症治疗 250

三、急性期后的预防 251

第五章 颈动脉狭窄 253

第六章 卒中后抑郁的治疗 257

二、急性卒中早期康复的机制和临床解剖学依据 261

一、常用卒中评定方法 261

第七章 卒中的康复 261

第一节 卒中的早期康复 261

三、卒中康复治疗的开始和终止时间 262

四、卒中康复功能训练个体化 263

第二节 卒中的运动功能恢复 263

一、引言 263

二、临床 265

三、辅助检查 267

四、治疗 267

五、药物疗法 269

六、随访 271

七、其他 274

第三节 卒中恢复的一些社会心理问题 274

附一:缺血性卒中患者的早期处理指南——美国卒中学会卒中委员会科学声明 277

附二:欧洲卒中促进会对卒中处理的建议(2003更新版) 299

参考文献 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