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合作金融产权制度创新研究 以农村信用社为例》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范静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109109194
  • 页数:269 页
图书介绍:本书借助最新经济理论和金融理论,探索国内外合作金融制度变迁的规律和趋势,建立农村合作金融产权制度研究的理论框架,对我国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绩效进行实证分析,提出以明晰农村信用社产权归属、完善法人内部治理结构为核心的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创新的基本框架和支撑体系,对我国农村信用社下一年的改革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1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1

1 前言 1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评述 4

1.2.1 国内外农村合作金融研究进展 4

1.2.2 农村合作金融产权制度研究的理论基础 8

1.3 研究目标、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 13

1.3.1 研究目标 13

1.3.2 研究范围的界定 14

1.3.3 研究方法 16

1.3.4 技术路线 17

1.4 本书结构和可能的创新点 18

1.4.1 本书结构 18

1.4.2 可能的创新点 20

2.1.1 产权的定义 23

2 合作金融产权制度:概念界定和理论分析 23

2.1 产权制度的内涵 23

2.1.2 产权的特征 24

2.2 合作金融产权制度的内涵 25

2.2.1 合作经济的内涵 25

2.2.2 对合作金融的不同理解 27

2.2.3 合作金融的定义及特点 28

2.2.4 现代合作金融产权制度构成和特征 31

2.2.5 合作金融组织法人治理结构和分配制度 34

2.3 不完全契约产权理论 36

2.3.1 产权是不完全契约 36

2.3.2 剩余索取权与财产制度 38

2.3.3 剩余控制权与财产制度 39

2.3.4 剩余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的统一 41

2.4 本章小结 43

3 中外合作金融制度:历史变迁与经验考察 44

3.1 国际合作金融制度异化:趋势与原因 44

3.1.1 国际合作金融制度异化趋势的经验考察 44

3.1.2 国际合作金融制度异化趋势的理论分析 52

3.2 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制度异化的实证分析 56

3.2.1 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制度异化的过程 56

3.2.2 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制度异化的特点 60

3.2.3 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制度异化的原因 63

3.3 对我国合作金融性质和经营目标的再认识 65

3.3.1 对我国合作金融性质的再认识 65

3.3.2 对我国合作金融经营目标的再认识 69

3.4 本章小结 71

4.1.1 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演变过程 73

4.1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沿革和农村金融体系的构成 73

4 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的地位和职能定位 73

4.1.2 农村金融体系的构成 75

4.2 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特征 79

4.2.1 农村金融需求分散性、季节性和信用担保薄弱性 79

4.2.2 非正规金融组织对正规金融机构的替代性 80

4.2.3 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金融资产的非农性 81

4.2.4 农村金融需求地区间的差异性 85

4.2.5 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功能的缺陷性 86

4.3 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和职能定位 88

4.3.1 农村合作金融产生必要性:满足农村弱势群体融资需求的制度保证 88

4.3.2 农村合作金融产生的可能性:合作金融制度的优势 92

4.3.3 农村金融机构的职能分工 97

4.4 本章小结 103

5.1.1 农村信用社契约性质 104

5 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研究框架和问题诠释 104

5.1 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理论框架 104

5.1.2 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安排:契约性逻辑 105

5.1.3 产权制度安排与法人治理结构 107

5.2 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理论框架 108

5.2.1 法人治理结构的定义 108

5.2.2 农村信用社治理结构理论基础:治理目的与特殊性 112

5.3 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问题缺陷及其产生机理分析 118

5.3.1 社员入股和退社的非完全自愿性 119

5.3.2 农村信用社产权主体的虚置性 122

5.3.3 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的无效性 127

5.4 农村信用社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 135

5.4.1 改革能否有效解决农村信用社产权主体虚置问题 137

5.4.2 改革能否解决信用社“三会”制度虚设和“三权制衡机制”缺失问题 137

5.4.3 改革能否解决农村信用社实现自主经营与抑制政府行政干预问题 138

5.5 本章小结 141

6 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创新:一个基本框架 143

6.1 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创新的目标 143

6.1.1 坚持服务“三农”的功能定位 143

6.1.2 坚持市场化方向以实现农村信用社可持续发展 144

6.1.3 坚持因地制宜选择多样化产权制度 145

6.2 现有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模式的分析与评价 146

6.2.1 合作制产权制度 148

6.2.2 股份制产权制度 150

6.2.3 股份合作制产权制度 155

6.2.4 全国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试点的绩效 158

6.2.5 吉林省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的选择 162

6.3 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有效性和实质 168

6.3.1 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的有效性 169

6.3.2 农村信用社治理结构的实质和核心问题 174

6.4 建立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的路径选择 178

6.4.1 构建理事会中的共同治理机制 180

6.4.2 构建监事会中的共同治理机制 182

6.4.3 建立“三会”相互制衡机制 184

6.4.4 建立代理人的长期激励机制 185

6.5 本章小结 187

7 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创新的外部保障:政策和体制创新 189

7.1 政府资金扶持政策 189

7.2 税收优惠政策 192

7.3 农村利率市场化政策 194

7.4 农村金融体制创新 199

7.5 建立农业保险体系和存款保险制度 204

7.6 改革农村合作金融监管体制 208

7.7 明确省农村信用联社的职能定位 211

7.8 建立农村合作金融法规 216

7.9 本章小结 220

8 结论 222

8.1 本书的主要结论 222

8.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227

参考文献 229

附录 238

附录1 《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 238

附录2 《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的意见》 245

附录3 《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专项借款管理办法》 251

附录4 《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专项中央银行票据操作办法》 256

附录5 《关于规范向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入股的若干意见》 261

后记 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