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市场管理法概述 1
第一节 市场管理法概念与调整对象 1
一、市场管理法概念 1
目录前言 1
二、市场管理法产生的必要性和依据 2
三、市场管理法调整对象与我国市场管理立法现状 8
四、市场管理法与市场规则、市场秩序的关系 13
第二节 市场管理法性质和地位 17
一、市场管理法性质 17
二、市场管理法地位 19
第三节 市场管理法体系和特征 22
一、市场管理法体系 22
二、市场管理法特征 23
一、市场管理法基本原则 25
第四节 市场管理法基本原则与作用 25
二、市场管理法作用 29
第五节 市场管理规制手段与责任形式 31
一、市场管理规制手段 31
二、市场管理责任形式 33
第二章 市场管理相关主体制度 38
第一节 市场管理相关主体概述 38
一、市场主体与市场管理主体 38
二、市场管理相关主体的权利与义务 41
三、市场管理相关主体法律制度完善 45
第二节 市场管理主体——经济行政机关 47
一、经济行政机关的概念及其在市场管理中的地位 47
二、经济行政主体在市场管理中应遵循的原则 53
一、投资者 55
第三节 市场交易主体——投资者、经营者与消费者 55
三、建立科学的官员问责制 55
二、经营者 57
三、消费者 60
第四节 市场参与主体——社会中间层组织 64
一、社会中间层组织概念与特征 64
二、社会中间层组织在市场管理中的作用 66
三、社会中间层组织的类型化分析 72
第三章 市场准入法 79
第一节 市场准入法概念与定位 79
一、市场准入制度 79
二、市场准入法 81
第二节 市场主体准入制度 83
一、市场主体批准许可制度 83
二、商事登记制度 94
三、自然垄断行业准入制度 98
四、外资准入制度 103
五、专卖、专营制度 107
六、特许权经营制度 115
第三节 市场商品准入制度 122
一、市场商品准入制度概念与功能 122
二、市场商品准入相关制度立法概况 124
三、市场商品准入制度要素分析 126
第四节 市场准入法的进一步完善 128
一、市场准入法存在问题分析 128
二、完善市场准入法律制度若干探讨 130
第四章 市场退出法 134
第一节 市场退出概念与形式 134
一、市场退出概念、特点与作用 134
二、市场退出基本形式 137
一、我国市场主体退出现状 138
第二节 我国市场退出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138
二、我国市场商品退出现状 142
三、对市场退出存在问题分析 143
第三节 市场退出基本法律制度 145
一、市场主体退出基本法律制度 145
二、商品退出基本法律制度 152
第四节 市场退出法的进一步完善 156
一、完善市场退出立法 156
二、建立市场主体退出预警机制 160
三、采取必要的后延监管措施 162
四、构筑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共享体系 163
第一节 合同监管概述 165
一、合同监管概念与功能 165
第五章 合同监管法 165
二、合同制度与合同监管制度的联系与区别 166
第二节 合同监管现状及相关法律制度 170
一、合同监管现状 170
二、合同监管相关法律规定 171
第三节 合同监管基本制度 181
一、合同格式条款监管制度 181
二、格式合同备案制度 188
三、违法合同行为查处制度 190
四、合同鉴证制度 192
五、合同争议行政调解制度 194
第四节 我国合同监管法的进一步完善 195
一、明确合同监管部门职权 195
二、界定合同监管职权 198
四、完善合同自律与查处机制 199
三、理顺合同监管与服务关系 199
第六章 产品质量法 201
第一节 产品质量法中的产品和产品质量 201
一、产品的概念与范围 201
二、产品质量的概念与特征 205
第二节 产品质量法及其调整对象 206
一、产品质量法概述 206
二、产品质量法调整对象 209
第三节 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制度 211
一、产品质量监督管理概述 211
二、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 212
三、产品质量监督管理体制 216
四、产品质量监督检查 218
一、产品质量义务概述 221
第四节 产品质量义务 221
二、生产者的产品质量义务 223
三、销售者的产品质量义务 226
第五节 产品缺陷与产品质量责任 226
一、产品缺陷的定义与种类 226
二、产品质量民事责任 228
三、产品质量行政责任 231
四、产品质量刑事责任 235
第七章 市场竞争法 236
第一节 市场竞争法概述 236
一、市场竞争法的概念和特征 236
二、我国市场竞争法的调整对象 245
三、市场竞争法立法体系 245
第二节 反不正当竞争法 246
一、不正当竞争的概念与特征 246
二、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种类 247
三、反不正当竞争法与相邻法关系 256
四、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监督检查 258
五、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律责任 259
第三节 反垄断法 261
一、垄断与反垄断法概述 261
二、我国反垄断法的理论与实践 267
三、我国反垄断立法应处理的相关问题分析 270
第八章 公平交易法 277
第一节 公平交易概述 277
一、公平交易概念与特征 277
二、不公平交易行为与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联系与区别 278
第二节 公平交易法立法功能与立法概况 280
一、公平交易法立法功能 280
二、公平交易法在国内外立法概况 281
第三节 反消费欺诈法 285
一、消费欺诈概念与构成要件 285
二、对消费欺诈行为的公平交易法调整 286
三、规制消费欺诈的制度构建 291
第四节 反倾销法 294
一、倾销定义与构成 294
二、认定非法低价倾销要件分析 297
三、对市场倾销行为法律规制 300
第五节 反暴利法 302
一、暴利行为概念与表现形式 302
二、对行业暴利危害的理论分析 304
三、对暴利行为的法律规制 307
第一节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概述 312
一、消费者权益相关概念的一般考察 312
第九章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312
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历史发展过程 313
三、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立法宗旨和适用范围 315
四、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立法原则 315
第二节 消费者权利和经营者义务 317
一、消费者权利 317
二、经营者义务 321
第三节 消费争议解决和法律责任 323
一、消费争议解决 323
二、侵犯消费者权益法律责任 324
三、民事责任中惩罚性赔偿问题探讨 327
第四节 特定消费领域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探讨 330
一、商品房买卖领域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探讨 330
二、医疗服务领域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探讨 333
三、银行服务领域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探讨 339
第十章 广告商标管理法 342
第一节 广告管理法 342
一、广告法概述 342
二、广告准则 343
三、广告活动法律分析 346
四、广告审查 348
五、违法广告法律责任 349
六、广告监管现状及对策分析 352
第二节 商标管理法 357
一、商标法概述 357
二、商标注册申请 361
三、商标注册审查和核准 363
四、注册商标续展、转让和使用许可 365
五、注册商标争议裁定 367
六、商标使用管理 368
七、注册商标专用权保护 369
第十一章 特种市场管理法 373
第一节 特种市场管理法概述 373
一、特种市场与特种市场管理 373
二、特种市场在我国发展概况 375
三、我国特种市场管理法立法现状与原则 377
四、完善特种市场立法应着重解决的问题 378
第二节 产品市场管理法 382
一、产品市场管理法及其法律特征 382
二、城乡集贸市场管理法 383
三、生产资料市场管理法 385
四、批发市场管理法 387
五、药品市场管理法 390
六、城市房地产市场管理法 394
第三节 产权市场管理法 398
一、产权市场管理法概述 398
二、资本市场管理法 401
三、技术市场管理法 413
第四节 服务市场管理法 420
一、服务市场管理法概述 420
二、拍卖市场管理法 420
三、劳动力服务市场管理法 424
第十二章 市场管理行政执法 431
第一节 行政执法概述 431
一、行政执法概念 431
二、行政执法基本原则 433
三、行政执法在市场管理中的作用 435
一、市场管理行政执法主体 436
第二节 市场管理行政执法的主体、行为和程序 436
二、市场管理行政执法行为 440
三、市场管理行政执法强制措施 443
四、市场管理行政执法程序 446
第三节 市场管理行政执法监督 450
一、市场管理行政执法监督范围 450
二、市场管理行政执法监督内容 450
三、市场管理行政执法监督方法 451
四、市场管理行政执法监督存在问题分析 452
第四节 市场管理行政执法体制的进一步完善 453
一、在产品质量执法领域适当集中执法权 453
二、强化行政执法权与司法权衔接机制 455
三、正确处理市场管理执法中监管与服务关系 457
一、国外市场管理控制模式选择评析 459
第一节 国外市场管理司法控制模式选择及对我国资鉴 459
第十三章 市场管理司法控制 459
二、国外市场管理司法控制模式选择及对我国资鉴 461
第二节 市场管理司法控制途径实证分析 463
一、市场管理类民事侵权诉讼实证分析 463
二、市场管理类行政诉讼实证分析 469
三、市场管理中消费者公益诉讼行为实证分析 475
第三节 市场管理领域涉嫌犯罪案法理分析 482
一、扰乱市场秩序案法理分析 482
二、生产、销售伪劣商品案法理分析 492
三、侵犯知识产权案法理分析 494
四、妨害公司、企业管理秩序案法理分析 498
五、破坏金融管理秩序案法理分析 500
市场管理法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索引(1986~2004) 505
主要参考文献 523
后记 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