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习参考资料》PDF下载

  • 购买积分:17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浙江中医学院编辑
  • 出 版 社:浙江中医学院
  • 出版年份:1979
  • ISBN:
  • 页数:559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阴阳五行学说 1

第一节 阴阳学说 1

(三)阴阳的消长转化 2

(二)阴阳的依存互根 2

一、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2

(一)阴阳的对立斗争 2

(二)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3

(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3

二、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3

(四)用于疾病的诊断 4

(三)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4

(一)对事物属性的五行分类 5

一、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5

(五)用于疾病的治疗 5

第二节 五行学说 5

(二)五行的生克乘侮 6

(一)说明脏腑的生理功能与相互关系 7

二、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7

(二)说明脏腑间的病理影响 8

(三)用于诊断和治疗 9

第一节 脏腑 10

第二章 脏腑 10

一、心与小肠(附:心包) 11

二、肺与大肠 12

三、脾与胃 14

四、肝与胆 17

五、肾与膀胱 19

(一)气的分类与生成 23

一、气 23

第二节 气、血、津液 23

(二)气的功能 24

二、血 25

(三)气的运行 25

三、津液 26

(三)血的循行 26

(一)血的生成 26

(二)血的功能 26

(三)津液的分类 27

(二)津液的功能 27

(一)津液的生成与输布 27

第一节 经络的概念和组成 28

第三章 经络 28

一、十二经脉名称分类表 29

第二节 十二经脉 29

二、循行部位及主要病证 30

(二)分布与表里关系 31

(一)走向和交接规律 31

三、走向、交接、分布、表里关系及流注次序 31

奇经八脉的循行部位及主要病证 32

第三节 奇经八脉 32

(三)流注次序 32

(二)经络的应用 33

(一)经络的生理 33

第四节 经络的生理及其应用 33

第一节 发病 34

第四章 病因、病机 34

一、六淫与疫疠 35

第二节 病因 35

(一)风 36

(二)寒 37

(三)暑 38

(四)湿 39

(六)火 40

(五)燥 40

二、七情 41

四、痰饮、瘀血 42

三、饮食劳逸 42

第五章 诊法 43

二、阴阳失调 43

第三节 病机 43

一、邪正消长 43

一、望全身情况 44

第一节 望诊 44

二、望局部情况 46

三、望舌 48

五、望小儿指纹 51

四、望皮肤 51

一、听声音 52

第二节 闻诊 52

六、望排出物 52

一、问寒热 53

第三节 问诊 53

二、嗅气味 53

二、问汗 55

三、问痛 56

五、问饮食口味 57

四、问睡眠 57

六、问二便 58

七、问经带 59

一、脉诊 60

第四节 切诊 60

八、问小儿 60

第六章 辨证 64

二、按诊 64

第一节 八纲辨证 65

一、表里辨证 66

二、寒热辨证 68

三、虚实辨证 70

第二节 气血津液辨证 73

四、阴阳辨证 73

一、气的病证 74

二、血的病证 75

三、津液的病证 76

一、心与小肠病辨证 77

第三节 脏腑辨证 77

二、肺与大肠病辨证 79

三、脾与胃病辨证 82

四、肝与胆病辨证 85

五、肾与膀胱病辨证 88

六、脏腑兼病辨证 90

第四节 卫气营血辨证 92

第七章 预防与治则 93

二、既病防变 94

一、未病先防 94

第一节 预防 94

(一)正治与反治 95

一、治病求本 95

第二节 治则 95

(二)治标与治本 96

三、调整阴阳 97

二、扶正祛邪 97

(三)因人制宜 98

(二)因地制宜 98

四、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98

(一)因时制宜 98

三、中药的四气 99

二、中药的采收 99

总论 99

一、历代中药主要著作简表 99

七、中药的炮制 100

六、中药的归经 100

四、中药的五味 100

五、中药的升降浮沉 100

第一章 解表药 101

各论 101

八、中药的配伍 101

第二节 辛凉解表药 102

第一节 辛温解表药 102

第一节 攻下药 103

第二章 泻下药 103

第三章 清热药 104

第三节 峻下逐水药 104

第二节 润下药 104

第三节 清热凉血药 105

第二节 清肝明目药 105

第一节 清热泻火药 105

第五节 清热解毒药 106

第四节 清热燥湿药 106

第四章 芳香化湿药 108

第六节 清虚热药 108

第五章 利水渗湿药 109

第六章 祛风湿药 110

第七章 温里药 111

第一节 重镇安神药 112

第九章 安神药 112

第八章 芳香开窍药 112

第一节 止血药 113

第十章 理血药 113

第二节 养心安神药 113

第二节 活血祛瘀药 114

第十一章 平肝息风药 115

第十二章 理气药 116

第一节 补气药 117

第十三章 补益药 117

第二节 补阳药 118

第三节 补血药 119

第十四章 消导药 120

第四节 补阴药 120

第二节 清化热痰药 121

第一节 温化寒痰药 121

第十五章 化痰止咳平喘药 121

第三节 止咳平喘药 122

第十六章 收涩药 123

第十八章 外用药 124

第十七章 驱虫药 124

二、方剂的组成和变化 127

一、方剂的组成原则 127

总论 127

败毒散 128

麻黄附子细辛汤 128

各论 128

第一章 解表剂 128

麻黄汤 128

桂枝汤 128

葱豉汤 128

九味羌活汤 128

香苏散 128

大青龙汤(解表除烦汤) 128

小青龙汤(解表化饮汤) 128

桑菊饮 128

银翘散 128

麻杏石甘汤 128

柴葛解肌汤 128

升麻葛根汤 128

石膏知母汤(白虎汤)〔附:竹叶石膏汤〕 129

第二章 清热剂 129

加减葳蕤汤 129

青蒿鳖甲汤 130

黄芩汤 130

栀子豉汤 130

清营汤 130

犀角地黄汤 130

普济消毒饮 130

黄连解毒汤 130

消疮饮 130

五味消毒饮 130

四妙勇安汤 130

导赤散 130

龙胆泻肝汤 130

左金丸 130

清胃散 130

泻白散 130

苇茎汤 130

玉女煎(养阴清胃煎) 130

白头翁汤 130

清暑益气汤 131

六一散 131

香薷散 131

温阳利水汤 132

参附汤 132

第三章 祛寒剂 132

理中汤(理中丸) 132

吴茱萸汤 132

小建中汤 132

四逆汤 132

三物备急丸 133

大黄附子汤 133

第四章 泻下剂 133

大承气汤(附: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凉膈散) 133

大黄牡丹汤 133

温脾汤 134

增液承气汤 134

麻子仁丸 134

十枣汤 134

舟车丸 134

己椒苈黄丸 134

黄龙汤 134

逍遥散 135

四逆散 135

第五章 和解剂 135

小柴胡汤 135

蒿芩清胆汤 135

痛泻要方 135

半夏泻心汤 135

截疟七宝饮 135

达原饮 135

何人饮 135

五积散 136

葛根黄芩黄连汤 136

第六章 表里双解剂 136

防风通圣散 136

大柴胡汤 136

二妙散 137

宣痹汤 137

第七章 祛湿剂 137

藿香正气散 137

平胃散 137

三仁汤 137

茵陈蒿汤 137

蚕矢汤 137

甘露消毒丹 137

八正散 137

消风散 138

大秦艽汤 138

五苓散 138

五皮饮 138

防己黄芪汤 138

苓桂术甘汤 138

萆薢分清饮 138

鸡鸣散 138

羌活胜湿汤 138

独活寄生汤 138

川芎茶调散 139

第八章 治风剂 139

地黄饮子 140

大定风珠 140

牵正散 140

玉真散 140

羚角勾藤汤 140

镇肝熄风汤 140

增液汤 141

麦门冬汤 141

第九章 润燥剂 141

杏苏散 141

桑杏汤 141

清燥救肺汤 141

百合固金汤 141

半夏白术天麻汤 142

止嗽散 142

第十章 祛痰剂 142

二陈汤 142

苓甘五味姜辛汤 142

贝母瓜蒌散 142

消瘰丸 142

小陷胸汤 142

枳术丸 143

枳实导滞丸 143

第十一章 消导剂 143

保和丸 143

丁香柿蒂汤 144

桔皮竹茹汤 144

第十二章 理气剂 144

越鞠丸 144

半夏厚朴汤 144

括蒌薤白白酒汤 144

金铃子散 144

天台乌药散 144

桔核丸 144

苏子降气汤 144

定喘汤 144

旋复代赭汤 144

生化汤 145

失笑散 145

第十三章 理血剂 145

桃仁承气汤 145

血府逐瘀汤 145

复元活血汤 145

补阳还五汤 145

温经汤 145

小蓟饮子 146

十灰散 146

宫外孕方 146

黄土汤 146

槐花散 146

四生丸 146

复脉汤(炙甘草汤) 147

归脾汤 147

第十四章 补益剂 147

四味汤(四君子汤)〔附方:异功散、六君子汤、香砂六君子汤〕 147

参苓白术散 147

补中益气汤 147

生脉散 147

四物汤〔附:八珍汤、十全大补汤、泰山磐石散、加味芎归汤〕 147

肾气丸 148

一贯煎 148

六味地黄丸〔附:知柏地黄丸、杞菊地黄丸、都气丸〕 148

大补阴丸 148

养脏汤 149

桑螵蛸散 149

第十五章 固涩剂 149

玉屏风散 149

牡蛎散 149

当归六黄汤 149

金锁固金丸 149

完带汤 150

固冲汤 150

桃花汤 150

四神丸 150

甘麦大枣汤 151

柏子养心丸 151

第十六章 安神剂 151

朱砂安神丸 151

磁朱丸 151

酸枣仁汤 151

补心丹 151

乌梅丸 152

第十八章 驱虫剂 152

第十七章 开窍剂 152

安宫牛黄丸 152

紫雪丹 152

至宝丹 152

苏合香丸 152

胆蛔汤 153

化虫丸 153

第二节 经络系统的组成 154

第一节 经络概念 154

上篇 经络腧穴 154

第一章 经络学说概述 154

第三节 经络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反应 157

第四节 经络学说在针灸临床的指导意义 158

第二节 腧穴的发展和分类 159

第一节 腧穴的意义 159

第二章 腧穴概述 159

第三节 腧穴的主治作用 160

二、骨度分寸定位法 161

一、解剖、标志定位法 161

第四节 腧穴的体表定位法 161

三、指量法 162

三、常用腧穴 163

二、主治概要 163

四、简便定位法 163

第三章 十四经脉及其常用腧穴 163

第一节 任脉及其常用腧穴 163

一、经脉循行 163

三、常用腧穴 166

二、主治概要 166

1.会阴 166

2.曲骨 166

3.中极 166

4.关元 166

5.石门 166

6.气海 166

7.神阙 166

8.水分 166

9.下脘 166

10.中脘 166

11.上脘 166

12.巨阙 166

13.鸠尾 166

14.膻中 166

15.璇玑 166

16.天突 166

17.上廉泉 166

18.承浆 166

第二节 督脉及其常用腧穴 166

一、经脉循行 166

三、常用腧穴 169

二、主治概要 169

1.长强 169

2.腰俞 169

3.腰阳关 169

4.命门 169

5.至阳 169

6.灵台 169

7.神道 169

8.身柱 169

9.陶道 169

10.大椎 169

11.哑门 169

12.风府 169

13.百会 169

14.上星 169

15.印堂 169

16.素髎 169

17.水沟 169

第三节 手太阴肺经脉及其常用腧穴 169

一、经脉循行 169

三、常用腧穴 171

二、主治概要 171

1.中府 171

2.云门 171

3.尺泽 171

4.孔最 171

5.列缺 171

6.太渊 171

7.鱼际 171

8.少商 171

第四节 手阳明大肠经脉及其常用腧穴 171

一、经脉循行 171

三、常用腧穴 174

二、主治概要 174

1.商阳 174

2.三间 174

3.合谷 174

4.阳溪 174

5.偏历 174

6.手三里 174

7.曲池 174

8.肘髎 174

9.臂臑 174

10.肩髃 174

11.巨骨 174

12.天鼎 174

13.扶突 174

14.迎香 174

第五节 足阳明胃经脉及其常用腧穴 174

一、经脉循行 174

二、主治概要 178

一、经脉循行 178

1.承泣 178

2.四白 178

3.巨髎 178

4.地仓 178

5.颊车 178

6.下关 178

7.头维 178

8.人迎 178

9.乳根 178

10.梁门 178

11.天枢 178

12.外陵 178

13.水道 178

14.归来 178

15.髀关 178

16.伏兔 178

17.梁丘 178

18.犊鼻 178

19.足三里 178

20.上巨虚 178

21.条口 178

22.下巨虚 178

23.丰隆 178

24.解溪 178

25.冲阳 178

26.内庭 178

27.厉兑 178

第六节 足太阴脾经脉及其常用腧穴 178

三、常用腧穴 179

三、常用腧穴 181

二、主治概要 181

1.陷白 181

2.太白 181

3.公孙 181

4.商丘 181

5.三阴交 181

6.地机 181

7.阴陵泉 181

8.血海 181

9.箕门 181

10.大横 181

11.大包 181

第七节 手少阴心经脉及其常用腧穴 181

一、经脉循行 181

三、常用腧穴 183

二、主治概要 183

1.极泉 183

2.青灵 183

3.少海 183

4.通里 183

5.阴郄 183

6.神门 183

7.少府 183

8.少冲 183

第八节 手太阳小肠经脉及其常用腧穴 183

一、经脉循行 183

一、经脉循行 185

第九节 足太阳膀胱经脉及其常用腧穴 185

1.少泽 185

2.后溪 185

3.腕骨 185

4.养老 185

5.支正 185

6.小海 185

7.肩贞 185

8.臑俞 185

9.天宗 185

10.秉风 185

11.曲垣 185

12.肩外俞 185

13.肩中俞 185

14.天容 185

15.颧窌 185

16.听宫 185

三、常用腧穴 186

二、主治概要 186

三、常用腧穴 191

二、主治概要 191

1.睛明 191

2.攒竹 191

3.通天 191

4.天柱 191

5.大杼 191

6.风门 191

7.肺俞 191

8.厥阴俞 191

9.心俞 191

10.督俞 191

11.膈俞 191

12.肝俞 191

13.胆俞 191

14.脾俞 191

15.胃俞 191

16.三焦俞 191

17.肾俞 191

18.气海俞 191

19.大肠俞 191

20.关元俞 191

21.小肠俞 191

22.膀胱俞 191

23.中膂俞 191

24.白环俞 191

25.八髎 191

26.承扶 191

27.殷门 191

28.委阳 191

29.委中 191

30.膏肓俞 191

31.志室 191

32.胞育 191

33.秩边 191

34.承山 191

35.跗阳 191

36.昆仑 191

37.申脉 191

38.金门 191

39.京骨 191

40.至阴 191

第十节 足少阴肾经脉及其常用腧穴 191

一、经脉循行 191

三、常用腧穴 192

二、主治概要 192

1.涌泉 192

2.然谷 192

3.太溪 192

4.照海 192

5.复溜 192

6.筑宾 192

7.阴谷 192

8.横骨 192

9.大赫 192

10.阴都 192

11.俞府 192

第十一节 手厥阴心包经脉及其常用腧穴 192

一、经脉循行 192

三、常用腧穴 194

二、主治概要 194

1.天池 194

2.曲泽 194

3.郄门 194

4.间使 194

5.内关 194

6.大陵 194

7.劳宫 194

8.中冲 194

第十二节 手少阳三焦经脉及其常用腧穴 194

一、经脉循行 194

三、常用腧穴 196

二、主治概要 196

1.关冲 196

2.液门 196

3.中渚 196

4.阳池 196

5.外关 196

6.支沟 196

7.三阳络 196

8.四渎 196

9.天井 196

10.臑会 196

11.肩髎 196

12.天牖 196

13.翳风 196

14.瘈脉 196

15.耳门 196

16.丝竹空 196

第十三节 足少阳胆经脉及其常用腧穴 196

一、经脉循行 196

三、常用腧穴 199

二、主治概要 199

1.瞳子髎 199

2.听会 199

3.悬颅 199

4.阳白 199

5.完骨 199

6.风池 199

7.肩井 199

8.带脉 199

9.居髎 199

10.环跳 199

11.风市 199

12.膝阳关 199

13.阳陵泉 199

14.光明 199

15.阳辅 199

16.悬钟 199

17.丘墟 199

18.足临泣 199

19.侠溪 199

20.足窍阴 199

第十四节 足厥阴肝经脉及其常用腧穴 199

一、经脉循行 199

第一节 头面颈项部穴 201

第四章 经外奇穴 201

1.大敦 201

2.行间 201

3.太冲 201

4.蠡沟 201

5.中都 201

6.曲泉 201

7.章门 201

8.期门 201

第二节 躯干部穴 203

15.颈臂 203

1.四神聪 203

2.鱼腰 203

3.球后 203

4.鼻通 203

5.定神 203

6.夹承浆 203

7.牵正穴 203

8.金津玉液 203

9.太阳 203

10.鱼腰 203

11.翳明 203

12.安眠 203

13.百劳 203

14.崇骨 203

第三节 四肢部穴 204

13.腰奇 204

1.胃上 204

2.提托 204

3.子宫 204

4.三角灸 204

5.维胞 204

6.定喘 204

7.结核穴 204

8.夹脊穴 204

9.胃管下俞 204

10.痞根 204

11.腰眼 204

12.十七椎 204

二、操作方法 208

一、针刺前的准备和注意事项 208

1.十宣 208

2.四缝 208

3.中魁 208

4.八邪 208

5.落枕 208

6.腰痛穴 208

7.中泉 208

8.二白 208

9.臂中 208

10.肘尖 208

11.肩前(肩内陵) 208

12.环中 208

13.四强 208

14.百虫窝 208

15.鹤顶 208

16.膝眼 208

17.胆囊穴 208

18.阑尾穴 208

19.八风 208

20.独阴 208

21.里内庭 208

中篇 刺灸法 208

第一章 毫针刺法 208

(二)刺伤主要脏器 212

(一)晕针、弯针、滞针和折针 212

三、针刺时意外情况的处理和预防 212

三、临床常用灸法的种类及其适应证 214

二、灸法的作用 214

第二章 灸法 214

一、概述 214

四、灸法的注意事项 215

《附》:拔罐 216

五、灸法的禁忌证 216

第一节 耳针 217

第三章 其它治法 217

一、耳廓表面的解剖名称 218

(二)常用耳穴的定位和主治 219

(一)耳穴的分布规律 219

二、耳与经络、脏腑的联系 219

三、耳针的穴位 219

四、耳穴的分布 219

五、耳穴的检查方法 220

六、耳针的临床应用 221

2.耳针治疗的操作方法 222

1.耳针治疗的选穴原则 222

(一)防治疾病方面的应用 222

一、头针刺激区的定位和主治 223

第二节 头针 223

3.耳针治疗的注意事项 223

(二)辅助诊断方面的应用 223

四、注意事项 227

三、适应范围与对症选区 227

二、头针的操作方法 227

三、适应证 228

二、操作方法 228

第三节 电针 228

一、各种波型的治疗作用 228

一、病证部位 229

第一节 辨证施治 229

四、注意事项 229

下篇 229

第一章 治疗概述 229

三、发病时间 230

二、病证性质 230

一、选穴规律 231

第二节 选穴和配穴处方 231

二、特定穴及其应用 232

三、配穴处方 235

一、正确选取穴位 236

第三节 针灸临床的注意事项 236

四、次数和疗程 237

三、调动两个积极性 237

二、正确选用刺激方法 237

一、中风 238

第一节 内科病证 238

第二章 治疗各论 238

二、中暑 239

三、咳嗽 240

四、哮喘 241

六、噎膈 242

五、呕吐 242

七、泄泻 243

九、便秘 244

八、痢疾 244

十一、遗尿 245

十、脱肛 245

十三、遗精 246

十二、尿闭 246

十五、失眠 247

十四、阳萎 247

十七、腹痛 248

十六、心悸 248

十八、头痛 249

二十、脚气 250

十九、胁痛 250

二十一、疝气 251

二十三、痿证 252

二十二、胃痛 252

二十四、痹证 253

二十五、癫、狂、痫 254

二十六、疟疾 255

二十七、眩晕 256

二十八、腰痛 256

二十九、黄疸 257

一、月经不调 258

第二节 妇儿科病证 258

三、经闭 259

二、痛经 259

四、崩漏 260

五、带下 261

七、乳少 262

六、滞产 262

八、子宫脱垂 263

十、急惊风 264

九、胎位不正 264

十二、疳疾 265

十一、慢惊风 265

十三、小儿麻痹症 266

二、风疹 267

一、丹毒 267

第三节 外科、五官科病证 267

四、痄腮 268

三、疔疮 268

六、肠痈 269

五、乳痈 269

九、扭伤(附落枕) 270

八、瘿气 270

七、瘰疬 270

十、耳鸣、耳聋、(附聋哑) 271

十二、鼻渊 272

十一、目赤痛(附夜盲) 272

十五、咽喉肿痛、喉蛾 273

十四、牙痛 273

十三、鼻衄 273

(三)兼营阴不足身痛证 275

(二)兼喘证 275

第一章 太阳病脉证并治 275

年一节 经证 275

一、表虚证(中风) 275

二、表虚兼证 275

(一)兼项背强几几证 275

(七)兼脾虚水停证 276

(六)兼胸满证 276

(四)兼腹痛证 276

(五)兼阳虚证 276

(四)兼水饮证 277

(三)兼内热证 277

三、表实证(伤寒) 277

四、表实兼证 277

(一)兼项背强几几证 277

(二)兼呕,利证 277

一、热邪壅肺证 278

第三节 太阳病变证 278

年二节 腑证 278

一、蓄水证 278

二、蓄血证 278

四、心阴心阳两虚证 279

(四)心阳虚欲作奔豚证 279

二、肠热下利证 279

三、心阳虚证 279

(一)心阳虚惊悸证 279

(二)心阳虚水停心下证 279

(三)心阳虚奔豚证 279

(二)阳虚厥逆烦躁证 280

(一)阳虚烦躁证 280

五、脾胃阳虚证 280

(一)脾阳虚水停 280

(二)脾阳虚心悸证 280

(三)脾阳虚腹胀证 280

六、肾阳虚证 280

(二)寒实结胸 281

(2)小结胸 281

七、阴阳两虚证 281

八、结胸证 281

(一)热实结胸 281

(1)大结胸 281

十、上热下寒证 282

(五)脾胃虚致痞 282

九、痞证 282

(一)热痞 282

(二)热痞兼表阳虚证 282

(三)脾胃不和致痞 282

(四)胃虚食滞致痞 282

二、风湿留着关节证 283

一、风湿留着肌肉证 283

十一、胃中不和、肝气上逆证 283

第四节 太阳病类似证 283

二、兼腹满证 284

一、热扰胸膈证 284

三、水饮证 284

四、痰实壅塞胸膈证 284

第二章 阳明病脉证并治 284

第一节 热扰胸膈及其兼证 284

一、燥实证 285

第三节 阳明腑证 285

三、兼中寒下利证 285

四、兼心下痞塞证 285

第二节 阳明经证 285

一、胃热证及胃热津伤证 285

二、胃热津伤气逆证 285

第四节 脾约证 286

四、禁用攻下诸证 286

二、痞满证 286

三、痞满燥实证 286

三、湿热兼表发黄 287

二、热重于湿发黄 287

第五节 热利 287

第六节 湿热发黄 287

一、湿热并重发黄 287

四、兼水饮证 288

三、兼阳明下利证 288

第三章 少阳病脉证并治 288

第一节 半表半里证 288

第二节 少阳病兼证 288

一、兼太阳证 288

二、兼阳明腑实证 288

第二节 寒湿发黄 289

三、太阴兼太阳证 289

五、兼烦惊谵语证 289

第四章 太阴病脉证并治 289

第一节 虚寒及兼证 289

一、脾虚寒湿证 289

二、下利便脓血证 289

四、阳虚身痛证 290

三、阴盛格阳于上证 290

第五章 少阴病脉证并治 290

第一节 寒化证 290

一、阳衰阴盛、下利厥逆证 290

二、阴盛格阳于外证 290

(二)客热咽痛 291

(一)虚热咽痛 291

五、阳虚水泛证 291

六、下焦不固,滑泄不禁证 291

第二节 热化证 291

一、阴虚火旺证 291

二、阴虚水热互结证 291

三、少阴咽痛证 291

二、血虚寒凝证 292

一、寒逆干呕头痛证 292

(三)痰浊阻闭咽痛 292

第三节 少阴兼太阳证 292

第六章 厥阴病脉证并治 292

第一节 寒证 292

第三节 气郁证 293

二、上热下寒呕利证 293

第二节 寒热错杂证 293

一、蛔厥证 293

第二篇 痉湿暍病脉证治 294

第一篇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 294

第四篇 疟病脉证并治 295

第三篇 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 295

第六篇 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 296

第五篇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 296

第七篇 肺瘘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 297

第十篇 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 298

第九篇 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 298

第八篇 奔豚气病脉证治 298

第十二篇 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 299

第十一篇 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 299

第十四篇 水气病脉证并治 300

第十三篇 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 300

第十六篇 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 302

第十五篇 黄疸病脉证并治 302

第十七篇 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 303

第十八篇 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 304

第二十篇 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 305

第十九篇 跌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蛔虫病脉证治 305

第二十二篇 妇人杂病脉证并治 306

第二十一篇 妇人产后病脉证治 306

三、营分证候 307

二、气分证候 307

上篇 307

第一章 温病的辨证纲领——卫气营血 307

第一节 卫气营血 307

一、卫分证候 307

三、下焦证候 308

二、中焦证候 308

四、血分证候 308

第二节 三焦 308

一、上焦证候 308

第二节 辨舌质 309

第一节 辨舌苔 309

第二章 温病的诊断 309

二、热入气分 310

一、邪袭肺卫 310

第三节 验齿 310

下篇 310

第一章 风温 310

第一节 发病季节 310

第二节 病因 310

第三节 特征 310

第四节 病机 310

第五节 辨证施治 310

三、热入营分 311

六、热烁真阴 312

五、热盛动风 312

四、热陷心包 312

一、邪在气分 313

第五节 辨证施治 313

第二章 春温 313

第一节 发病季节 313

第二节 病因 313

第三节 特征 313

第四节 病机 313

第四节 病机 314

第三节 特征 314

二、邪在营血 314

三、肝肾阴伤 314

第三章 暑温 314

第一节 发病季节 314

第二节 病因 314

八、暑兼寒湿 315

七、暑湿弥漫三焦 315

第五节 辨证施治 315

一、暑入阳明胃 315

二、暑伤津气 315

三、津气欲脱 315

四、暑伤心肾 315

五、暑入营血 315

六、暑湿困阻中焦 315

二、邪在气分 316

一、湿遏卫气 316

第四章 湿温 316

第一节 发病季节 316

第二节 病因 316

第三节 特征 316

第四节 病机 316

第五节 辨证施治 316

第一节 发病季节 317

第五章 伏暑 317

三、邪在营血 317

四、邪在营血 318

三、阳明腑实,小肠热结 318

第二节 病因 318

第三节 特征 318

第四节 病机 318

第五节 辨证施治 318

一、里热兼表证 318

二、邪在少阳胆 318

二、邪在气分 319

一、邪在肺卫 319

第六章 秋燥 319

第一节 发病季节 319

第二节 病因 319

第三节 特征 319

第四节 病机 319

第五节 辨证施治 319

三、邪在营血 320

一、感冒 321

二、发热 322

三、湿阻 323

四、咳嗽 324

五、喘证 326

六、哮证 327

七、痰饮 328

九、心悸 330

八、肺痈 330

十、胸痛 332

十二、胃脘痛(附:吐酸、嘈杂) 333

十一、胁痛 333

十三、噎膈(附:反胃) 335

十四、呕吐 336

十五、呃逆 338

十六、泄泻 339

十七、痢疾 341

十八、便秘 342

十九、黄疸 343

二十、积聚 345

二十一、臌胀 346

二十二、水肿 347

二十三、淋证 349

二十四、癃闭 350

二十五、遗精(附:阳萎) 351

二十六、腰痛 353

二十七、消渴 354

二十八、血证 355

二十九、眩晕 358

三十、失眠 359

三十一、郁证 360

三十二、癫狂 361

三十三、痫证 362

三十四、厥证 363

三十五、痉证 365

三十六、中风 367

三十七、痿证 368

三十八、痹证 370

第一节 月经病 371

第二章 各论 371

第一章 总论 371

一、月经不调 372

二、痛经 376

三、闭经 377

四、崩漏 379

五、绝经前后诸症 381

第二节 带下病 382

一、妊娠恶阻 384

第三节 妊娠病 384

二、妊娠腹痛 385

三、妊娠肿胀 386

四、子痫 387

五、胎动不安、胎漏、堕胎、小产 388

六、妊娠小便不通 389

七、胎死不下 390

一、产后血晕 391

第四节 产后病 391

三、恶露不绝 392

二、产后腹痛 392

四、产后发热 393

五、产后发痉 394

六、产后大便难 395

七、产后小便频数与不禁 396

第五节 杂病 397

八、乳汁缺乏 397

一、不孕症 398

二、症瘕 399

四、阴挺 401

三、脏躁 401

第一章 基础知识 403

第二章 感冒 404

第三章 肺炎 405

第四章 惊风 407

第五章 婴幼儿泄泻 409

第六章 疳积 411

第七章 夏季热 412

第八章 遗尿 413

第九章 麻疹 415

第十章 百日咳 416

第十一章 水痘 417

第十二章 痄腮 418

第十三章 蛔虫病与蛲虫病 419

二、外科的辨证概要 420

一、病因病理 420

总论 420

附录:抗菌的中草药 421

三、外科的治法概要 421

第一节 疖 423

第一章 外科感染 423

各论 423

第二节 痈 424

第三节 急性化脓性淋巴管炎及淋巴结炎 425

第四节 手部感染 426

第五节 急性化脓性乳腺炎 427

第七节 颈淋巴结结核 428

第六节 多发性脓肿 428

第八节 全身化脓性感染 430

第一节 概论 431

第二章 急腹症 431

第二节 急性阑尾炎 432

第三节 急性胆囊炎,胆石症 433

第四节 胆道蛔虫病 435

第五节 急性肠梗阻 436

第六节 胃穿孔 437

第一节 概论 438

第三章 皮肤病 438

第二节 稻田皮炎 440

2.抗红色癣菌等常见致病性皮肤真菌 440

附录:1.具有抗过敏作用的中草药 440

第四节 带状疱疹 441

第三节 脓疱疮 441

第六节 癣(头、手足癣) 442

第五节 疣 442

第七节 湿疹 443

第九节 荨麻疹 445

第八节 接触性皮炎 445

第十节 神经性皮炎 446

第十一节 银屑病 447

第十二节 红斑性狼疮 448

第十三节 脂溢性皮炎 449

第十四节 麻风 450

第一节 概论 451

第四章 肿瘤 451

第三节 胃癌 452

第二节 食管癌 452

第四节 肝癌 453

第六节 大肠癌 454

第五节 肺癌 454

第八节 子宫颈癌 455

第七节 鼻咽癌 455

第十节 甲状腺腺瘤 456

第九节 乳癌 456

第一节 内痔 457

第五章 肛门病 457

第一节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458

第六章 外科其他疾病 458

第二节 肛瘘 458

第二节 下肢慢性溃疡 459

一、气血与损伤的关系 462

第二节 损伤的病理 462

总论 462

第一章 病因病理 462

第一节 损伤的病因 462

一、急性损伤 462

二、慢性劳损 462

三、脏腑与损伤的关系 463

二、筋骨与损伤的关系 463

第三章 损伤的诊断 464

二、内伤 464

第二章 损伤的分类 464

一、外伤 464

第四章 治疗 465

四、切诊 465

一、望诊 465

二、问诊 465

三、闻诊 465

二、中期 466

一、初期 466

第一节 内治法 466

二、手法 467

一、药物的治疗 467

三、后期 467

第二节 外治法 467

三、夹缚固定 469

一、骨折的原因 470

第一节 概述 470

四、功能锻炼 470

各论 470

第一章 骨折 470

三、骨折的症状 471

二、骨折的分类 471

四、治疗 472

五、陈旧性骨折 473

三、肱骨干骨折 474

二、肱骨外科颈骨折 474

第二节 上肢骨折 474

一、锁骨骨折 474

六、肱骨内上髁骨折 475

五、肱骨外上髁骨折 475

四、肱骨髁上骨折 475

十、桡尺骨双骨折 476

九、尺骨上1/3骨折合并桡骨头脱位 476

七、尺骨鹰咀骨折 476

八、桡骨头骨折 476

十四、手部损伤 477

十三、腕舟骨骨折 477

十一、桡骨下1/3骨折伴下桡尺关节脱位 477

十二、桡骨下端骨折 477

二、股骨粗隆间骨折 478

一、股骨颈骨折 478

第三节 下肢骨折 478

四、髌骨骨折 479

三、股骨干骨折 479

一、脊柱骨折 480

第四节 躯干部骨折 480

五、胫腓骨骨折 480

六、踝部骨折 480

七、跟骨骨折 480

二、脱位的临床表现 482

一、脱位的分类 482

二、骨盆骨折 482

第二章 关节脱位 482

第一节 概述 482

三、脱位的治疗 483

三、肘关节脱位 484

二、肩关节脱位 484

第二节 常见的关节脱位 484

一、下颌关节脱位 484

四、髋关节脱位 485

四、伤筋的治疗 486

三、伤筋的临床表现 486

第三章 伤筋 486

第一节 概述 486

一、伤筋的病因 486

二、伤筋的分类 486

一、颈部挫扭伤 487

第二节 颈部伤筋 487

二、颈椎病 488

一、肩关节周围炎 490

第三节 肩部伤筋 490

三、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 491

二、肱骨外上髁炎 491

一、急性腰部伤筋 492

第四节 腰部伤筋 492

四、腱鞘囊肿 492

二、慢性腰部伤筋 493

三、腰椎间盘突出症 494

二、梨状肌损伤综合症 495

一、小儿髋关节滑囊炎 495

第五节 髋部伤筋 495

二、膝关节半月损伤 497

一、膝关节侧付韧带损伤 497

第六节 膝部伤筋 497

第四章 内伤 498

第七节 踝部伤筋 498

三、损伤性膝关节滑囊炎 498

第一节 头部内伤 499

第二节 胸胁内伤 500

第三节 腹部内伤 502

一、化脓性骨髓炎 503

第一节 骨关节化脓性感染 503

第五章 骨疾病 503

二、化脓性关节炎 504

第二节 骨、关节结核 505

第三节 骨肿瘤 506

第四节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508

总论 513

第一章 生理特点 513

第二章 病因病理 514

第三章 治疗 515

各论 515

第一章 喉痹(急慢性咽炎) 515

第二章 乳蛾(急慢性扁桃体炎) 517

第三章 喉痈(咽部脓肿) 519

第四章 急喉风(附慢性喉炎) 521

第五章 白喉 524

第六章 口疮 526

第七章 口糜 528

第八章 牙疳 529

第一节 五轮的部位、功能及与脏腑的关系 531

上篇 总论 531

第一章 五轮概说 531

第二节 五轮与经络的关系 532

第三节 五轮理论在临床上的具体运用 533

第二章 外障、内障概说 533

第三章 病因病理概说 534

第一节 内病因 534

第二节 外病因 535

第一章 胞睑疾病 536

第一节 针眼(麦粒肿) 536

下篇 各论 536

第二节 (霰粒肿胞睑肿核) 537

第三节 (沙眼椒疮) 537

第四节 (睑缘炎风弦赤烂) 540

第二章 两眦疾病 541

第一节 流泪症 541

第五节 上睑下垂 541

第二节 泪囊炎 542

第三章 白睛疾病 543

第一节 天行赤眼(急性卡他性结膜炎) 543

第二节 胬肉攀睛 544

第三节 白膜侵睛(泡性结、角膜炎) 545

第四章 黑睛病 546

第一节 匍行性角膜溃疡(凝脂翳) 546

第二节 树枝状角膜炎(花翳白陷) 547

第三节 角膜软化症(干眼症) 548

第五章 瞳神疾病 549

第一节 瞳神缩小 瞳神干缺 550

第二节 绿风内障 551

第三节 园翳内障 552

第四节 青盲、暴盲 554

第六章 眼外伤 555

第一节 机械性损伤 555

第二节 非机械性损伤 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