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第一章 口语发声基础 1
一、口语科学发声方法和口语发声学的含义 1
二、嗓子转化 2
三、发声器官的构成 3
(一)呼吸器官 3
(二)振动器官 4
(三)共鸣器官 5
(一)呼吸 6
四、口语发声四要素 6
(四)咬字器官 6
(二)基音 13
(三)共鸣 14
(四)咬字 16
五、口语和歌唱发声方法之间的关系 18
六、口语和歌唱发声方法的具体一致性与差异性 20
(一)气息方面 21
(二)基音方面 21
(四)咬字方面 22
(三)共鸣方面 22
第二章 逻辑学与口语发声方法 24
一、口语发声方法的内涵 26
二、口语发声方法的外延 27
三、明确口语发声方法内涵和外延的意义 31
第三章 从气功学角度深入认识口语发声 33
一、气功与口语发声 33
二、气功与共鸣 37
三、气功与呼吸 37
四、气功与基音 39
第四章 辩证法与口语发声训练 41
一、三大规律 41
(一)对立统一规律 41
(二)质量互变规律 41
(三)否定之否定规律 42
二、实践和认识 42
三、一系列范畴 44
(一)主和次 44
(三)整体和局部 45
(二)现象和本质 45
(四)过程和结果,原因和结果 46
(五)长处和短处 47
(六)利和弊 48
(七)简单和复杂 48
(八)条件的复杂性和可变性 49
(九)内因和外因 49
(十)直接和间接 50
(一)什么叫同极思维和同极思维图 51
一、同极思维图说 51
第五章 口语科学发声探求与训练的新思维方式——同极思维 51
(二)同极思维图反映出来的同极思维系统 54
二、运作具体事物的同极思维 62
(一)作用于具体事物的宏观同极思维 63
(二)作用于具体事物的微观同极思维 63
三、同极思维在口语科学发声中的运用 69
(一)同极思维在运作事物前的思维运用 70
(二)同极思维在运作事物过程中的思维运用 73
第六章 无声训练 77
(一)练前认识 78
一、气息训练 78
(二)基础训练 79
(三)提高训练 84
二、开喉及增强中部共鸣腔的各部分发声机能训练 86
(一)练前认识 86
(二)基础训练 90
(三)提高训练 96
第七章 真假声体系训练 99
(一)练前认识 100
一、真声训练 100
(二)基础训练 101
忆秦娥·娄山关 108
出塞 108
双桅船 108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108
(三)提高训练 108
(一)练前认识 116
二、假声训练 116
沁园春·长沙 116
手推车 116
渔光曲 116
吊古战场文(节选) 116
荷塘月色(节选) 116
教我如何不想她 116
(二)基础训练 117
沙滩上的脚迹(节选) 126
我愿是急流 126
(三)提高训练 126
春望 126
致橡树 126
一月的哀思(节选) 140
海燕 140
长征组歌(节选) 140
兰亭集序 140
雨巷 140
雨景 140
泪·月华 140
三、真假声过渡训练 140
(一)练前认识 140
(二)基础训练 141
(三)提高训练 142
少年中国说(节选) 142
悼念玛丽·居里 153
(二)基础训练 153
一、带咽音成分的真声训练 153
第八章 真假咽音体系训练 153
(一)练前认识 153
别了,我爱的中国 153
拿破仑墓前的演说 153
山居秋暝 153
再别康桥 153
满江红 162
念奴娇·赤壁怀古 162
乡愁 162
雨霖铃 162
古寺 162
(三)提高训练 162
春江花月夜 185
南泥湾 185
凉州词 185
奥瑟罗(片断) 185
二、咽音训练 185
(一)练前认识 185
黄河大合唱(节选) 185
念奴娇·昆仑 185
登幽州台歌 185
将进酒 185
虞美人 185
死水 185
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朗诵词(节选) 185
(二)基础训练 187
天净沙·秋思 193
我曾经爱过你 193
决战前的演说 193
鸽子 193
(三)提高训练 193
李尔王(片断) 204
三、真假咽音的混声训练 204
奥瑟罗(片断) 204
(一)练前认识 204
我用残损的手掌 204
天上的街市 204
周总理,你在哪里? 204
(二)基础训练 205
老马 207
(三)提高训练 207
记一个教师的谈话 214
(一)普通话 214
一、朗诵艺术的要素及其训练 214
第九章 朗诵和咬字及其训练 214
雷电颂(选自《屈原》) 214
我爱这土地 214
初月 214
(二)声音表现 215
(三)音乐处理 216
(四)表演技巧 217
(五)感情表达 218
二、口语和歌唱的咬字及其训练 219
(一)口语和歌唱的咬字 220
(二)口语和歌唱的咬字训练 222
参考文献 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