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实篇 1
序幕:瘟神与人类的战争 4
第一章:瘟神偷袭广东 14
瘟神发难十面埋伏起烽烟 14
吕玉波说最难忘怀属当初 29
广东经验促成中医介入 40
第二章:高高挺立的中医 56
中医的一段屈辱历史 57
毛泽东大笔一挥救中医 69
邓铁涛论正确看待中医 80
为中医完整体系而守候 92
向中央为中医参与请战 99
可资借鉴的石家庄经验 113
第三章:燎原北上 127
疫情如火考验疾控能力 127
张文康根据什么断疫情 160
新一届政府的快速反应 198
第四章:奋起反击 218
中医药进军主战场 218
紧急启动中医科研 235
中医群英献方献策 260
挺起胸膛保卫心脏 415
第五章:胜利会师 429
三军会战小汤山 429
流调与出师香港 445
中医会师京东宾馆 462
收获香山科学会议 524
反思篇 543
第一章:SARS过去,中医收获了什么 543
展示了中医界群英荟萃时代形象 544
再次突显中医热病辨证治疗特色 548
收获世界卫生组织认可的科学精神 551
蕴育外感热病理论寒温统一的突破 562
第二章:SARS促使伤寒温病统一 568
《素问》热病是最古雅的名称 569
广义伤寒学说的历史价值 572
温病概念广义狭义的演变 574
寒温论争的关键在于解表 575
统一热病学说是我们的任务 577
第三章:SARS的中医病因如何求 581
疫气只说明热病的流行性 581
伤于寒只是热病的诱因 583
温热邪气说源于辛温方难用 585
毒疫之气共同构成热病病因 589
第四章:SARS按什么规律传变 594
张仲景六经分证及其演变 594
后世论传经现象的不同学说 597
明代吴又可论疫有九种传变 599
温病学派卫气营血和三焦传变 601
外感热病包含的病种多而复杂 607
第五章:阳郁为热是热病的共同病机 607
伤寒与温病是病种还是证候之差 610
郁阳为热是伤寒温病的共同病机 612
炎症反应是热病共同的病理基础 614
中医治疗热病主要靠宣泻郁热 616
第六章:SARS应如何辨证 620
万友生八纲统寒温 620
杨麦青以伤寒统温病 622
邓铁涛寒温统一辨证 624
试说五级病证诊治体系 627
第七章:SARS应如何治疗 634
《素问》汗泄两法治热病 634
华佗“六部三法”治伤寒 635
仲景未谋辛凉解表面 637
历代都说辛温解表难用 639
达原饮试图直达膜原 642
辛凉解表催生温病学派 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