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1
第一章 唐宋时期宗教社会存在形态及纠纷形态 12
第一节 唐宋宗教社会的存在形态 12
第二节 唐宋宗教社会面临的纠纷种类和形态 26
第二章 唐宋佛道团体各自内部纠纷及其解决机制 42
第一节 佛教团体内部纠纷及其解决 42
第二节 道教团体内部纠纷及其解决 134
第三节 本章小结 171
第三章 唐宋佛道二教之间的纠纷及其解决机制 176
第一节 佛道二教之间的团体纠纷及其解决 178
第二节 佛道二教之间的个体纠纷及其解决 197
第三节 本章小结 209
第四章 唐宋佛道与儒士之间的纠纷及其解决机制 213
第一节 佛儒之间的纠纷及其解决 213
第二节 道儒之间的纠纷及其解决 253
第三节 本章小结 271
第五章 唐宋佛道与俗民之间的纠纷及其解决机制 276
第一节 僧尼、佛教信众与俗民之间的纠纷及其解决 276
第二节 道士女冠、道教信众与俗民之间的纠纷及其解决 322
第三节 本章小结 345
第六章 唐宋佛道与官吏、官府之间的纠纷及其解决机制 348
第一节 佛道与官吏、官府之间的个体纠纷及其解决 348
第二节 佛道与官府之间的团体纠纷及其解决 411
第三节 本章小结 423
第七章 唐宋佛道参与外部社会纠纷解决的大致模式 427
第一节 僧尼或佛教信众参与外部社会纠纷解决的一般模式 427
第二节 道士女冠或道教信众参与外部社会纠纷解决的一般模式 461
第三节 本章小结 492
第八章 唐宋宗教社会纠纷解决模式的特征与意义 495
第一节 宗教社会纠纷解决模式的总体特征 495
第二节 宗教社会的解纷原则及解纷依据 507
第三节 宗教社会参与民间纠纷解决的历史根源 512
第四节 宗教社会解纷模式的法制价值或意义 520
结论 529
附表 532
图表目录 547
参考文献 549
后记 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