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文献与文献学:先宋源流 1
第二节 宋代文献学与本书写作大意 9
第二章 目录学 22
第一节 宋代目录总述 22
一、官修藏书目录 22
二、史志目录与综合参考目录 29
三、私家藏书目录 37
四、专科目录与阅读参考目录 44
第二节 图书分类法的变革倾向 52
一、四部分类法的发展 52
二、私家目录的变革与郑樵的分类体系 59
第三节 《通志·校雠略》的理论阐述 74
一、校雠学与《校雠略》 74
二、《校雠略》论书籍的散亡和搜集 78
三、《校雠略》论书籍的分类和编次 84
四、《校雠略》在文献学上的影响 94
第三章 校勘学 96
第一节 官私藏书的校勘 97
一、馆阁藏书的校勘 97
二、私家藏书的校勘 103
第二节 官私刻书的校勘 106
一、中央刻书的校勘 106
二、地方刻书及坊刻、私刻的校勘 114
第三节 校勘成果的结集与撰述 119
一、两《汉书》的刊误(附《新唐书纠谬》) 120
二、《仪礼识误》与《六经正误》 127
三、《韩集举正》与《韩文考异》 133
第四节 校勘例则的总结与条理 144
一、《韩文考异》的校勘凡例 144
二、廖莹中《九经总例》 147
三、总结类例的专书:《文苑英华辨证》 152
第五节 宋人校勘方法散论 158
第四章 注释学 172
一、宋代经学与经注 173
第一节 儒家经典的注释 173
二、朱熹的经典注释之学 180
三、宋人注经的多种流派 185
第二节 史部书的注释 190
一、正史与杂史的注 190
二、《通鉴》注释学 194
第三节 《道藏》中的诸子注 205
一、《道藏》所收宋人子注概况 206
二、宋人子注的大宗:《老子》注 208
三、《庄子》注及其他子注 217
第四节 诗文集注举例 223
一、《楚辞》的集注 224
二、陶渊明诗文集注 227
三、李杜诗集注 229
四、韩柳文集注 233
五、《笺注评点李长吉歌诗》与《王荆公诗注》 236
六、苏黄诗集注 239
第一节 宋人辨伪概况 246
第五章 辨伪学 246
第二节 《易经》和《尚书》的辨伪 251
一、《易经》《易传》及相关书籍的辨伪 251
二、《书经》及相关史实的辨伪 257
第三节 《周礼》与《左传》的辨伪 269
一、关于《周礼》(附《礼记》) 269
二、关于《左传》(附《春秋繁露》) 273
第四节 从《诗序》的辨伪到删《诗》 284
一、《诗序》作者问题的聚讼 284
二、《诗辨妄》与去《序》说《诗》 288
三、朱熹的《诗序》辨 293
四、王柏删《诗》的拟议 299
第五节 疑《孟》及其他 306
第六节 关于宋人的辨伪方法 318
第六章 考证学 324
第一节 考异和纠谬 326
一、《通鉴考异》及其影响 326
二、《新唐书纠谬》的考证 332
三、南宋学者的几种考辨专著 339
一、《梦溪笔谈》 346
第二节 考证笔记 346
二、《容斋随笔》 352
三、《困学纪闻》 357
四、宋代其他考证笔记 368
第三节 综合的文献考证 383
一、《文献通考》的考证 384
二、《汉艺文志考证》及其他 391
第四节 朱熹的考证方法 400
第七章 金石学 409
第一节 金石学的源起与发生 410
第二节 金石文献的集录、著录与考订 420
一、《集古录》与《金石录》 420
二、《隶释》《隶续》及其他碑目与丛编 430
三、石鼓文与儒家石经的搜辑考订 436
四、辨伪与杂记 440
第三节 古器物及其铭文的图录与考释 445
一、宋代古器物图录概况 445
二、《先秦古器图记》与《考古图》 448
三、集大成的《宣和博古图》 460
四、南宋时期的古器物图录与考释 477
第四节 金石学研究的理论和应用 485
一、早期的金石学史和理论阐述 485
二、金石资料在经史考证领域的应用 489
三、宋代金石学成立的标志 497
第八章 图谱学 504
一、经图 505
第一节 经图和礼图 505
二、礼图 511
第二节 地图 519
一、州郡地图与舆地总图 519
二、山川形势图、边境地图与异域地图 524
三、历史地理图与方物图 529
四、木制地图与石刻地图 535
第三节 科技图 543
一、天文历象图 544
二、建筑工艺图 548
三、《耕织图》与《农器谱》 549
四、《本草图经》与《针灸图经》 551
五、兵家阵图与兵器图 554
第四节 史表、族谱与年谱 557
一、以职官表为主的史表 557
二、职官与科举题名 563
三、历史纪年表与大事年表 565
四、氏族谱与姓氏书 569
五、人物年谱 572
六、宗教世谱 575
第五节 郑樵的图谱学 576
第九章 辑佚学 585
第一节 有关辑佚起源问题的讨论 585
第二节 辑佚起源于补亡说 595
第三节 王应麟的辑佚工作 603
第十章 版本学 612
第一节 版本的名义 612
第二节 版本的讲求 620
第三节 目录书著录版本 630
第四节 版本学专著的雏形 639
第五节 宋版书的特征 649
第十一章 传统小学 657
第一节 文字学 658
一、二徐的《说文》之学 658
二、古文字学 667
三、六书学的复兴 673
第二节 音韵学 682
一、《广韵》与今音学 682
二、古音学 691
三、等韵学 699
第三节 训诂学 718
一、字学的训诂 719
二、《雅》学的训诂 728
三、文法与语言观 737
简短的结语 740
后记 744
人名索引 745
书名索引 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