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边疆政治学研究缘由 1
一、关于选题 1
二、目前相关研究情况及成果 2
三、本课题的现实和理论意义 4
四、主要观点和研究方法 6
五、难点及预期成果 8
第一部分 前提与条件 13
第一章 边疆政治学的理论方法 13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建设边疆政治学的基础 13
二、研究边疆政治学的宏观背景 19
三、研究边疆政治学的指导思想 22
第二章 边疆政治学的理论范畴 27
一、边疆政治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27
二、边疆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及方法 35
三、创立边疆政治学的宗旨、意义和现实性 39
第三章 边疆政治学与民族学、政治学的关系 42
一、政治、民族政治与民族政治学 42
二、边疆民族、边疆政治与边疆政治学 48
三、边疆政治学的主要范畴 52
第四章 边疆政治学的理论前提和研究现状 56
一、传统“边政学”产生的国情及政治内涵 56
二、中国传统“边政学”研究的特点 61
三、当代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状况 67
第二部分 历史与发展 79
第五章 封建国家意识与传统边疆政治 79
一、中国古代国家意识的形成 79
二、中国古代封建国家疆域变迁 89
(一)秦朝以前 90
(二)秦汉时期 95
(三)唐宋时期 97
(四)元代 101
三、清朝的疆域变迁及影响 104
第六章 近代民族民主思想与边疆政治意识 112
一、近代民族主义“复兴”思想与边政 112
二、《史地学报》与禹贡学派 118
三、国民政府的“边政”思想评述 128
第七章 边政与台湾“边政”研究 133
一、台湾“边政”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133
二、台湾“边政”研究理论缘起 137
三、台湾“边政”学的专门理论成果 140
四、台湾“边政”研究的主要理论框架和思路 143
五、台湾《中国边政》研究的主要成果及评价 145
(一)《中国边政》概况及现状 145
(二)中国边疆民族史的研究是《中国边政》的核心 147
(三)中国边疆民族社会、语言研究是《中国边政》的重点 150
(四)翻译有关中国边疆民族的作品是《中国边政》的特色 154
(五)中国边界条约的研究是《中国边政》的亮点 156
第三部分 理论与实践 161
第八章 中国边疆政治制度 161
一、中国国家政治传统及其对比研究 161
二、传统边疆政治制度的类型 174
(一)游牧政治制度 175
(二)政教合一制度 179
(三)土司制度 180
三、东方专制主义与边疆政治制度的关系 184
第九章 边疆政治战略与战略思想 191
一、战略与边疆政治的关系 191
二、边疆政治战略的主要内容 198
(一)基本目标是维护各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政治局面 200
(二)主要目的是提高边疆地区的行政效率和法制水平 201
(三)根本要求是保证国家的领土完整和边疆社会政治经济秩序 202
(四)重点是根据周边国家关系和区域政治势力的变化,提出和制定我国对外政策和驻防预警力量的部署 202
三、周边态势与边疆政治战略原则 206
第十章 新发展观、新安全观与边疆的安全防御 217
一、新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 217
二、中国的国家安全与新安全观 224
三、文明冲突的实质与新形势下的边疆安全 237
四、民族主义问题与边疆稳定 250
第十一章 边疆防御与民防 260
一、未来有限战争的可能与边疆防御策略 260
二、反对恐怖主义和打击“三种势力” 275
三、民防在边疆防御中的作用 281
第十二章 中国边防体制的发展与未来 289
一、边防武警的历史与现状 289
二、边防口岸与边防检查 298
三、海防 301
四、边防情报信息 304
五、中国边防体制的发展趋势 305
第十三章 苏联边疆民族理论与联邦制的利弊 315
一、列宁国家与民族关系的理论及问题 315
二、斯大林国家意识与民族政治问题 330
三、苏联、南斯拉夫民族政治制度的比较 336
第十四章 中国共产党民族区域自治理论与边疆治理 342
一、苏联模式的影响与探索有中国特色的民族理论 342
二、中国共产党民族区域自治理论在内蒙古的实践 352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边疆政治中的作用与前途 361
后记 370
参考书目 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