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器官毒理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庄志伟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502589244
  • 页数:365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介绍了外源化学物与机体交互作用导致组织器官损伤的基本原理、规律和评价方法。

第一章 器官选择毒性的生物学基础 1

第一节 毒物代谢动力学与器官选择毒性 1

一、化学物的分子同源性 2

二、外源化学物生物转化酶与器官选择性代谢 2

三、器官特异性转运体系与器官选择毒性 4

第二节 毒物效应动力学与器官选择毒性 10

一、外源化学物与DNA的选择性交互作用 10

二、外源化学物蛋白质选择性共价修饰 11

三、组织选择性转录因子的受限表达 12

四、分子靶标的组织受限表达 12

参考文献 14

第二章 肝脏毒理学 16

第一节 肝脏的结构和功能与肝毒性的关系 16

第二节 中毒性肝损害的类型 19

一、肝实质细胞损害 21

二、非实质细胞毒性 24

三、肝细胞的适应性反应 26

第三节 化学中毒性肝损害的发生机制 27

一、实质性肝毒物质的作用机制 28

二、宿主特异体质所致的肝损害机制 30

一、整体动物实验 31

第四节 肝毒物毒性的评价 31

三、慢性化学性肝损害的发病机制 31

二、肝损害的体外实验及评价 33

参考文献 35

第三章 肾脏毒理学 37

第一节 肾脏的结构和功能 37

一、肾血管网和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38

二、肾小管的功能和尿液的形成 39

第二节 肾对毒物的易感性 40

第三节 化学物对肾毒性损伤的检测 42

一、肾毒性检测的方法学 42

三、几个较为重要但很少用来反映肾毒性终点的因子 43

二、常用的肾功能损害的检测 43

第四节 中毒性肾损害的类型及表现 44

一、急性肾功能衰竭 44

二、慢性肾功能衰竭 45

三、肾病综合征 45

四、小管间质性肾病 45

第五节 中毒性肾损害的机制 46

第六节 肾毒性化学物 47

一、抗感染类药物 47

二、免疫抑制剂 52

三、抗肿瘤药物 53

四、止痛剂 55

五、放射性造影剂 57

六、免疫介导的肾病 57

七、重金属 57

八、有机汞 60

九、石油烃 60

十、卤代烃 61

参考文献 63

第一节 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65

一、鼻、口、咽和喉 65

第四章 呼吸系统毒理学 65

二、气管支气管区 66

三、肺实质 67

四、巨噬细胞 68

五、肺循环系统 68

六、淋巴循环 69

七、神经支配 69

第二节 毒物在呼吸道内的体内过程 69

一、毒物在呼吸道内的沉积与清除 69

二、气体和蒸气态毒物 71

三、呼吸道内的氧化及抗氧化反应 72

四、外源化学物在呼吸道内的代谢 73

一、毒物所致呼吸道的急性反应 75

第三节 化学物的呼吸系统毒作用 75

二、毒物引起的慢性呼吸道疾病 76

第四节 呼吸系统毒理学的研究方法 79

一、呼吸道吸入染毒方法 80

二、肺功能的检测与评价 82

参考文献 84

第五章 心血管毒理学 86

第一节 心血管系统的正常结构和功能 86

一、心脏 86

四、静脉系统 89

第二节 毒作用机制和损伤类型 89

二、动脉系统 89

三、毛细血管 89

一、生理决定因素 90

二、心血管毒性的病理学基础 91

三、毒性的亚细胞靶点 92

四、毒性生化机制 95

第三节 典型毒物作用的例子 99

一、心脏 99

二、血管 104

一、心血管毒性的评估 106

二、心血管毒性的检测方法 106

第四节 检测方法及其评价 106

参考文献 108

第六章 免疫毒理学 110

第一节 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110

一、淋巴细胞 111

二、抗原和抗体 112

三、细胞因子 113

第二节 免疫反应和免疫紊乱的类型 115

一、超敏反应 115

二、免疫抑制 116

一、危害免疫系统的特殊化学物 117

三、自身免疫 117

第三节 化学物质对免疫系统的毒作用及损害机制 117

二、复合化学物敏感性 120

第四节 化学物免疫毒性的评估及检测方法 121

一、免疫毒性检测的临床试验 121

二、动物模型检测免疫毒性的试验 123

参考文献 128

第七章 血液毒理学 129

第一节 造血干细胞的分化与血细胞的发生 129

一、造血干细胞和造血祖细胞 129

二、血细胞发生过程的形态演变 130

一、外源化学物对骨髓的损伤——再生障碍性贫血 131

第二节 外源化学物对造血系统的毒作用 131

二、外源化学物所致白血病 133

三、外源化学物所致粒细胞毒性 134

四、对红细胞系的毒性 135

五、红细胞的间接损伤 142

六、对血小板的毒作用 144

七、对止血功能的毒性损伤 144

一、外源性脾结节测定方法 145

二、体内扩散盒琼脂培养技术 145

第三节 血液毒理的研究方法 145

三、骨髓微循环观察方法 146

四、铁动力学实验法 146

参考文献 147

第八章 中枢神经系统毒理学 148

第一节 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及功能 148

一、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和组成 148

二、神经递质 149

三、神经突触 150

四、受体和神经信号转导 151

五、血脑屏障 151

一、神经性毒物的作用特点 152

第二节 外源化学物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毒作用 152

二、中枢神经细胞的生物代谢 153

三、毒作用机制 153

四、神经性毒物与退行性神经病变 155

五、中枢神经兴奋性毒性 157

六、中枢神经毒物的毒作用表现和病理改变 158

第三节 中枢神经系统神经毒性的研究方法 159

一、中枢神经系统毒性检测和评价 159

三、神经电生理方法 160

四、生物化学方法 160

二、神经病理学方法 160

五、分子生物学方法 161

六、体外实验方法 161

参考文献 161

第九章 周围神经系统毒理学 163

第一节 周围神经系统的正常结构和生理功能 163

一、周围神经系统正常结构 163

二、周围神经系统代谢 165

三、轴浆运输 165

四、雪旺细胞与髓鞘形成 166

五、髓鞘的组成和代谢 166

第二节 周围神经损伤类型及毒作用机制 166

一、轴索病变导致的神经功能障碍 167

二、脱髓鞘性神经病变 168

第三节 毒物引起的神经病变的分子标志物 170

参考文献 171

第十章 行为毒理学 172

第一节 行为毒理学功能测试 172

一、行为的定义和分类 172

二、行为功能测试的类型 173

第二节 学习和记忆功能测试 176

一、放射臂迷宫 177

二、水迷宫 177

第三节 人类行为功能测试 178

三、T形迷宫 178

第四节 行为畸胎学 179

一、行为畸胎学的研究方法 179

二、行为畸胎学的测试组合 180

第五节 行为毒理学研究存在的问题 181

一、实验条件和操作 181

二、动物训练和分组 181

三、观察者之间的差异 181

参考文献 181

第十一章 胃肠道毒理学 183

第一节 胃肠道的结构和功能特点 183

一、结构 183

二、吸收机制 184

三、保护机制 185

第二节 毒性表现及其机制 188

一、溃疡 188

二、肠道效应 189

三、非特异性症状 189

四、胃肠道肿瘤 190

第三节 研究方法 192

一、胃肠道结构完整性的评价 192

二、试验方法 193

参考文献 194

一、表皮 195

第十二章 皮肤毒理学 195

第一节 皮肤的解剖结构 195

二、真皮 197

三、皮肤附属器 197

第二节 皮肤功能 198

第三节 化学物经皮吸收的影响因素 199

第四节 相关的毒作用机制 201

第五节 化学物引起的皮肤损伤 202

一、刺激性皮炎 202

二、变应性接触性皮炎 204

三、光诱导的皮肤毒性 205

四、职业性色素加深 207

五、职业性色素减退 208

六、皮肤癌 208

七、痤疮样皮疹 208

八、氯痤疮 209

第六节 化学物皮肤毒性的评估及检测方法 209

一、皮肤变态反应试验(皮肤致敏试验) 209

二、皮肤刺激试验 211

三、皮肤斑贴试验 212

四、其他体内评价方法 215

五、体外评价法 216

参考文献 218

第十三章 内分泌毒理学 220

第一节 内分泌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221

一、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 223

二、垂体 223

三、靶器官(靶腺、靶细胞) 223

四、激素分类及调控 226

第二节 化学物质对内分泌腺的毒作用及损害机制 229

一、甲状腺 229

二、肾上腺皮质 231

三、性腺(卵巢或睾丸) 233

四、胰腺 234

第三节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 235

第四节 内分泌腺毒性作用检测方法 237

一、甲状腺 237

二、肾上腺皮质 237

三、性腺 238

第五节 激素分析评价 238

参考文献 240

第十四章 胰腺毒理学 242

第一节 胰腺的正常结构和功能 242

一、胰腺的解剖学结构 242

二、腺泡细胞 243

三、管状细胞 245

四、胰液 246

第二节 胰腺疾病 246

一、急性胰腺炎 247

二、慢性胰腺炎 249

三、胰腺癌 250

四、多系统疾病中的胰腺损伤 250

五、小结 250

第三节 氧自由基引起胰腺毒性的机制 251

一、氧自由基 251

二、急性胰腺炎实验模型中的氧化应激 253

三、人类急性胰腺炎的氧化应激 254

第四节 药物和化学物质引起的胰腺毒性 256

一、药物代谢酶 256

二、代谢解毒过程可致胰腺疾病 257

三、化学物导致人类非肿瘤性胰腺疾病 258

四、化学物致胰腺癌 262

第五节 小结及展望 265

参考文献 266

第十五章 生殖毒理学 268

第一节 雄性生殖系统毒性 268

一、雄性生殖系统的生理解剖 268

二、雄性生殖毒物的作用表现、靶部位及损伤机制 271

第二节 雌性生殖系统毒性 273

一、雌性生殖系统的生理解剖 273

二、雌性生殖毒物作用表现、靶部位及损伤机制 274

第三节 生殖毒性的检测方法及其评价 276

一、雄性生殖毒性的检测方法 276

二、雌性生殖毒性检测方法 277

三、生殖毒性的评价 278

四、几种研究生殖毒性的现代方法 278

参考文献 279

第十六章 发育毒理学 281

三、器官形成期(organogenesis stage) 282

二、原肠胚形成期(gestrulation stage) 282

第一节 胚胎发育简介 282

一、着床前期(preimplantation stage) 282

四、胎儿期(fetal period) 283

第二节 发育毒理学原理及机制 284

一、异常发育的易感性 284

二、引起异常发育的因素 284

三、致畸物作用方式 285

四、异常发育的最终表现 286

五、有害环境因素到达发育组织的影响因素 288

第三节 几种常见的生殖发育毒物 289

一、沙利度胺 289

六、毒物剂量与发育异常间的关系 289

二、丙戊酸 290

三、环磷酰胺 290

四、视黄酸 290

五、乙醇 290

六、己烯雌酚 291

七、经雄性亲代介导的发育毒性 291

八、二噁英 291

第四节 发育毒性的评价 293

一、动物发育毒性试验 293

二、流行病学调查 293

四、几种检测发育毒性的现代方法 294

三、体外替代实验 294

参考文献 295

第十七章 眼毒理学 296

第一节 眼球的结构生理 296

一、眼球的解剖结构 296

二、眼生理 297

第二节 眼是毒物进入机体的途径 297

一、吸收部位 297

二、常见毒物 298

第三节 常见的眼系统毒性物质及其作用机制 299

三、胺碘酮 300

二、乙胺丁醇 300

一、抗肿瘤药 300

四、脂肪族醇类 301

五、丁基-2-氯乙基硫醚 301

六、乌头碱 301

七、吸毒 301

八、皮质类固醇 301

九、母体接触影响后代眼发育的毒物 302

第四节 眼局部毒性表现及中毒机制 302

一、急性毒性 302

三、致白内障作用 304

二、眶周湿疹 304

四、视网膜毒性 306

第五节 眼毒性试验方法及评价 307

一、眼刺激试验 308

二、辅助方法 313

三、眼刺激试验的替代方法 314

四、非生物学方法 318

参考文献 318

第十八章 耳毒理学 320

第一节 内耳解剖结构及生理特性 320

一、感觉上皮 321

二、非感觉上皮 323

第二节 耳损害的相关检测 324

一、内耳结构的检测 324

二、内耳功能的检测 325

第三节 常见耳毒物的损害类型及其毒效应评价 327

一、造成永久性听力丧失和平衡障碍的毒物 328

二、对毛细胞产生可逆性作用的药物 333

三、作用离子转导上皮的毒物 334

四、耳毒物之间的交互作用 335

参考文献 335

第一节 骨骼系统的发生与结构 337

第十九章 软骨和骨毒理学 337

一、软骨 338

二、骨 339

三、牙齿 343

第二节 软骨和骨的生理特征 343

第三节 毒物毒性表现和中毒机制 343

一、早期发育改变 344

二、胚胎形成后期和出生后生长的毒性改变 344

参考文献 347

一、骨骼肌的结构 349

第一节 骨骼肌的结构和生理特征 349

第二十章 骨骼肌毒理学 349

二、骨骼肌的生理特征 351

第二节 毒物的毒性表现及中毒机制 352

一、酒精性肌病 352

二、药物引起的肌病 355

三、内分泌肌病 358

四、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 360

五、局部麻醉药 363

六、5-羟色胺 364

七、毒液 364

参考文献 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