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自动化仪表与过程控制》PDF下载

  • 购买积分:9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西安交通大学,施仁,刘文江编
  • 出 版 社: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1
  • ISBN:
  • 页数:195 页
图书介绍:

上篇 工业自动化仪表 1

工业自动化仪表慨述 1

一、工业自动化仪表及其发展概况 1

二、电动单元组合仪表及其控制系统的组成 2

三、仪表的基本技术指标 4

第一章 检测仪表 6

1—1节 温度检测仪表 6

1-1.1 测量温度的主要方法 6

1-1.2 热电偶 7

1-1.3 热电阻 9

1-1.4 半导体热敏电阻 11

1-1.5 热电偶温度变送器的基本结构 11

1-1.6 DDZ-Ⅲ型电热偶温度变送器的实际路 15

1-2.1 弹性式压力测量元件 20

1—2节 压力检测仪表 20

1-2.2 力平衡式压力(差压)变送器 22

1-2.3 位移式差压(压力)变送器 27

1-2.4 固态测压仪表 30

1—3节 流量检测仪表 31

1-3.1 节流式流量计 32

1-3.2 容积式流量计 35

1-3.3 涡轮流量计 36

1-3.4 电磁流量计 36

1—4节 液位检测仪表 37

1-4.1 浮力式和静压式液位计 38

1-4.2 电容式液位计 39

1-4.3 超声波液位计 40

1—5节 成分分析仪表 41

1-5.1 热导式气体分析仪 41

1-5.2 红外线气体分析仪 43

1-5.3 色谱分析仪 45

第二章 调节器 50

2—1节 最简单的两位式调节器节 50

2—2节 连续调节器的调节规律 52

2—3节 PID运算电路 53

2-3.1 比例积分运算电路 53

2-3.2 比例微分运算电路 56

2-3.3 PID运算电路 58

2-3.4 只用一个放大器的PID运算电路 60

2—4节 PID调节器的阶跃响应 63

2—5节 PID调节器的频率特性 64

2—6节 PID调节器的线路实例 66

2-6.1 输入电路 68

2-6.2 PID运算电路 70

2-6.3 输出电路 71

2-6.4 DTL-3110型调节器的传递函数 72

2-6.5 手动操作电路及自动—手动切换 73

2-6.6 测量和给定指示电路 77

第三章 执行器 79

3—1节 气动执行器 79

3—2节 电-气转换器 83

3—3节 阀门定位器 84

3—4节 电动执行器 87

第四章 记录仪表 89

4—1节 自动平衡式记录仪表的工作原理 89

4—2节 电子电位差计 90

4-2.1 测量桥路 90

4-2.2 测量桥路的供电 91

4-2.3 对电子放大器的主要要求 92

4-2.4 电子放大器的电路举例 94

4-2.6 电子电位差计的抗干扰 97

4-2.5 可逆电动机 97

4—3节 自动平衡电桥 100

下篇 过程控制 103

第五章 调节对象的特性及实验测定 103

5—1节 单容对象动特性及其数学描述 103

5-1.1 水槽水位的动特性 104

5-1.2 加热器对象的动特性 106

5-1.3 气罐的动特性 106

5-1.4 对象的自衡特性 108

5—2节 多容对象的特性、容量滞后、纯滞后 109

5-2.1 双容对象的特性 109

5-2.2 纯滞后 110

5—3节 对象特性的实验测定、时域法 111

5-3.1 实验测定方法概述 111

5-3.2 测定动态特特的时域方法 112

5-4.1 正弦波方法 117

5—4节 测定动态特性的频域方法 117

5-4.2 矩形波方法 118

5-4.3 闭路测定法 120

5—5节 测定动态特性的统计方法 121

5-5.1 平稳随机过程、相关函数、功率密度谱 121

5-5.2 相关分析法识别对象动态特性的原理 124

5-5.3 伪随机信号 127

5-5.4 伪随机序列的产生方法及其性质 128

5-5.5 用M序列信号测定对象的动态特性 130

第六章 单回路调节系统的设计及调节器参数整定方法 139

6—1节 概述 139

6—2节 对象动特性对调节质量的影响及调节方案的确定 141

6-2.1 干扰通过动特性对调节质量的影响 141

6-2.2 调节通道动特性对调节质量的影响 143

6-2.3 调节方案的确定 144

6-3.1 在干扰作用下双容对象的比例调节 147

6—3节 调节规律对系统动特性的影响、调节规律的选择 147

6-3.2 系统调节性能指标、PI、PD调节作分析 151

6-3.3 调节规律的选择 156

6—4节 调节器参数的实验整定方法 157

6-4.1 反应曲线法 157

6-4.2 稳定边界法 159

6-4.3 衰减曲线法 160

6-4.4 三种整定方法的比较 161

6—5节 调节器参数整定的频域法 161

6-5.1 M圆法调节器参数的原理 162

6-5.2 按调节对象的幅相特性确定调节器的最佳整定参数 167

7—1节 串级调节系统 170

7-1.1 串级调节系统的组成 170

第七章 复杂调节系统 170

7-1.2 串级调节系统的特点和效果分析 172

7-1.3 调节器的选型和整定方法 175

7—2节 比值调节系统 176

7-2.1 比值调节系统的组成原理 176

7-2.2 比值调节系统的整定 178

7—3节 均匀调节系统 180

7-3.1 均匀调节系统的组成 180

7-3.2 调节器的选型和整定 181

7—4节 前馈调节系统 184

7-4.1 前馈控制的工作原理 184

7-4.2 扰动补偿规律及其局限性 185

7-4.3 复合调节系统的特性分析 186

7-4.4 复合调节系统参数的选择 189

7-4.5 自治调节系统 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