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3
上篇 中医 3
总论 3
第一章 中医学理论 3
第一节 中医基础理论 3
第二节 精气神学说 5
第三节 阴阳学说 7
第四节 五行学说 9
第二章 诊法 13
第一节 问诊 13
第二节 望诊 15
第三节 闻诊 20
第四节 切诊 21
第五节 按诊 23
第三章 辨证 26
第一节 八纲辨证 26
第二节 六经辨证 30
第三节 三焦辨证 32
第四节 腑脏辨证 34
第五节 卫气营血辨证 42
第六节 气血津液辨证 45
第七节 风火燥湿寒辨证 47
第四章 治法 50
第一节 治疗原则 50
第二节 治疗方法 53
各论 70
第一章 急症 70
第一节 高热 70
第二节 厥证 75
第三节 脱证 79
第四节 抽搐 81
第五节 暴喘 83
第六节 昏迷 86
第二章 外感热病 91
第一节 感冒 91
第二节 风温 93
第三节 春温 97
第四节 暑温 102
第五节 湿温 105
第六节 秋燥 109
第七节 痄腮 111
第八节 乳蛾 113
第九节 痢疾 115
第一节 咳嗽 119
第三章 肺与大肠病症 119
第二节 喘病 122
第三节 哮病 125
第四节 肺胀 128
第五节 肺痨 131
第六节 肺痈 133
第七节 肺痿 135
第八节 肠痈 137
第九节 脱肛 139
第十节 便秘 141
第四章 心与小肠病症 145
第一节 胸痹 145
第二节 心悸 148
第三节 不寐 151
第四节 健忘 154
第五节 多寐 156
第六节 多梦 159
第七节 口疮 161
第五章 脑髓情志病症 164
第一节 中风 164
第二节 狂病 168
第三节 头痛 170
第四节 痫证 174
第五节 痴呆 177
第六节 百合病 180
第七节 脏燥 182
第八节 癫病 184
第六章 脾胃病症 187
第一节 胃痛 187
第二节 呕吐 190
第三节 腹痛 193
第四节 痞满 196
第五节 呃逆 199
第六节 反胃 202
第七节 噎膈 205
第八节 泄泻 207
第九节 腹胀 210
第七章 肝胆病症 213
第一节 黄疸 213
第二节 鼓胀 217
第三节 胁痛 221
第四节 胆胀 224
第五节 眩晕 228
第六节 痉证 232
第七节 颤证 235
第八节 疝气 237
第八章 肾膀胱病症 241
第一节 淋证 241
第二节 水肿 244
第三节 乳糜尿 247
第四节 癃闭 249
第五节 关格 251
第六节 遗尿 254
第七节 遗精 255
第八节 阳痿 257
第九节 不育症 260
第十节 早泄 263
第十一节 腰痛 266
第一节 郁病 269
第九章 气血津液病症 269
第二节 吐血 271
第三节 便血 273
第四节 咯血 276
第五节 鼻衄 278
第六节 尿血 280
第七节 紫癜 283
第八节 痰饮 285
第九节 积聚 289
第十节 消渴 292
第十一节 内伤发热症 295
第十二节 汗症 298
第十三节 虚劳 300
第十章 五官形体病症 306
第一节 风湿痹 306
第二节 尪痹 308
第三节 痿病 311
第四节 耳鸣耳聋 314
第五节 鼻渊 317
中篇 藏医 323
总论 323
第一章 藏医学概述 323
第二章 藏医溯源 326
第一节 藏医溯源 326
第二节 藏医始祖宇妥·云丹贡布 328
第三节 当代藏医大师 333
一、钦绕罗布 333
二、现代民族医圣措如·才朗及其传人 335
三、藏医大师——强巴赤列 341
四、藏医大师——旦科 342
第三章 《四部医典》概述 344
第四章 藏医的基本理论——三因学说 346
第一节 三因学说 346
第二节 三因学说的基本功能 347
第三节 三因学说的应用 350
一、三因特性 350
二、三因辨证 352
三、治疗 355
第五章 五源学说 357
第六章 五行学说 360
第七章 疾病分类与保健 361
第一节 按病因分类 361
第二节 按人体分类 361
第三节 按属性分类 366
第四节 保健 367
第八章 诊断学 369
第一节 望诊 371
第二节 问诊 376
第三节 尿诊 377
第四节 脉诊 386
第九章 藏医治疗学 397
各论 403
第一章 三因病类 403
第一节 龙病 403
一、龙病总述 403
二、持命龙病 407
三、狼头风 408
四、风血上亢 408
第二节 赤巴病 410
一、培根本系病 414
第三节 培根病 414
二、黄色培根病 418
三、培根瘀紫病 419
第二章 痼疾病类 425
第一节 不消化症 425
第二节 痞瘤症瘕 428
第三节 浮肿 430
第四节 心脏型水肿病 431
第五节 肾脏型水肿病(水鼓) 433
第六节 消瘦痨 436
第三章 热疫病类 438
第一节 一般热病 438
第二节 临界热病 442
一、龙型临界热病 442
二、赤巴型临界热病 444
三、培根型临界热病 446
第三节 未成型热病 447
第四节 疫疠 448
一、流感 449
二、麻疹 451
三、脑痛病 453
四、喉蛾 453
五、痢疾 454
六、淋巴结肿 456
七、急性黄疸 456
八、痄腮 458
第四章 腑脏疾病类 459
第一节 五脏疾病 459
一、心脏病 459
二、肺病 460
三、肝病 463
四、脾病 465
五、肾病 466
第二节 腑器疾病 468
1.胃病 469
2.小肠病 470
第五章 杂病 472
第一节 消渴症 472
第二节 呃逆症 473
第三节 哮喘 474
第四节 脏腑绞痛 475
第五节 腹泻 477
第六节 呕吐 478
第七节 便秘 479
第八节 尿闭 480
第九节 尿频 482
第十节 热泻 484
第十一节 痛风 485
第十二节 风湿 486
第十三节 黄水病 488
第十四节 白脉病 491
下篇 中西藏医结合 498
第一节 风湿性关节炎 498
第二节 类风湿性关节炎 503
第三节 强直性脊柱炎 511
第四节 痛风 519
第五节 瘫痪 526
第六节 小儿脑瘫 538
第七节 癫痫 547
第八节 老年性脑病 555
第九节 硬皮病 559
第十节 银屑病 563
第十一节 带状疱疹 567
第十二节 头癣 569
第十三节 手足癣 571
第十四节 产后受风 573
第十五节 子宫痞瘤 576
第十六节 骨质疏松 581
第十七节 颈腰椎间盘突出 585
第十八节 骨性关节炎 591
第十九节 肥胖症 596
第二十节 慢性疲劳综合症 602
附录一:藏医方剂索引 611
附录二:无尽的思念——追忆恩师措如·才朗教授 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