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发展障碍 17
第1章 发展、贫困和不平等 17
1.1 发展的概念和度量 17
1.2 不发达的经济特征 25
1.3 贫困的概念与度量 29
1.4 不均等和贫困的关系 37
1.5 案例 45
第2章 发展的障碍 47
2.1 发展的政治障碍 48
2.2 发展的国际障碍 50
2.3 米尔达尔的累积因果循环论 59
2.4 人口与发展 62
第二篇 发展理论 75
第3章 经济增长理论 75
3.1 经济增长理论简史 75
3.2 经济增长的源泉 78
3.3 斯密的发展思想 90
3.4 李嘉图的发展思想 91
3.5 哈罗德—多马模型 93
3.6 新剑桥经济增长模型 97
3.7 新古典增长模型 98
3.8 内生增长理论 109
3.9 经济增长有没有极限 120
第4章 结构转变模型 127
4.1 结构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发展思路 128
4.2 发展阶段理论 129
4.3 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理论 134
4.4 莱本斯坦的低水平均衡陷阱 138
4.5 两部门剩余劳动理论模型 139
4.6 工农业互补模型 142
4.7 产出结构变化模式 145
第5章 新制度主义发展理论 151
5.1 经济增长模型的历史反论 151
5.2 新制度主义关注的主要问题 153
5.3 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制度问题 155
6.1 政治障碍与经济增长 158
第6章 广泛的观点 158
6.2 政策失灵与经济增长 162
6.3 种族仇恨与经济增长 166
6.4 价值观与经济增长 169
6.5 地理位置与经济增长 171
6.6 运气与经济增长 173
6.7 第三世界的贫穷是冷战造成的吗 177
第三篇 艰难抉择 181
第7章 指导发展 181
7.1 经济发展战略 183
7.2 发展的管理 187
7.3 迈向市场 194
7.4 实行市场改革 199
7.5 向市场体制过渡 203
第8章 困惑的发展历程 208
8.1 日本经济是怎样发展起来的 208
8.2 初级产品出口使马来西亚走向工业化 212
8.3 丰富的自然资源导致经济停滞的”荷兰病” 215
8.4 拉丁美洲的幽灵 219
8.5 印度尼西亚的独裁制与民主制 221
8.6 韩国的金融自由化改革 223
8.7 政治独立没有带来经济的繁荣 227
第9章 艰难的抉择 231
9.1 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战略 231
9.2 技术选择与就业的冲突 237
9.3 传统产业与信息产业的选择 240
9.4 进口替代与出口替代的战略选择 248
9.5 自力更生还是借鸡下蛋?——两缺口分析模型 256
9.6 市场失灵与政策失灵的困惑 260
9.7 发展模式的选择 267
9.8 在农村还是城市生活 271
9.9 后发优势与劣势之争 276
9.10 教育的成本—收益分析 281
9.11 贸易应当自由还应当公平 285
9.12 债务危机与免除债务 292
主要参考文献 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