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与政治学 3
政治和政治学 3
一、政治和政治学的概念 3
二、政治学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6
三、中国政治学的发展 11
政治学的公理 16
一、人类具有共同的基本政治价值 17
二、良好的政治制度是实现人类根本利益的基本保证 20
三、民主是迄今最好的政治制度 23
四、评价民主政治有一套客观的标准 25
政治学研究的前沿问题 29
一、国家主权 30
二、公民社会 31
三、治理 31
四、善治 32
五、全球治理 33
六、实质民主与程序民主 34
七、远程民主与协商民主 34
八、个人权利与公共利益 35
九、政府创新 36
十、政治评价 36
西方政治哲学 41
西方政治哲学引论 41
一、政治哲学的概念 41
二、政治哲学的历史演进 43
三、当代西方政治哲学 46
当代西方政治哲学的流变 48
一、罗尔斯与新自由主义 49
二、社群主义对新自由主义的批评 52
三、社群主义的公益政治学 57
一、利益团体的壮大与多元主义国家理论 62
国家理论与当代世界 62
二、民主政治的幻灭与精英主义国家理论 65
三、自由民主国家的危机与新右派的国家理论 68
四、西方民主政治的变化与新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 70
治理和善治 77
治理和善治 77
一、当代西方的治理理论 77
二、治理与统治 81
三、善政与善治 84
全球治理 87
一、全球治理的价值 88
二、全球治理的规制 89
三、全球治理的主体 89
四、全球治理的对象 91
五、全球治理的效果 92
全球化与治理理论 94
一、全球化与治理理论的兴起 95
二、后冷战与全球治理 99
三、治理理论的得失 101
政府创新 107
政府创新的若干基本问题 107
一、政府创新的意义 107
二、政府创新的原则 114
三、各国的政府创新 117
四、中国地方政府创新 122
政府创新的主要趋势 126
一、从管制政府走向服务政府 126
二、从全能政府走向有限政府 127
三、从人治走向法治 128
四、从集权走向分权 128
五、从统治走向治理 129
地方政府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132
一、全球化背景下地方政府的作用 133
二、地方政府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134
全球化 139
全球化是一个合理的悖论 139
一、普遍与特殊 140
二、整合与碎裂 141
三、集中与分散 141
四、国际与本土 142
五、世界与民族 142
六、积极与消极 143
全球化研究的中国视角 145
一、全球化的不同定义 147
二、作为全球化核心的经济一体化 148
三、经济全球化对政治和文化的影响 150
四、全球化与中国 152
全球化与国家主权 157
一、威斯特伐利亚国家体系的动摇 158
二、当代西方的新国家主权观 163
三、国家主权面临的挑战 170
四、全球化背景下维护国家主权的若干思考 177
公民社会 183
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及其历史地位 183
一、马克思的市民社会观 184
二、几种主要的争论 191
三、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历史意义 196
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及其对治理的意义 204
一、改革开放与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 206
二、中国公民社会与党和国家 212
三、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与善治 215
四、中国公民社会的特征及存在的问题 222
中国农村的民间组织与治理的变迁 229
一、引言 229
二、中国农村民间组织的发展历程 231
三、农村民间组织的描述 234
四、农村民间组织的生长环境 240
五、农村民间组织的经费来源和内部机制 243
六、农村民间组织与党和政府 246
七、农村民间组织的职能 250
八、结束语:农村民间组织与善治 252
传统与现代化 263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论要 263
一、传统的政治思想 264
二、传统的政治价值 268
三、传统的政治意识和政治态度 272
“中国式现代化”还是“西方式现代化” 276
一、西方式现代化 277
二、中国式现代化 282
三、分析与评估 287
全球化:中国化还是西方化 296
一、“西方化”和“美国化” 297
二、“反西方化”与“中国化” 300
三、“西方化”和“中国化”的历史解读 306
增量民主与中国政治 315
增量民主与增量改革 315
一、政治文明 315
二、增量民主 318
三、中国民主治理的评价指标 321
全球化与中国政治发展 325
一、全球化对中国政治生活的冲击 326
二、全球化条件下中国的政治变革 328
三、全球化与中国政治发展的逻辑 332
全球化与中国政府的能力 334
一、引言 334
二、中国政府驾驭全球化的能力 339
三、建立服务政府,改善公共服务的质量 346
四、建立责任政府,加强公共部门的参与、责任和透明 356
五、结束语:作为全球化背景下一种现代化战略选择的“中国模式” 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