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的感悟 面向21世纪青春期教育之探索》PDF下载

  • 购买积分:18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君岗等编著
  • 出 版 社: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7810700693
  • 页数:632 页
图书介绍:青少年的性教育问题,一直是困扰教育工作者的大问题。本书作者是从事青少年教育近20年的老教师,长期开展对青少年青春期心理健康,特别是性教育的研究,在江苏省教育厅的支持下,编写了本书。本书对青少年生理、心理、人际效和学习指导几个方面阐述了相关知识,对青少年,特别是农村青少年教育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第一章 抢劫罪概述 1

第一节 抢劫罪的定义 1

一、关于抢劫罪的称谓的演变 1

二、我国法律对抢劫罪的定义 4

三、我国台湾地区刑法学者对抢劫罪的定义 5

四、我国大陆理论界对抢劫罪的定义 6

第二节 研究抢劫罪的重要性 9

一、研究抢劫罪,可以为抢劫罪的立法完善提供参考 10

二、研究抢劫罪,可以为惩治和防范抢劫犯罪提供参考 11

三、研究抢劫罪,有利于全面地、准确地实施刑法 11

四、研究抢劫罪,还可以为广大公民增强防劫意识提供帮助 18

第三节 抢劫罪的特点 20

一、发案多,案件增长趋势较猛 20

二、犯罪时间长,作案次数多 29

三、团伙作案多,成员复杂 31

四、抢劫金额巨大,手段残忍 34

第二章 抢劫罪的历史沿革 38

第一节 国内关于抢劫罪的历史沿革 38

一、奴隶社会的抢劫罪 38

二、封建社会的抢劫罪 39

三、民国时期的抢劫罪 44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抢劫罪 48

五、新中国有关抢劫罪的规定 50

第二节 国外关于抢劫罪的历史沿革 55

一、古代的抢劫罪 55

二、中世纪的抢劫罪 57

三、近代的抢劫罪 60

四、现代的抢劫罪 63

第三章 抢劫罪的构成要件 64

第一节 抢劫的主体 64

一、我国刑法对抢劫主体的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 64

二、关于刑事责任能力的规定 67

三、关于未成年人实施抢劫的认定 68

四、被告人身份不明,不影响抢劫罪的成立 75

五、新型抢劫主体的出现 78

六、关于单位能否构成抢劫的问题 82

第二节 抢劫的主观方面 82

一、抢劫故意的认定 82

二、抢劫目的的认定 84

三、抢劫目的的分类 85

第三节 抢劫的行为 86

一、抢劫行为的定义 86

二、抢劫行为的特征 87

三、抢劫行为的类型 88

第四节 抢劫的手段 91

一、抢劫的暴力手段 91

二、抢劫的胁迫手段 101

三、抢劫的其他手段 110

第五节 抢劫的对象 123

一、抢劫对象的定义和特征 123

二、抢劫不动产的认定 126

三、抢劫赌资和赌场的认定 131

四、抢劫赃物等其他非法所得财物的认定 136

五、抢劫违禁品和危险品的认定 137

六、抢劫家庭成员和其他亲属财产的认定 138

七、抢劫共同生活家庭成员代为保管的他人财产的认定 142

八、抢劫财产性利益的认定 143

九、以暴力手段抢回赔偿款的认定 152

十、抢劫被依法扣押、查封财产的认定 153

十一、抢劫网络虚拟财产的认定 155

十二、抢劫名犬的认定 156

第六节 抢劫的时空 157

一、“当场”的认定依据和含义 157

二、“当场”存在的两种特殊情况 159

三、抢劫发生的时间分布 162

四、抢劫发生的空间分布 162

五、抢劫他人钥匙(入室取财)的认定 164

第七节 抢劫的客体 168

一、抢劫的客体的特征 168

二、如何认定抢劫的客体的主要方面 169

第四章 抢劫罪的罪与非罪 173

第一节 抢劫罪的罪与非罪的区分标准 173

一、从行为性质上区分 174

二、从犯罪目的和起因上区分 174

三、从行为主体上区分 179

四、从行为的情节和危害程度上区分 181

五、抢劫罪与非罪的一则案例分析 182

第二节 数额能否成为抢劫罪的罪与非罪的区分标准 186

一、关于数额能否成为抢劫罪的罪与非罪的区分标准的观点 186

二、数额不能直接或者单独成为抢劫罪的定罪依据 187

第五章 抢劫罪的过程形态 192

第一节 抢劫罪的过程形态的类型 192

一、抢劫罪的预备形态 192

二、抢劫罪的未遂形态 193

三、抢劫罪的中止形态 194

四、抢劫罪的既遂形态 195

第二节 抢劫预备和抢劫未遂(着手)的界限 195

一、如何认定抢劫预备 195

二、如何认定抢劫罪的着手 198

三、抢劫预备和抢劫未遂的联系 199

四、抢劫预备和抢劫未遂的主要区别 199

五、在出租车上抢劫的预备和未遂的认定 207

第三节 抢劫中止形态同抢劫预备形态、未遂形态的界限 210

一、抢劫中止形态和抢劫预备形态的界限 210

二、抢劫中止形态与抢劫未遂形态的界限 213

第四节 抢劫未遂形态和抢劫既遂形态的界限 215

一、我国台湾地区刑法学界关于抢劫既遂和未遂的区分标准 215

二、我国大陆法学界关于抢劫既遂与未遂的争论 216

三、如何区分抢劫罪的未遂与既遂 222

第五节 抢劫罪情节加重犯的未完成形态和完成形态 226

一、抢劫罪情节加重犯的预备形态问题 226

二、抢劫罪的情节加重犯为何存在既遂和未遂的区分 230

第六章 抢劫罪的共同犯罪形态 242

第一节 抢劫罪的共同犯罪形态概述 242

一、抢劫罪共同犯罪较多的原因 242

二、抢劫罪共同犯罪的特征 243

第二节 抢劫共同犯罪的分类 251

一、必要共犯和任意共犯 251

二、事前有通谋的抢劫犯罪和事前无通谋的抢劫犯罪 253

三、简单共同抢劫犯罪和复杂共同抢劫犯罪 253

四、一般共同抢劫犯罪和抢劫犯罪集团 256

第三节 抢劫罪主犯、从犯和实行行为过限的认定 258

一、主犯和从犯的定义 258

二、抢劫罪的主犯和从犯的不同存在情形 258

三、教唆抢劫的认定 278

四、共同抢劫犯罪中实行行为过限的认定 280

第七章 抢劫罪的罪数形态 283

第一节 抢劫罪是否为结合犯 283

一、关于抢劫罪是否属于结合犯的争论观点 283

二、如何认定抢劫罪是否是结合犯 289

第二节 抢劫惯犯的认定 294

一、惯犯的定义和成立条件 294

二、抢劫惯犯的认定依据 303

三、抢劫惯犯的存在形式 305

第三节 抢劫罪的同种数罪和异种数罪 307

一、抢劫罪的同种数罪 307

二、抢劫罪的异种数罪 309

三、数罪并罚 317

第八章 抢劫杀人的认定 318

第一节 关于抢劫罪的暴力的含义的争论 318

一、抢劫罪的暴力的上限是故意伤害,不包括故意杀人 318

二、抢劫罪的暴力不包括直接故意杀人,但包括间接故意杀人 319

三、抢劫罪的暴力包括直接故意杀人在内的一切暴力 320

四、抢劫罪的暴力一般包括直接故意杀人在内 321

五、抢劫罪的暴力是否包括故意杀人是由行为时的故意的个数所决定的 321

第二节 抢劫罪的暴力包括直接故意杀人的认定依据 322

一、抢劫罪的暴力不包括故意杀人的观点,没有直接的法律依据 322

二、抢劫杀人在刑法理论上属于牵连犯,杀人是手段行为,劫财是目的行为 323

三、抢劫罪的暴力本身是难以分出层次的,只有其造成的结果才能明显分得出层次,“致人重伤、死亡”的刑罚幅度又是同样的 324

四、从相关法律条文的规定上看,抢劫罪的暴力应包括故意杀人在内 325

五、抢劫致人死亡是抢劫行为对人身造成的最严重的结果,属于抢劫罪的结果加重犯 326

六、从刑罚设置分析 329

七、抢劫罪的暴力不包括(直接)故意杀人,必然会在司法实践中造成混乱 330

八、司法解释直接确认抢劫罪的暴力包括故意杀人 331

第三节 抢劫杀人的不同情形及罪数 331

一、在抢劫着手过程中的杀人(事中杀人)的认定 331

二、在抢劫行为之前杀人(事前杀人)的认定 338

三、在抢劫行为之后杀人(事后杀人)的认定 339

第九章 转化抢劫罪的认定 343

第一节 转化抢劫概述 343

一、转化犯的定义 343

二、转化抢劫的定义和特征 344

三、转化抢劫的分类 346

第二节 盗窃罪、诈骗罪、抢夺罪向抢劫罪的转化 347

一、立法沿革 347

二、转化的主体条件 348

三、转化的目的条件 351

四、转化的前提条件 351

五、转化的客观条件——当场实施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 357

第三节 携带凶器抢夺的转化的认定 361

一、携带凶器抢夺的含义 361

二、如何认定“携带凶器” 362

三、如何认定“抢夺” 364

第四节 聚众打砸抢中毁抢财物转化的认定 365

一、刑法对聚众打砸抢中毁抢财物的转化的立法确认 365

二、聚众打砸抢中毁抢行为向抢劫转化的适用 365

第五节 普通抢劫和转化抢劫的区别 368

一、犯罪主体的构成不同 368

二、犯罪的主观目的不同 368

三、犯罪过程的形式不同 369

第十章 抢劫罪与盗窃罪的界限 370

第一节 盗窃罪的认定 370

一、盗窃罪的定义 370

二、盗窃罪的构成要件 371

三、抢劫罪与盗窃罪的相同之处 372

第二节 抢劫罪和盗窃罪的区别 372

一、客体不同 372

二、犯罪主体的刑事责任年龄不同 374

三、犯罪的对象不尽相同 374

四、客观手段不同 375

五、定罪情节不同 375

六、“次数较多”这一情节在犯罪构成中的作用不同 376

七、既遂和未遂的认定标准不同 376

八、处罚标准不同 376

九、注意色情抢劫和色情盗窃的区别 377

第十一章 抢劫罪与诈骗罪的界限 378

第一节 诈骗罪的认定 378

一、诈骗罪的定义 378

二、诈骗罪的构成要件 379

三、抢劫罪与诈骗罪的相同之处 380

第二节 抢劫罪和诈骗罪的区别 380

一、犯罪的主体不同 380

二、犯罪的对象不尽相同 380

三、犯罪的客观方面不同 381

四、处罚标准不同 381

第十二章 抢劫罪与抢夺罪的界限 382

第一节 抢夺罪的认定 382

一、抢夺罪的定义 382

二、抢夺罪的构成要件 382

三、抢劫罪与抢夺罪的相同之处 386

第二节 抢劫罪和抢夺罪的区别 387

一、犯罪的主体不尽相同 387

二、犯罪的对象不尽相同 388

三、犯罪的客观方面不同 388

四、处罚标准不同 390

五、驾驶机动车、非机动车抢劫、夺取他人财物即“飞车抢夺”的认定 390

第十三章 抢劫罪与聚众哄抢罪的界限 395

第一节 聚众哄抢罪的认定 395

一、聚众哄抢罪的定义 395

二、聚众哄抢罪的构成要件 396

三、抢劫罪与聚众哄抢罪的相同之处 397

第二节 抢劫罪和聚众哄抢罪的区别 398

一、犯罪的主体不尽相同 398

二、行为实施的手段不同 398

三、定罪情节的要求不同 398

四、共同犯罪的构成不同 399

五、处罚标准不同 399

第十四章 抢劫罪与敲诈勒索罪的界限 400

第一节 敲诈勒索罪的认定 400

一、敲诈勒索罪的定义 400

二、敲诈勒索罪的构成要件 400

三、抢劫罪与敲诈勒索罪的相同之处 402

第二节 抢劫罪和敲诈勒索罪的区别 402

一、犯罪的主体不尽相同 402

二、行为的内容不同 402

三、行为的方式不同 404

四、非法取得财物的时间不同 404

五、定罪情节的要求不同 405

六、处罚的情节和标准不同 406

第十五章 抢劫罪与抢劫枪支、弹药、爆炸物罪的界限 407

第一节 抢劫枪支、弹药、爆炸物罪的认定 407

一、抢劫枪支、弹药、爆炸物罪的定义 407

二、抢劫枪支、弹药、爆炸物罪的构成要件 408

三、抢劫罪与抢劫枪支、弹药、爆炸物罪的相同之处 410

第二节 抢劫罪和抢劫枪支、弹药、爆炸物罪的区别 410

一、犯罪的主体不尽相同 410

二、犯罪的对象及其作用不同 410

三、定罪情节的要求不同 410

四、侵犯的直接客体不同 411

五、处罚标准不同 411

六、先杀人再抢劫应定几罪的一则案例评析 411

第三节 同时抢劫普通财物和抢劫枪支、弹药、爆炸物的认定 414

一、属于牵连犯时,以抢劫枪支、弹药、爆炸物罪论处 414

二、属于想象竞合犯时,应以抢劫枪支、弹药、爆炸物罪论处 415

三、两者虽然存在牵连关系,但普通抢劫行为属于加重构成时,就应实行数罪并罚 416

四、当两者之间不存在牵连关系时,也应实行数罪并罚 416

第十六章 抢劫罪与绑架罪的界限 418

第一节 绑架罪的认定 418

一、绑架罪的由来和定义 418

二、绑架罪的构成要件 421

三、绑架罪的预备、未遂和中止 422

第二节 抢劫罪和绑架罪的区别 423

一、犯罪手段不尽相同 424

二、犯罪过程不同 424

三、犯罪形态不同 424

四、取得财物的时间和地点不同 427

五、获取财物的期待数额不同 427

六、犯罪对象的情况不尽相同 427

七、行为人和被害人的相互关系不同 427

八、法律地位和犯罪归属不同 427

九、刑罚处罚不同 428

十、是定抢劫罪还是定绑架罪的一则案例分析 428

第十七章 抢劫罪和强迫交易罪的界限 430

第一节 强迫交易罪的认定 430

一、强迫交易罪的立法规定 430

二、强迫交易罪的定义和构成 434

三、强迫交易罪的司法认定 441

四、强迫交易罪的刑罚适用 442

第二节 抢劫罪和强迫交易罪的区别 442

一、犯罪主体不同 442

二、主观方面不同 443

三、客观方面不同 443

四、买卖、交易、服务的方式和手段不同 443

五、侵犯的客体不同 445

六、附邱彦、马敏强迫他人乘坐自己的出租车并以暴力迫使其多交车费案 445

第十八章 抢劫罪的量刑 448

第一节 抢劫罪的法定刑 448

一、抢劫罪法定刑的修改 448

二、抢劫罪法定刑的种类 450

第二节 抢劫罪的量刑原则 451

一、罪刑相适应(罪刑相当)原则 451

二、自由刑和财产刑相结合原则 453

三、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454

第三节 抢劫罪量刑情节的适用 454

一、从重处罚情节的适用 455

二、从轻处罚情节的适用 459

三、减轻处罚情节的适用 466

四、多种量刑情节同案同时并用 472

五、在高速公路上抢劫的适用 494

第十九章 抢劫罪的加重情节和结果的认定 502

第一节 我国刑法规定的抢劫罪的加重情节和结果 502

一、各国刑法规定的加重抢劫 502

二、我国刑法规定的抢劫罪的加重情节和结果 503

第二节 入户抢劫 504

一、关于“入户抢劫”中“户”的不同认识 504

二、如何认定“入户抢劫”中“户”的含义 506

三、关于“入户抢劫”中“入户”的含义 514

四、进入经营和生活混合使用房内抢劫的认定 514

五、进入有人居住、看护的非住宅房内抢劫的认定 519

六、对在居民住户中的特定第三人实施抢劫的认定 520

七、关于在户内着手实施延伸到户外能否适用“入户抢劫” 521

八、关于共同犯罪中如何认定入户抢劫的问题 523

第三节 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 524

一、公共交通运输工具的范围 524

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犯罪的特点 524

三、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同一般抢劫的区别 527

四、在出租车上抢劫是否属于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 530

五、在出租车上抢劫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区别 533

六、拦路抢劫公共交通工具的乘客、司机、售票员的认定 543

七、抢劫单位内部交通车的认定 545

第四节 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 547

一、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范围 547

二、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认定 549

第五节 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 554

一、多次抢劫 554

二、抢劫数额巨大 563

三、多次抢劫和抢劫数额巨大同时具备的处罚 569

第六节 抢劫致人重伤、死亡 571

一、抢劫致人重伤 571

二、抢劫致人死亡 571

第七节 冒充军警人员抢劫 571

一、军警人员的范围 571

二、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含义 572

三、冒充军人抢劫 573

四、冒充警察抢劫 578

第八节 持枪抢劫 584

一、枪支的范围 584

二、持枪抢劫的含义 584

三、持仿真抢、玩具枪进行抢劫的认定 587

四、持假枪抢劫与其他加重抢劫发生竞合的认定 589

五、持爆炸物抢劫的认定 591

六、对于持枪抢劫的预备行为,不能按照抢劫罪的加重情节认定 592

第九节 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 593

一、抢劫军用物资 593

二、抢劫抢险、救灾、救济物资 594

第二十章 抢劫罪比较研究 596

第一节 抢劫罪概述 596

一、外国刑法关于抢劫罪的定义 596

二、抢劫罪的存在地位 601

三、抢劫罪的归类 603

第二节 抢劫罪的主体和罪过 606

一、抢劫罪的主体 606

二、抢劫罪的主观方面 606

第三节 抢劫罪的手段 607

一、暴力 607

二、胁迫 611

三、要挟、药物麻痹、催眠术 613

四、绝大多数国家刑法都把抢劫罪的手段限定为暴力与胁迫 613

第四节 抢劫罪的行为和对象 614

一、抢劫罪的行为 614

二、抢劫罪的对象 615

第五节 抢劫罪的分类 616

一、从犯罪类型上分类 617

二、从法典规定上分类 618

第六节 俄罗斯、日本关于抢劫罪的既遂与未遂的争论 619

一、俄罗斯刑法关于抢劫罪的既遂与未遂 619

二、日本刑法中的强盗罪的未遂和既遂 619

第七节 抢劫罪的处罚 622

一、自由刑 622

二、生命刑 624

三、财产刑 626

四、资格刑 626

后记 627

再版后记 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