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7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左玉辉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040283327
  • 页数:559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本书编者为教学名师奖获得者。《环境学》(第一版)自出版以来受到读者的好评。《环境学》(第二版)在吸收近几十年来环境科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书在第一版的基础上,力图以揭示环境基本规律为主线,从人口与环境、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物理环境、生物环境、人居环境、景观环境以及可持续发展(拟增加“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与利用”、“产业环境”以及“能源”)等方面,多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地展示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环境学》(第二版)保持了第一版的风格,充分注意到取材的科学性和广泛性,并开辟了阅读材料栏目,其内容包括新闻摘录、科研前沿、背景信息、案例分析等,以利于读者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扩充视野,试图建立一个开放式的知识体系。此外本书还充分注意到环境类专业课程体系的整合与优化,强调探索环境规律之源,为后续课程奠定理论基础,并力图避免课程之间内容的简单重复。本书作为高等学校环境类专业的教材,也可供从事环境保护工作的科技人员参考。

第一篇 环境问题篇 3

第一章 水环境 3

第一节 水资源和水环境  3

一、地球上的水  3

二、水资源  9

三、水灾害  17

第二节 水污染  24

一、主要水污染物及其环境效应  25

二、水污染源  30

三、水污染的特征  33

第三节 水环境质量标准  37

一、水质基准与水质标准  38

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39

第四节 水污染控制  46

一、水污染的源头控制  46

二、污水的人工处理  49

三、尾水的处理处置与资源化  53

第二章 大气环境 58

第一节 大气环境概述  58

一、大气的成分  58

二、大气的分层  60

三、大气边界层主要特征  62

第二节 大气污染  64

一、大气污染源及主要污染物  64

二、几种典型的大气污染  65

三、大气污染的危害  74

四、空气质量  81

第三节 大气污染控制  89

一、清洁能源  89

二、绿色交通  95

三、末端治理  96

四、环境自净  97

第三章 土壤环境 100

第一节 土壤概述  100

一、土壤的组成  100

二、土壤的结构  102

三、土壤的形成  105

四、土壤的分类与分布规律  107

第二节 土壤环境概述  108

一、土壤环境的物理性质  108

二、土壤环境中的胶体物质  109

三、土壤酸度和土壤缓冲性  111

四、土壤氧化还原性  112

五、土壤环境中的矿化作用和腐殖化作用  113

第三节 土壤污染  114

一、土壤污染概述  114

二、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规律  116

三、土壤的自净  122

第四节 土壤环境标准和土壤污染防治  122

一、土壤环境标准  122

二、土壤污染防治  124

三、污水土地处理系统  126

第四章 固体废物 129

第一节 固体废物来源和分类  129

一、固体废物的定义  129

二、固体废物的来源  129

三、固体废物的分类  130

四、固体废物排放量  132

第二节 固体废物污染  133

一、固体废物污染  133

二、固体废物污染控制  137

三、固体废物管理  138

第三节 固体废物处理和处置  141

一、固体废物的收集与输送  141

二、固体废物的处理  145

三、固体废物最终处置  148

第四节 固体废物资源化与综合利用  149

一、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  149

二、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利用  152

三、其他固体废物综合利用  153

第五章 物理环境 155

第一节 声学环境  155

一、噪声概述  155

二、噪声来源  157

三、噪声危害  159

四、噪声控制  161

第二节 电磁辐射  164

一、电磁辐射的来源  165

二、电磁辐射的危害  165

三、电磁污染的控制  167

第三节 放射性污染  169

一、放射性污染的来源  169

二、放射性污染的危害和影响  171

三、放射性污染的分类  171

四、放射性污染的控制  172

第四节 光污染  175

一、光污染及其来源  175

二、光污染的危害  175

三、光污染的控制  177

第五节 热污染  177

一、热污染的类型  177

二、热污染的危害  179

三、热污染控制  180

第六章 生物环境 181

第一节 生物与环境  181

一、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181

二、环境中的生态因子  183

第二节 环境污染与生物  186

一、环境污染物的吸收和分布  188

二、环境污染物在分子水平上的危害  188

三、环境污染物在细胞水平上的危害  189

四、环境污染物在组织器官水平上的危害  190

五、环境污染物在个体水平上的危害  190

六、环境污染物在种群水平上的危害  192

七、环境污染物在群落和生态系统水平上的危害  193

第三节 生物安全  194

一、生物入侵  194

二、转基因技术的生物安全  197

三、生物多样性  199

第四节 环境生物技术  206

一、环境污染治理生物技术  207

二、环境监测生物技术  211

三、环境污染预防生物技术  212

第七章 全球变化 216

第一节 全球变化概述  216

一、全球变化的概念  216

二、全球变化的研究重点  218

三、全球变化的影响及后果  224

第二节 全球变化中的气候变化  228

一、近现代气候变化回顾及未来气候变化预测  228

二、工业革命后的全球环境变化  233

三、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方案  238

第二篇 环境学原理篇 245

第八章 环境多样性原理 245

第一节 多样性原理概述  245

一、生物多样性  245

二、文化多样性  245

三、环境多样性原理  247

第二节 自然环境多样性  248

一、物质多样性  249

二、生物多样性  251

三、环境过程多样性  251

四、环境形态多样性  256

第三节 人类需求和创造多样性  259

一、人类需求的多样性  259

二、人类创造的多样性  260

三、人类衣食住行的多样性  262

第四节 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多样性  267

一、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  267

二、人类与环境要素相互作用多样性  269

第九章 人与环境和谐原理 277

第一节 人与环境和谐原理概述  277

一、适应生存  277

二、环境安全  278

三、环境健康  278

四、环境舒适  278

五、环境欣赏  279

第二节 适应生存  279

一、生物生态适应  279

二、社会生态适应  281

第三节 环境安全  282

一、自然灾害与安全  282

二、环境灾害与安全  284

第四节 环境健康  289

一、原生环境问题与健康  289

二、环境污染与健康  290

第五节 环境舒适  293

一、城市环境舒适  293

二、农村环境舒适  298

第六节 环境欣赏  302

一、自然景观欣赏  302

二、人文景观欣赏  304

第十章 规律规则原理 309

第一节 规律规则原理概述  309

一、规律  309

二、规则  310

三、规律与规则  311

四、规律规则原理  312

第二节 环境基准与环境质量标准  312

一、环境基准  312

二、环境质量标准  316

第三节 环境技术规则  319

一、环境技术政策  319

二、环境标准  321

第四节 环境社会规则  333

一、环境伦理  333

二、环境法律  335

三、环境管理  337

第五节 环境经济规则  339

一、环境经济战略  339

二、环境经济政策  340

三、环境经济制度  342

第十一章 五律协同原理 345

第一节 五类现象与五类规律  345

一、自然现象、自然规律和自然科学  346

二、技术现象、技术规律和技术科学  358

三、经济现象、经济规律和经济科学  366

四、社会现象、社会规律和社会科学  373

五、环境现象、环境规律和环境科学  377

第二节 五律解析与五律协同  379

一、五律协同原理  379

二、五律解析系统分析方法  380

三、五律协同系统综合方法  381

第十二章 环境科学 382

第一节 环境科学的形成与发展  382

一、探索时期  382

二、形成时期  383

三、发展时期  383

四、中国的环境科学研究  384

五、环境科学的研究内容与方法论  385

第二节 环境科学学科体系  387

一、环境科学学科体系与环境规律体系  387

二、环境科学主要分支学科  388

第三篇 环境调控篇 395

第十三章 人口-环境调控 395

第一节 人口发展的五律解析  395

一、自然解析  395

二、技术解析  398

三、经济解析  400

四、社会解析  405

五、环境解析  407

六、小结  408

第二节 中国人口发展前瞻  409

一、中国人口发展情景分析——方案一  410

二、中国人口发展情景分析——方案二  413

三、中国人口前景潜在危机  416

第三节 中国人口-环境调控  417

一、人口-环境调控时机  417

二、人口-环境调控原则  418

第十四章 经济-环境调控 425

第一节 经济发展的五律解析  425

一、经济解析  425

二、自然解析  429

三、技术解析  432

四、社会解析  436

五、环境解析  441

第二节 中国经济发展五律解析——前景展望  442

一、中国经济发展态势展望  442

二、中国三次产业结构趋势前瞻  447

第三节 中国经济-环境调控  449

一、第二产业发展前瞻  449

二、第二产业-环境调控策略  455

第十五章 资源-环境调控 457

第一节 能源利用五律解析  457

一、化石能源  457

二、核能  464

三、水电  468

四、风能和太阳能  470

五、生物质能  472

第二节 土地利用五律解析  476

一、“四地”平衡基本概念  477

二、“四地”平衡五律解析  482

第三节 水资源-环境调控——大西线调水  490

一、自然解析  490

二、技术解析  492

第十六章 生态-环境调控 495

第一节 水环境调控的五律解析与五律协同  495

一、水环境演变五律解析  495

二、水污染控制基本思路——两种关系、两类地区、两个策略  504

三、两个策略的五律协同分析——以太湖为例  506

第二节 大气环境问题五律解析  511

一、煤烟型污染的五律解析  511

二、交通型污染的五律解析  513

三、酸沉降污染的五律解析  516

四、臭氧层破坏的五律解析  518

五、全球气候变暖的五律解析  521

第十七章 可持续发展与科学发展 525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  525

一、早期的反思——《寂静的春天》  525

二、一服清醒剂——《增长的极限》  526

三、全球的觉醒——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  527

四、可持续发展的提出——《我们共同的未来》  527

五、重要的里程碑——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  528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  532

一、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532

二、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534

三、可持续发展的支撑结构  537

四、可持续发展的实施途径  541

第三节 科学发展观  543

一、科学发展观的来源和定义  543

二、科学发展观的内容和意义  544

三、实施科学发展观的主题  544

四、五律协同与科学发展观  545

主要参考文献 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