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论 1
一、研究背景和思路 1
二、刑事审判程序 5
三、刑事审判程序与人权保障 18
第一章 刑事程序的性质和起点 24
第一节 国际人权法渊源 24
第二节 刑事程序的性质 26
第三节 刑事程序的起点 30
第四节 他国的经验 31
一、德国 31
二、美国 34
三、英国 36
第五节 中国的现状与未来 36
一、现状 36
二、未来 42
第二章 公正审判权与裁判机构 47
第一节 国际人权法渊源 47
一、联合国人权准则 47
二、区域性人权准则 48
第二节 依法设立的裁判机构 49
一、“裁判机构”的用语 49
二、“裁判所”的实质内涵 50
三、“法庭”应为“依法”设立 52
第三节 司法独立 52
一、司法独立的历史发展 53
二、司法独立的理论基础 54
三、国际人权准则的内涵 57
第四节 司法的无偏倚 59
一、司法无偏倚的理念 59
二、司法无偏倚的内涵 60
第五节 我国的裁判机构与司法独立、无偏倚 63
一、依法设立合格的法庭 63
二、司法独立 63
三、审判的无偏倚 74
第三章 公开审判权 77
第一节 国际人权法渊源 77
一、联合国人权准则 77
二、区域性人权准则 78
第二节 公开审判权的理念 79
一、公开审判权的历史渊源 79
二、审判公开的目的 80
三、公开审判权理论上的争议 83
第三节 公开审判权的内容 86
一、审理程序的公开 87
二、判决的公开宣告及对审判程序的报道 93
第四节 我国对公开审判权的贯彻 95
一、公开审判的法律保障 95
二、开庭地点 97
三、开庭审理的公告 97
四、公开审判的限制 98
第四章 无罪推定 104
第一节 国际人权法渊源 104
一、联合国人权准则 104
二、区域性人权准则 105
第二节 历史渊源及发展 105
一、大陆法渊源 106
二、英美法的渊源 108
第三节 无罪推定的理念 110
第四节 无罪推定的含义和内容 113
一、无罪推定的含义 113
二、无罪推定之内容 126
第五节 无罪推定原则在我国确立的概况 131
一、历史回顾 131
二、无罪推定原则在我国是否确立之争议 132
三、未来之改革 138
第五章 刑事辩护权 140
第一节 国际人权法渊源 140
一、联合国人权准则 140
二、区域性人权准则 142
第二节 刑事辩护权概述 143
一、刑事辩护的起源 143
二、刑事辩护和法律援助的理念 144
第三节 国际立法与实践经验 145
一、自行辩护 146
二、强制辩护与免费的法律援助 149
三、选择律师辩护 153
四、准备辩护的保障及有效辩护 154
第四节 我国对辩护权保护的现状及未来 158
一、享有辩护人帮助权 159
二、准备辩护权 162
第六章 迅速审判权 171
第一节 国际人权法渊源 171
一、联合国人权准则 171
二、区域性人权准则 173
第二节 他国的立法及实践比较 175
第三节 中国的现状与未来 178
一、现状 178
二、未来改革的方向 184
第七章 与证人对质权 187
第一节 国际人权法渊源 187
一、联合国人权准则 187
二、区域性人权准则 189
第二节 与证人对质权的渊源与理念 190
第三节 他国保障与证人对质权的立法与实践 191
第四节 中国的现状与未来 194
一、立法状况 194
二、司法实践状况 197
三、未来之改革方向 199
第八章 反对自我归罪的特权 201
第一节 国际人权法渊源 201
一、联合国人权准则 201
二、区域性人权准则 202
第二节 反对自我归罪特权概述 205
一、历史发展 205
二、理念 207
三、反对自我归罪特权的内涵 210
第三节 他国的立法及实践经验 213
第四节 中国在确立反对自我归罪特权方面的情形 217
一、立法状况 217
二、法律实践状况 220
三、法律改革的建议 221
第九章 上诉权 224
第一节 国际人权法渊源 224
一、联合国人权准则 224
二、区域性人权准则 229
第二节 他国的立法和实践 231
一、国家设立上诉制度的目的 232
二、有权上诉人的范围 232
三、上诉的理由 234
四、上诉权的限制 238
第三节 我国上诉制度的现状与未来 240
一、上诉审的目的与审级的设置 240
二、有权上诉的人 243
三、上诉审理的内容 244
四、上诉审理方式 245
第十章 一事不再理 248
第一节 国际人权法渊源 248
一、联合国人权准则 248
二、区域性人权准则 251
第二节 概述 253
一、一事不再理之表述 253
二、历史渊源 254
三、基本理念 255
第三节 他国的立法和实践 256
第四节 我国遵行“一事不再理”原则的现状与未来 258
一、立法理念上的误区 258
二、提起再审程序的主体 260
三、提起再审程序的理由 263
四、提起再审的期限 266
五、再审审理程序 266
第十一章 刑事错判赔偿权 270
第一节 国际人权法渊源 270
一、联合国人权准则 270
二、区域性人权准则 271
第二节 错判赔偿概述 271
一、词语的表述 271
二、“错判”的含义和内容 271
三、错判赔偿的理念 272
第三节 错判赔偿的前提条件 275
一、刑事定罪 275
二、终审裁决 276
三、定罪必须被推翻,或被定罪的人被赦免 277
四、新的或新发现的事实 278
五、被判刑人对未发现的事实没有责任 278
六、证明错判的存在 279
七、被定罪人受到刑罚之苦 279
第四节 错判赔偿实体内容之比较 280
一、错判赔偿的立法 280
二、错判赔偿的内容及程序 282
第五节 中国的错判赔偿的现状与未来 283
一、现状 283
二、未来 288
第十二章 少年案件审判中权利的特别保障 290
第一节 国际人权法渊源 290
一、有关用语 290
二、联合国人权准则 291
三、区域性人权准则 299
第二节 他国青少年审判制度之比较 300
一、立法之模式 300
二、刑事责任年龄及少年法庭的管辖 301
三、青少年案件的审判 302
第三节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审判 303
一、关于术语 303
二、立法现状 304
三、实体刑事责任年龄 305
四、诉讼程序 306
第十三章 被害人的权利 310
第一节 国际人权立法的演进 310
一、联合国人权准则 310
二、区域性人权准则 312
第二节 被害人权利保障的内容 314
一、被害人的定义 314
二、被害人权利的实体法保障 315
三、被害人权利的程序法保障 318
第三节 中国保护被害人权利的现状与未来 320
一、实体权利保障 320
二、程序权利保障 324
参考文献 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