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透射电子显微镜 1
第一节 透射电子显微镜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1
一、透射电子显微镜的结构〔1〕〔2〕〔3〕〔4〕 1
二、其他主要部件 4
第二节 透射电子显微镜的分辨率(鉴别力)〔1〕〔2〕〔5〕 7
一、衍射效应所规定的分辨率 7
二、由像差所决定的分辨率 7
三、分辨率的测定 9
第三节 透射电子显微镜的景深和焦长 10
一、景深 10
二、焦长 11
第二章 电子衍射 13
第一节 概述 13
第二节 衍射几何〔6〕 13
一、B ragg定律 13
二、Ewald图解 17
三、倒易点阵的基本概念〔7〕 18
四、电子衍射的基本公式〔2〕〔4〕 20
五、结构因数〔6〕 20
六、零阶倒易面〔2〕〔4〕〔5〕 24
七、偏离矢量 25
一、有效相机常数K′ 27
第三节 电子显微镜中的电子衍射 27
二、磁转角 28
三、选区衍射操作 29
第四节 单晶体电子衍射花样的标定〔2〕〔4〕〔8〕 30
一、单晶体电子衍射花样的标定程序 30
二、钢中典型组成相电子衍射花样的标定 33
第五节 复杂电子衍射花样 36
一、高阶劳厄花样 36
二、超点阵斑点 36
三、二次衍射斑点 36
第一节 衍射衬度的概念 38
第三章 透射电子显微图像分析原理 38
第二节 衍衬运动学〔4〕〔9〕〔10〕 39
一、基本假设 39
二、理想晶体的衍射强度 40
三、利用完整晶体衍射运动学基本方程计算薄晶体的衬度 42
四、非完整晶体的衍射强度 45
第三节 晶体缺陷的观察分析 46
一、层错〔9〕 46
二、位错〔1〕 48
三、第二相质点 50
一、板条马氏体〔11〕〔12〕〔13〕〔14〕〔15〕〔16〕〔17〕〔18〕〔19〕〔20〕〔21〕 52
第一节 马氏体的形态和亚结构 52
第四章 马氏体的电子显微分析 52
二、{259}型片状马氏体〔11〕〔22〕〔23〕 69
三、{225}型马氏体〔24〕 73
四、隐针马氏体的电子显微分析〔21〕〔25〕 76
五、关于马氏体形态和亚结构的小结 78
第二节 马氏体的惯习面 78
一、迹线分析原理〔1〕〔5〕〔6〕 79
二、板条马氏体惯习面的测定 79
第一节 贝氏体的电子显微分析 82
一、贝氏体的组织和亚结构〔25〕〔27〕〔28〕 82
第五章 贝氏体和珠光体的电子显微分析 82
二、贝氏体转变时惯习面的决定 85
三、贝氏体中的ε碳化物〔29〕 85
四、贝氏体中的三斜晶碳化物〔29〕 87
五、小结 91
第二节 珠光体的电子显微分析 93
一、珠光体的形态〔30〕 93
二、珠光体的解理面〔31〕 93
第六章 马氏体相变的透射电子显微分析 96
第一节 奥氏体向马氏体转变时位向关系的验证 96
第二节 相变过程中马氏体和奥氏体含碳量的测定 99
一、利用透射电子显微术测定铁素体—马氏体复相钢中马氏体晶体内的实际含碳量〔32〕 99
二、板条马氏体间残余奥氏体薄膜的含碳量测定 100
第三节 低温马氏体相的电子衍射分析〔33〕〔34〕〔35〕 101
第七章 形变诱发马氏体相变的电子显微分析 108
第一节 形变诱发马氏体的形核〔36〕〔37〕 108
第二节 形变量和应变速率对诱发马氏体相变过程的影响〔38〕 109
一、低应变速率形变时形变量对奥氏体向马氏体转变过程的影响 109
二、高应变速率形变时形变量对奥氏体向马氏体转变过程的影响 111
三、马氏体的形核和成长机制 111
第三节 结构钢中形变诱发马氏体相变的透射电子显微分析 114
一、复相钢〔39〕 114
二、高强度钢〔40〕〔41〕 118
第一节 马氏体中碳原子集群的形貌分析〔42〕〔43〕 120
第八章 马氏体的回火转变 120
第二节 马氏体在60~80℃及低、中、高温回火时发生的转变〔44〕〔45〕 122
一、碳原子的长程有序排列 122
二、调幅结构的形成 125
三、低温回火阶段 128
四、中温回火阶段 129
五、高温回火阶段 130
第三节 钢铁材料中碳化物转变的透射电子显微分析〔46〕 131
[附录一]衍射斑点标定表 136
[附录二]标准电子衍射花样 156
参考文献 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