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架构篇 2
第一章 课程评鉴 2
第一节 评鉴在教育上的发展与概念 2
第二节 课程评鉴的意涵 7
第三节 课程评鉴典范发展初探 11
第四节“学校本位”的课程评鉴 26
第二章 学校本位课程发展 28
第一节 学校本位课程发展的意涵 28
第二节 学校本位课程发展历程与思维 31
第三节 学校本位课程发展实施经验与评估分析 37
第四节 台湾省学校本位课程发展现况与问题探究 39
第五节 学校本位课程发展的“评鉴” 41
第三章 学校本位评鉴 42
第一节 学校本位评鉴的意义 42
第二节 学校本位评鉴的内涵 45
第三节 学校本位评鉴的实施方案 48
第四节 学校本位评鉴实施的评析 52
第五节 “课程”的学校本位评鉴 57
概念分析篇 59
第四章 课程评鉴者的角色差异与互补机制 59
第一节 课程评鉴者的专业化角色 59
第二节 课程评鉴者内外部角色的相对性概念 62
第三节 课程评鉴者内外部角色的优劣势分析 67
第四节 课程内外部评鉴的分与合:问题与思考 71
第五节 课程评鉴者角色的最大公约数:专业学习与内外对话 75
第六节 课程评鉴的第三种角色:专业转化者评析 80
第五章 学校本位课程评鉴的基本概念 84
第一节 内外部课程评鉴间的最佳平衡点:学校本位 84
第二节 学校本位课程评鉴的意义 87
第三节 学校本位课程评鉴的功能 91
第四节 学校本位课程评鉴的重要内涵 94
第五节 学校本位课程评鉴的定位 99
第六章 英美两地学校本位课程评鉴经验 101
第一节 英格兰:透过合作改进学校的学校本位课程评鉴 101
第二节 旧金山:评鉴者与教师合作改进学校案例 106
第三节 英美两地学校本位课程评鉴方案比较 108
理念探究篇 115
第七章 教师即课程评鉴者 115
第一节 教师作为课程评鉴者的缘由 116
第二节 以行动研究作为教师从事课程评鉴的起点 121
第三节 教师即课程评鉴者的实践程序 123
第四节 重构更新的终极理想 128
第五节 落实“教师即课程评鉴者”之可行途径 131
第八章 赋权增能的核心机制 135
第一节 赋权增能在学校本位课程评鉴上的意涵 135
第二节 赋权增能所彰显的学校本位课程评鉴精神 143
第三节 赋权增能对学校本位课程评鉴的启示 152
第九章 螺旋式的课程精炼过程 155
第一节 课程评鉴在学校本位中需不断精炼的缘由 156
第二节 学校本位课程评鉴如影随形的精炼角色 160
第三节 学校本位课程评鉴螺旋式精炼过程 168
第十章 自我创生的学习型组织 174
第一节 自我创生组织在学校本位课程评鉴上的重要意涵 175
第二节 课程评鉴促发自我创生学习型组织的基本条件 177
第三节 学校以课程评鉴迈向自我创生学习型组织的可能作为 180
第四节 超越课程范畴—迈向自我创生的学习型组织 183
实践与反省篇 186
第十一章 台湾省课程评鉴发展的回顾与前瞻 186
第一节 国家控制的课程改革与评鉴:1995年以前 187
第二节 教科书开放后的课程改革与评鉴:1996-2000年 194
第三节 以学校与教师为主体的课程评鉴概念启发:2001年以后 196
第四节 台湾省课程评鉴的重要发展趋势 199
第五节 台湾省课程评鉴的主要问题 201
第六节 台湾省课程评鉴可能的努力方向 204
第十二章 学校本位课程评鉴在杨明的实践历程 209
第一节 接触课程评鉴前的杨明 210
第二节 课程评鉴在杨明的实施历程 216
第三节 扎根与校际合作 225
第十三章 课程评鉴前:酝酿与准备 227
第一节 对评鉴的原始想法 227
第二节 基本训练后对评鉴的感知 229
第三节 对课程评鉴的期待 231
第四节 课程评鉴实施的可能困难 233
第十四章 合作评鉴的后设思维:从指标与工具的研拟到实际评鉴 236
第一节 课程评鉴指标拟订与诠释过程的反省与心得 237
第二节 课程评鉴工具编拟的回馈与感想 243
第三节 实际课程评鉴过程的感受与想法 250
第十五章 课程评鉴之后:更新与再出发 256
第一节 对课程评鉴概念的更新 256
第二节 从实践中获得专业与自信 258
第三节 学校课程评鉴实施可能面临的问题 260
第四节 反省沉淀再出发:课程评鉴如何在杨明生根 264
召唤篇 270
第十六章 学校本位课程评鉴发展的可能性 270
第一节 理念与实践对话后的重要论点 270
第二节 学校如何建构课程评鉴机制 273
第三节 教育行政机关如何导引课程评鉴氛围 276
第四节 课程评鉴研究的未来 277
第十七章 学校本位课程评鉴的出路:教师专业自觉与成长 279
第一节 课程评鉴的另一个“内”与“外” 279
第二节 当“人”的价值与潜力被认真对待时:另一种“相处” 280
第三节 教师如何看待自我:形塑“艺术品”的过程 281
第四节 课程评鉴的三个境界:“见课程评鉴仍是课程评鉴” 282
第五节 分享与邀请 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