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器系统可靠性工程手册》PDF下载

  • 购买积分:15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松等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市:国防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2
  • ISBN:711800877X
  • 页数:485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名词术语汇集和缩写 1

1.1 名词术语汇集 1

1.1.1 基本概念 1

1.1.2 失效概念 1

1.1.3 维修 1

1.1.4 时间概念 1

1.1.9 设计 2

1.1.8 试验 2

1.1.7 可用性特征量 2

1.1.6 维修性特征量 2

1.1.5 可靠性特征量 2

1.1.10 失效物理 3

1.1.11 可靠性计划 3

1.1.12 数据 3

1.2 缩写汇集 3

1.3 通用符号 4

参考文献 5

2.2 武器系统的可靠性定量要求 6

2.1 引言 6

第二章 可靠性管理 6

2.2.1 武器系统的作战使命 7

2.2.2 武器系统的任务剖面 7

2.2.3 环境条件 8

2.2.4 武器系统的可靠性指标 8

2.2.5 维修性指标 12

2.3 可靠性工作计划 13

2.3.1 可靠性工作项目 13

2.3.2 可靠性计划费用 14

2.3.3 计划审批和实施过程监控 15

2.3.4 可靠性工作准则 15

2.4 可靠性工作的组织机构 16

2.4.1 组织机构的形式 16

2.4.2 可靠性组织机构的职能 16

2.5 可靠性设计评审 17

2.5.1 引言 17

2.5.2 可靠性设计评审实施方法 18

2.6.1 故障分类 21

2.6 故障报告、分析及纠正措施系统 21

2.6.2 故障报告 22

2.6.3 故障分析 22

2.6.4 故障纠正 22

2.7 生产阶段的可靠性管理 23

2.7.1 生产阶段的可靠性分析 23

2.7.2 生产阶段可靠性和维修性管理工作项目 25

2.8 使用阶段的可靠性和维修性管理 26

2.8.1 使用中可靠性下降的分析 26

2.8.2 使用中的可靠性管理工作 27

2.9 可靠性和维修性经费 28

2.9.1 可用度在LCC权衡中的意义 28

2.9.2 武器系统的费用结构 29

2.9.3 可靠性和维修性经费 32

2.9.4 可用度和LCC权衡 34

2.10 可靠性文件 35

2.10.1 可靠性文件的种类 35

2.10.2 可靠性文件的管理 36

参考文献 37

3.1 环境条件 38

3.1.1 寿命期环境剖面 38

第三章 环境 38

3.1.2 陆上环境 39

3.1.3 海上环境 42

3.1.4 空中环境 45

3.2.1 贮存和运输 48

3.2.2 导弹发射 48

3.2 武器系统各类环境分析 48

3.2.3 导弹飞行 50

3.2.4 导弹制导 50

3.3 环境防护设计 51

3.3.1 防热设计 51

3.3.2 防冲击、振动设计 55

3.3.3 化学防护设计 57

3.3.4 电磁兼容设计 58

3.3.5 抗核辐射设计 72

3.4.1 环境因子定义 76

3.4 环境因子 76

3.4.2 求环境因子的方法 77

参考文献 79

第四章 可靠性模型的建立 80

4.1 引言 80

4.2 基本可靠性模型的建立 80

4.3 任务可靠性模型的建立 81

4.3.1 概率计算基本规则 81

4.3.2 串联系统概率法建模 81

4.3.3 并联系统概率法建模 83

4.3.4 不计维修的串并联复合系统方框图 84

4.3.5 储备冗余系统概率法建模 84

4.3.6 表决系统概率法建模 85

4.3.7 可修串联系统方框图及状态转移矩阵 86

4.3.8 可修并联系统方框图及状态转移矩阵 86

4.3.9 混合的串-并联系统概率法建模 87

4.3.10 串并联复合可修系统 88

4.4 布尔真值表法建模 89

4.5 逻辑图法建模 91

4.6 最小路(割)集法建模 93

4.7 蒙特卡罗模拟法建模 94

4.8 可用度模型的建立 96

4.8.1 单个可修系统可用度模型 96

4.8.2 可修串联系统可用度模型 98

4.8.3 可修并联系统可用度模型 99

参考文献 101

5.2.1 引言 102

6.2 可靠性分配 102

5.1 概述 102

第五章 可靠性分配和预计 102

5.2.2 等分配法 103

5.2.3 AGREE分配法 103

5.2.4 按比例分配法 104

5.2 5 加权分配法 106

5.2.6 最优化分配法 109

5.3 可靠性预计 114

5.3.1 引言 114

5.3.3 可靠性预计的方法 115

5.3.2 可靠性预计的数学模型 115

5.4.1 规定产品的有关定义 122

5.4.2 规定工作条件和维修条件 122

5.4.3 绘制可靠性方框图 122

5.4 可靠性分配和预计的程序 122

5.4.4 建立数学模型 123

5.4.5 编制器件目录 123

5.4.6 进行可靠性分配 123

5.4.7 进行可靠性预计 124

5.4.8 进行可靠性的再分配 124

5.5 可靠性分配和预计的注意事项 125

5.5.1 可靠性分配注意事项 125

5.5.2 可靠性预计注意事项 125

参考文献 126

6.1.1 引言 127

6.1.2 可靠性工程设计的基本内容 127

6.1.3 可靠性设计程序流程 127

6.1 可靠性工程设计的基本内容和程序 127

第六章 可靠性工程设计 127

6.2 系统可靠性设计 130

6.2.1 引言 130

6.2.2 系统可靠性与维修性指标的论证 130

6.2.3 性能与可靠性指标间的相互关系 130

6.2.4 系统的简化设计 131

6.2.5 系统的冗余设计 131

6.3.1 引言 136

6.3 电路和结构可靠性设计 136

6.3.2 元器件的选择和控制 137

6.3.3 降额设计 144

6.3.4 可靠的电路设计 149

6.3.5 人-机匹配设计 153

6.3.6 安全性设计 158

6.3 7 维修性设计 165

6.4 可靠性分析 172

6.4.1 引言 172

6.4.2 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FMEA) 174

6.4.3 失效树分析(FTA) 178

6.4.4 潜在通路分析(SCA) 185

参考文献 188

第七章 可靠性试验 189

7.1 概述 189

7.1.1 可靠性试验的目的 189

7.1.2 可靠性试验方法的分类 189

7.1.3 可靠性试验计划 190

7.2.1 引言 192

7.2 加速寿命试验 192

7.2.2 加速寿命试验运用的条件 193

7.2.3 加速寿命试验的理论基础——失效物理模型 193

7.2.4 加速系数 195

7.2.5 恒定应力加速寿命试验 196

7.2.6 进行加速寿命试验时应考虑的几个问题 205

7.2.7 步进应力加速寿命试验 208

7.3 可靠性筛选 211

7.3.1 引言 211

7.3.2 常用筛选方法介绍 214

7.3.3 其它几种筛选方法介绍 221

7.3.4 PDA控制 223

7.3.5 高效环境应力筛选方法 224

7.4 环境试验 231

7.4.1 环境试验的顺序 231

7.4.2 环境试验的条件 232

7.4.3 对试验设备的要求 244

7.5.1 引言 246

7.5.2 几种可靠性验证试验方案 247

7.5 可靠性验证试验 248

7.5.3 可靠性验证试验方案的选择 263

7.5.4 试验前应具备的条件 263

7.5.5 试验应力设计 265

7.5.6 举例 268

7.5.7 现场试验的条件与要求 269

7.5.8 合格与否的判决和处理 270

7.6 延寿试验 270

7.6.1 引言 270

7.6.2 确定和延长产品寿命的途径和方法 271

7.6.3 延寿试验实例 275

7.6.4 延寿措施 278

参考文献 279

第八章 武器系统的可靠性评定 280

8.1 分布拟合检验 280

8.1.1 常用的分布类型 280

8.1.2 分布拟合检验的基本思想和步骤 283

8.1.3 x2检验 283

8.1.4 K-S检验(D检验) 285

8.1.5 W检验 287

8.2 最小割集 288

8.2.1 割集与最小割集的概念 288

8.2.2 求最小割集的方法 289

8.3 可靠性评定 294

8.3.1 成败型物理意义和适用范围 294

8.3.2 成败型定义及分布模型 294

8.3.4 成败型经典法区间估计 295

8.3.3 成败型点估计 295

8.3.5 成败型贝叶斯(Bayes)法区间估计 298

8.3.6 成败型L-M法 301

8.3.7 成败型序贯压缩法(SR法) 302

8.3.8 成败型CMSR法 302

8.8.9 成败型蒙特-卡罗(Monte-Carlo)模拟法 303

8.3.10 指数型物理意义 305

8.3.11 指数型分布 305

8.3.12 指数型点估计 306

8.3.13 指数型经典法区间估计 307

8.3.14 指数型贝叶斯法区间估计 309

8.3.15 正态型物理意义 311

8.3.16 正态型分布 311

8.3.17 正态型分布性能可靠性计算 312

8.3.18 正态型串联或并联综合评估公式 313

8.3.19 结构可靠性 313

8.3 20 火工品可靠性评估 320

8.3.21 对数正态型 322

8.3.22 综合型 323

8.3.23 系统可用性评估 326

8.4 备份数的确定和使用原则 333

8.4.1 方法一 333

8.4.2 方法二 333

8.4.3 方法三 334

参考文献 335

第九章 可靠性增长管理与试验 336

9.1 概述 336

9.2.1 可靠性增长管理模型 338

9.2 可靠性增长管理 338

9.2.2 可靠性增长曲线 339

9.2.3 可靠性增长的跟踪 344

9.2.4 趋势分析 346

9.2.5 数据处理 347

9.3 可靠性增长试验 353

9.3.1 增长模型的选定 353

9.3.2 可靠性增长试验前应该完成的工作 354

9.3.3 试验参数的选择和设计 355

9.3.5 试验基本类型与改进方式 356

9.3.4 增长试验时间的估算 356

9.3.6 可靠性增长试验的分析方法 357

9.4 AMSAA模型 360

参考文献 362

第十章 贮存试验 363

10.1 引言 363

10.1.1 试验范围 363

10.1.2 试验样品选取 363

10.1.3 贮存试验环境管理和检测要求 364

10.2 贮存试验设计 364

10.2.1 贮存试验设计的依据 364

10.2.2 贮存试验设计步骤 365

10.3 贮存试验结果评定 368

10.3.1 贮存可用度A(t) 368

10.3.2 计算实例 372

参考文献 376

11.1.2 软件生存期 377

11.1.1 软件 377

第十一章 软件可靠性 377

11.1 软件可靠性概念 377

11.1.3 软件错误及其产生的原因 378

11.1.4 软件故障 379

11.1.5 软件错误分类 379

11.1.6 软件可靠性定义 381

11.1.7 软件可靠性与硬件可靠性的异同 381

11.2 提高软件可靠性的方法 382

11.2.1 可靠软件的设计原理 382

11.1.8 武器系统中的软件与软件可靠性 382

11.2.2 软件设计和实现 384

11.2.3 软件测试 385

11.2.4 软件可靠性方法和技术汇总 387

11.3 软件可靠性模型 388

11.3.1 面向时间的可靠性模型 388

11.3.2 面向错误数与数据的可靠性模型 393

11.3.3 模型的应用及评定过程 403

11.4 软件可靠性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406

11.5.1 软件可靠性在系统中的考虑 408

11.5 软件可靠性管理 408

11.5.2 管理工作中的主要内容 409

11.5.3 可靠软件的研制过程 413

11.6 软件可靠性研究的现状和趋势 413

参考文献 415

第十二章 数据系统 416

12.1 引言 416

12.2 数据收集和数据库的建立 416

12.2.1 数据收集 416

12.2.2 数据库的建立 422

12.3 数据处理 423

12.3.1 数据的检查、修约及剔除 424

12.3.2 数据整理 426

12.4 数据管理 443

12.4.1 数据管理的目的和作用 443

12.4.2 数据管理的任务 443

12.4.3 数据管理的方法和手段 444

参考文献 446

附录 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