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社会心理修辞学的建构 1
第一节 修辞的接缘性特点 1
第二节 社会心理修辞学的学科性质 3
第三节 社会心理修辞学的研究对象 7
第四节 社会心理修辞学的理论基础 12
第五节 社会心理修辞学的研究方法 16
第二章 塔布心理对修辞的影响 18
第一节 “塔布”语言的社会心理解读 18
第二节 因“不许说”而产生了避讳 24
第三节 因“不愿说”而产生婉曲 28
第四节 语言禁忌的社会心理诱因 31
第五节 婉曲批评的方法与原则 34
第三章 话语的社会心理基础 39
第一节 话语交际是人的心理需求 39
第二节 话语的PAC分析 41
第三节 话语交际的社会心理效应 42
第一节 称呼 47
第四章 话语的社会、文化、心理透视 47
第二节 寒暄 51
第三节 客套 52
第四节 对答 54
第五节 交谈 56
第六节 推销 60
第五章 劝说理论与技巧 66
第一节 态度及其相关的五个问题 66
第二节 影响劝说效果的四种因素 69
第三节 劝说的技巧 73
第六章 话语与人际认知 79
第一节 人际认知的话语途径 79
第二节 话语认知的主要内容 84
第三节 话语认知的因素和特点 89
第七章 话语与性差心理 92
第一节 语音差异 92
第二节 用语差异 94
第三节 交谈差异 96
第四节 影响语言性差交际的因素 98
第一节 修辞的模仿心理 100
第八章 修辞中的模仿心理与暗示心理 100
第二节 修辞的暗示心理 104
第九章 谣言与谎言的社会心理 110
第一节 谣言心理 110
第二节 谎言心理 113
第十章 接受修辞学 117
第一节 修辞是对言语的调适 117
第三节 调适者是修辞活动的主体 118
第二节 修辞文本是言语调适的产物 118
第四节 接受反应是言语调适的尺度 119
第五节 修辞文本在修辞情境中的形成和接受 120
第六节 接受反应过程中的审美心理 121
第七节 “调适—接受”的修辞理论模式 123
第十一章 语境对话语的影响 124
第一节 表达者诸因素对话语的影响 124
第二节 接受者诸因素对话语的影响 130
第三节 客观语境对话语的影响 131
第四节 语境中的说话策略 133
第五节 语境中的听话策略 134
第十二章 话语的适度原则 138
第一节 汉语工具层面上的度范畴 138
第二节 话语层面上的度范畴 142
第三节 汉语使用者层面上的度范畴 146
第四节 语境制约与度范畴的把握 147
第一节 语言障碍 152
第十三章 话语的四大障碍 152
第二节 言语障碍 153
第三节 文化障碍 155
第四节 心理障碍 159
第十四章 语病学的重建 161
第一节 语病学的研究对象 161
第二节 语病学的理论方法 164
第三节 语病的若干界限 167
第四节 语病学建构的意义 168
附录 本书作者以前的有关研究成果 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