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医学新概念》PDF下载

  • 购买积分:1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江开达主编
  • 出 版 社: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0
  • ISBN:7562705666
  • 页数:236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精神疾病分类进展 1

第一节 ICD系统 1

第二节 DSM系统 5

第二章 精神疾病的流行病学 10

第一节 概论 10

第二节 发展条件及方法学的若干概念 12

第三节 主要研究类型及适用范围 16

第四节 国际上几项精神疾病流行病学研究简介 17

第三章 精神疾病的分子遗传学研究 22

第一节 分子遗传学研究概述 22

第二节 阿茨海默病 25

第三节 精神分裂症 33

第四节 情感障碍 43

第五节 强迫症 47

第六节 惊恐障碍 49

第七节 儿童多动症及其相关疾病 51

第四章 脑影像学技术在精神科的临床应用 58

第一节 阿茨海默病 58

第二节 精神分裂症 62

第三节 情感障碍 64

第四节 儿童多动症 67

第五节 强迫症 68

第五章 精神疾病的脑诱发电位研究 71

第一节 机制及应用原理 71

第二节 分类及研究方法 73

第三节 特征及影响因素 76

第四节 精神疾病脑诱发电位的改变 77

第二节 分子遗传学 85

第六章 阿茨海默病的病因研究 85

第一节 流行病学研究 85

第三节 神经生化学 87

第四节 神经生理学 89

第五节 神经病理学 90

第六节 脑影像学 92

第七节 神经心理学 92

第七章 精神分裂症的生物学研究进展 95

第一节 概论 95

第二节 遗传学研究 95

第三节 脑结构和脑成像研究 97

第四节 生物学标志 98

第五节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99

第一节 遗传因素 101

第八章 情感障碍病因学研究进展 101

第二节 心理社会因素 103

第三节 生化假说 103

第四节 第二信使平衡失调假说 105

第五节 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 105

第六节 神经电生理研究 106

第七节 神经影像学 107

第九章 分裂情感性精神病 110

第一节 概论 110

第二节 流行病学 111

第三节 病因与发病机制 112

第四节 临床特征 113

第五节 诊断标准 114

第七节 治疗 115

第六节 预后 115

第十章 神经症性障碍 118

第一节 概论 118

第二节 恐怖性焦虑障碍 119

第三节 焦虑性神经症 121

第四节 强迫性障碍 124

第五节 抑郁性神经症 126

第六节 分离(转换)性障碍 128

第七节 躯体形式障碍 130

第八节 神经衰弱 134

第十一章 儿童情绪障碍 138

第一节 焦虑症 138

第二节 儿童分离性焦虑 141

第三节 学校恐怖症 144

第四节 儿童恐怖症 145

第五节 儿童忧郁症 147

第十二章 抗精神病药的新进展 149

第一节 概论 149

第二节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 149

第三节 理想抗精神病药 151

第四节 抗精神病药物疗效研究 152

第五节 关于抗精神病药物的安全及不良反应问题 154

第六节 关于长期服药预防复发以及长效的问题 156

第七节 关于抗精神病药优质廉价的问题 156

第八节 关于一线药物和所谓的“治疗指南” 157

第十三章 抑郁症的治疗 158

第一节 概论 158

第二节 药物治疗 158

第三节 抑郁症的心理治疗 165

第四节 其他治疗 175

第十四章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的临床药理学 177

第一节 抗抑郁药物发展简介 177

第二节 SSRIs与传统抗抑郁药的区别 178

第三节 SSRIs的相同特征 180

第四节 各种SSRIs的药物动力学差异及其临床意义 182

第五节 药物相互作用 188

第十五章 益智药应用的发展 192

第一节 概论 192

第二节 益智药的治疗意义 192

第三节 益智药的疗效评定 193

第四节 益智药的分类 194

第五节 AD药物治疗的今后动态 202

第六节 益智药的临床应用 203

第一节 概论 205

第十六章 精神药物应用的规范性程序 205

第二节 精神分裂症的规范性药物应用程序 206

第三节 抑郁障碍的规范性药物应用程序 213

第四节 躁狂症的规范性药物应用程序 217

第十七章 精神分裂症的复发和预防 218

第一节 概论 218

第二节 早期症状 218

第三节 相关因素 219

第四节 预防 223

第十八章 康复精神医学的现状和进展 227

第一节 概论 227

第二节 精神病的医院康复 228

第三节 精神病的社区康复 232

第四节 心理社会干预 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