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修性及其设计技术》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童时中,童和钦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506638851
  • 页数:318 页
图书介绍:本书综合和集成了有关维修性工程,软、硬件设计,标准化和模块化,人机工程,以及相关方面的知识和新技术,对维修性管理,维修性的设计方法与技术途径进行了全面、详细的论述。具有内容新颖、材料丰富、可操作性强、应用广泛、读者面广的特点,适合设计师、维修人员、营销人员、管理人员等阅读以获得实用的有关维修性的全面知识。

1.1维修、维修性和维修性活动 1

1.1.1维修和维修性 1

第1章 维修性概论 1

1.1.2维修类型和分级 2

1.1.3维修作业的构成 3

1.1.4维修性活动 3

1.1.5维修性工作的监督与控制 4

1.2维修性要求 4

1.2.1维修性特征量要求 4

1.2.2限制 4

1.2.3维修性大纲要求 5

1.2.4维修保障计划的实施 5

1.3维修性大纲 5

1.3.1 维修性大纲的目的和性质 5

1.3.2维修性大纲的要点 5

1.4维修性检验与验证 7

1.4.1概述 7

1.3.3承包方与用户间的关系 7

1.4.2定性的检验程序 9

1.4.3定量的检验程序 10

1.4.4验证方法 10

1.5维修性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11

1.5.1数据来源 11

1.5.2分析程序 11

1.5.3数据表示 11

1.6.2维修性设计的目标和任务 12

1.6维修性设计 12

1.6.1维修性设计的质量特征 12

1.6.3维修性设计的基本要求和依据 13

第2章 系统维修性设计与分析 13

2.1设计过程中的维修性研究 14

2.1.1概述 14

2.1.2维修性分析 14

2.1.3综合权衡研究 15

第7章 模块化设计 16

7.1模块化原理 16

2.1.4维修性设计保障 16

2.2维修性建模 17

2.2.1 建模的目的和模型的种类 17

2.2.2维修性物理模型 17

2.3.1 概述 18

2.3.2维修性分配需考虑的问题 18

2.3维修性分配 18

2.3.3维修性分配的步骤 19

2.4维修性预计 19

2.4.1概述 19

2.4.3维修时间分析 20

2.5 失效模式及效应分析(FMEA) 20

2.5.1 FMEA的作用 20

2.4.2维修性预计所需的信息 20

2.5.2 进行FMEA的步骤 21

2.6维修性评审 21

2.6.1 维修性设计准则及核查表 21

2.6.2设计评审中的维修性考虑 22

2.6.3维修用核查表及评分 23

2.7.1减少维修时间 24

2.7维修性设计的一般准则 24

2.7.3降低对维修人员技能的要求 24

2.7.2降低维修的复杂程度 24

2.7.5便于维修工具的使用 25

2.7.6减少维修费用 25

2.8维修性人机工程设计原则 25

2.7.4减少维修差错 25

2.8.1 维修中的人机工程一般要求 26

2.8.2工作空间和工作设备设计原则 26

2.8.3工作环境设计原则 27

2.9.1 需求分析 28

2.9维修性设计步骤 28

2.8.4工作过程设计原则 28

2.9.2维修性设计分配 29

2.9.3维修性设计方案 29

2.9.4维修性设计评审 30

2.9.5设计和运行的反馈以及修正 30

第3章 可达性设计 31

3.1概述 31

3.1.1可达性的概念 31

3.1.2可达性设计应考虑的因素 31

3.1.3可达性设计原则 32

3.2按人体尺寸设计 32

3.2.1 中国成年人人体尺寸 32

3.2.2人体尺寸分析及应用时需考虑的因素 34

3.2.4人体尺寸百分位数的运用原则 35

3.2.3使用者群体对工程(产品)尺寸的满足度 35

3.2.5人体尺寸修正量及功能尺寸的确定 37

3.3维修中的视觉可达性 39

3.3.1视觉信号的感知 39

3.3.2视觉信号的位置要求 40

3.3.3显示器的选用原则 40

3.3.4信号的视觉功效 42

3.4安装和维修场所的可达性 45

3.4.1 人体作业空间 45

3.4.2机器维修间距 48

3.4.3通道 49

3.4.4两级平面间的通道 50

3.5.1 外部可达性的影响因素 52

3.5设备和设施的外部可达性 52

3.5.2维修孔口的设置 53

3.5.3维修孔口设计 54

3.6设备和设施的内部可达性 56

3.6.1 影响内部可达性的主要因素 56

3.6.2零部件布局的一般原则 57

3.6.3零部件布置应考虑的问题 57

4.1.3易于维修的结构形式 59

4.1.2 便于控制的操纵系统 59

4.1 基本要求 59

4.1.1 符合人的生理特点 59

第4章 可操作性设计 59

4.2简化设计 60

4.2.1 简化或合并功能 60

4.2.2减少元器件、零部件的品种与数量 61

4.2.3产品与其维修工作协调设计 61

4.3人的体力和维修件的质量 62

4.3.1 提举时的维修件质量限值 62

4.3.2手的施力 63

4.3.3把手和手握区 64

4.4手动操纵系统 66

4.4.1 手可及范围和操作区 66

4.4.2手动操纵机构操作方向的标记 66

4.4.3操纵器布局的原则 67

4.4.4 手动操纵器的尺寸和操纵力 68

4.4.5控制—显示的相应性 69

4.5便于维修的组装方式 72

4.5.1 便于手工组装的设计准则 72

4.5.2整机的组装结构 72

4.5.3转动式连接结构 74

4.5.4移动式结构 75

4.5.5定位、限位机构 75

4.5.6 电子设备的某些有助于组装的结构 76

4.6快卸、快锁机构 78

4.6.1 快锁对维修的意义和技术要求 78

4.6.2快锁机构的构成 78

4.6.3快锁机构的类型 79

4.6.4典型快锁机构示例 81

4.6.5快锁机构设计方法 84

第5章 防差错设计 87

5.1人的失误及其影响 87

5.1.1 人的失误及人的可靠性 87

5.1.2影响人的失误的因素 87

5.1.3信息处理过程中的人的失误 88

5.1.4执行任务过程中的人的失误 89

5.1.5防维修差错的基本思路 90

5.1.6防差错的设计的一般要求 90

5.2防组装差错设计 91

5.2.1 防组装差错要求 91

5.2.2防组装差错设计的一般原则 91

5.2.3电子设备互连结构的防差错设计 92

5.3防操作差错设计 93

5.3.2控制器偶发启动的防止(误操作防止结构) 93

5.3.1防操作错误措施 93

5.4防差错标志设计 94

5.4.1 标志的类型及其功能 94

5.4.2标志的一般要求 94

5.3.3联锁技术 94

5.4.3标志的内容要求 95

5.4.4标志的方向和位置要求 96

5.4.5标志的视认度要求 97

5.4.6标志的标记方法 97

5.5显示器和控制器的编组与编码技术 98

5.5.1概述 98

5.5.3视觉信号的编码 99

5.5.2显示器和控制器布局的编组技术 99

5.5.4听觉信号的编码 101

5.5.5控制器(包括触觉信号)的编码 101

5.6人机系统设计的容错技术 102

5.6.1冗余技术 102

5.6.2反馈技术 103

5.6.3自动保护技术 104

5.6.4差错提示技术 105

第6章 标准化设计 106

6.1标准化及其对维修的价值 106

6.1.1 标准化的目的、对象、内容和功能 106

6.1.3标准化的主要形式 107

6.1.2标准化的基本方法 107

6.1.4标准化对维修的意义 108

6.2.1 充分利用已有的标准化成果和资源 109

6.2标准化设计的基本方法与要求 109

6.2.2全面实施系列化、通用化设计 110

6.2.3标准件的选用原则 110

6.3 电子设备的模数网格化设计 111

6.3.1模数和网格 111

6.3.2 网格化设计 111

6.3.3坐标化装配图 112

6.4标准化设计的实施要点 113

6.4.1 建立企业的标准和规范体系 113

6.4.2建立以标准化为基础的企业技术平台 114

6.4.3强化标准化管理 114

7.1.1概述 116

7.1.2模块及其分类 116

7.1.3模块化 117

7.2模块化设计特点及其对维修的意义 118

7.2.1模块化设计特点 118

7.2.2模块化产品开发模式 120

7.2.3模块化对维修的价值 120

7.3模块化设计方法 121

7.3.1 系统分解技法 121

7.3.2模块化系统概念设计(产品族宏模型设计) 122

7.3.3模块系列设计 123

7.3.4模块化产品设计 124

7.4模块化设计实例分析 126

7.4.1模块化的机械产品 126

7.4.2模块化的电子设备结构 126

7.5模块化的实施要点 127

7.5.1 目标分析 128

7.5.2模块化过程中的宏观指导与协调 128

7.5.3模块化的技术和产销管理 128

8.1.2测试诊断设计的目标、任务和应用要求 130

8.1.1 测试诊断对维修的意义 130

8.1 测试诊断是维修作业中的重要环节 130

第8章 测试诊断性设计 130

8.1.3测试诊断的基本方法和方式 131

8.2测试诊断系统的构成及设计要求 131

8.2.1 系统的构成 131

8.2.2测试诊断系统设计的一般要求 132

8.2.3测试诊断性设计内容和设计要点 133

8.3固有测试性设计 134

8.3.1 系统的处理 134

8.3.2控制和观测通路 134

8.4机内测试(BIT)设计 135

8.4.1 BIT分类 135

8.3.4兼容性的考虑 135

8.3.3元器件选择和接口的考虑 135

8.4.2故障诊断的分级 136

8.4.3 BIT设计的要求 137

8.5测试点配置设计 137

8.5.1 一般原则 137

8.5.2测试点的位置 138

8.5.3测试点的优化方法 139

8.5.4测试点的选择步骤和故障诊断程序 140

第9章 维修安全性设计 142

9.1保证维修安全的基本措施 142

9.1.1 危险控制的技术原则与要求 142

9.1.2距离、方位控制和隔离 142

9.1.3闭锁、锁定和联锁 142

9.1.4告警和标志 144

9.2损伤防止设计 145

9.2.1 一般原则 145

9.2.2防机械损伤 145

9.2.3防电气损伤 146

9.2.4防火、防爆、防毒、防辐射 146

9.3防护装置的设计和选用 146

9.3.1 机器正常运转时不需进入危险区的场合 146

9.3.2机器正常运转时需要进入危险区的场合 147

9.3.3机器常规性维修时需要进入危险区的场合 147

9.3.4防护装置的要求 147

9.3.5个人用防护装备 148

9.4.1 报警系统的构成和要求 149

9.4报警系统设计 149

9.4.2 听觉信号的感知和听觉显示器 151

9.4.3报警显示系统(险情声光信号系统)设计 152

9.4.4报警控制系统(操作者响应系统)设计 156

9.5应急系统设计 158

9.5.1 急停装置 158

9.5.2逃逸、救生和营救 158

9.5.3应急声系统 159

9.5.4应急照明系统 159

9.6安全空间设计 160

9.6.1 防止上肢触及危险区的安全距离 160

9.6.2避免人体各部位挤压的最小间距 163

9.6.3防止下肢触及危险区的安全距离 163

9.6.4防止烧伤的安全距离 164

9.7防电击的安全距离 167

9.7.1 触电事故类型及其防护的一般原则 167

9.6.5防止有害物质和有害因素的安全距离 167

9.7 2带电部分置于伸臂范围之外的安全距离 168

9.7.3设施操作和维修通道的安全距离 168

9.7.4人员在操作时与裸露的带电部分的最小接近距离 169

9.7.5 通道出入口和门 171

9.8防静电放电损伤设计 171

9.8.1 静电放电的危害及对维修的影响 171

9.8.2抑制静电的产生 173

9.8.3采用抗静电材料 175

9.8.4加速静电释放泄漏的措施 176

9.8.6防止静电放电着火 177

9.8.5 中和、消除静电的措施 177

9.8.7 电子设备防静电损伤措施 178

9.8.8 ESDS产品维修步骤 181

第10章 维修支持系统设计 182

10.1维修用通信系统设计 182

10.1.1 通信系统及其对维修的意义 182

10.1.2维修用通信系统 183

10.1.3通信系统设计的若干问题 186

10.2维修规程的设计 188

10.2.1操作规程的概念 188

10.2.2维修规程的要求和构成 188

10.2. 3规程编制过程及要求 189

10.2.4规程内容的编写要求 190

10.3.1弃件和修复件 193

10.3.2贵重件的可修复性 193

10.3维修件的处置 193

10.3.3备件储备 194

10.4维修用工具和仪器 195

10.4.1维修用工具和设备 195

10.4.2维修用测试仪器 195

第11章 各种维修方式的设计要点 195

11.1预防性维修设计 197

11.1.1 预防性维修的工作内容和重要性 197

11.1.2预防性维修的作业范围及要求 197

11.1.3常规性保养要求 198

11.2.1 调校的必要性和基本要求 200

11.2校正性维修的设计 200

11.2.2机械结构的可调校性设计 201

11.2.3电气设备的可调校性设计 201

11.3便于战场抢修的设计 202

11.3.1 战场抢修的特点 202

11.3.2抢修性设计基本原则 202

11.4便于在线损伤修复的设计 204

11.4.1设计特点 204

11.4.2设计原则 204

11.5非工作状态维修 205

11.5.1 非工作状态维修的意义 205

第12章 便于维护的计算机软件设计 206

11.5.2无维修储存设计准则 206

11.5.3非工作状态维修的设计原则 206

12.1 概述 207

12.1.1 软件维护的特点和内容 207

12.1.2软件生存周期和维护过程 208

12.1.3影响软件维护困难的因素及解决方法 209

12.1.4软件维护与软件重新设计 210

12.1.5软件设计的心理学观点 211

12.2便于维护的软件体系结构 211

12.2.1 软件系统的结构化 211

12.2.2软件程序的模块化 212

12.2.3软件模块的设计和评价 215

12.2.4有助于维护的软件工程的新途径 216

12.2.5面向对象的设计 219

12.3便于维护的编码 221

12.3.1编码的一般原则 221

12.3.2程序编写风格 222

12.3.3源代码文档编写 223

12.4软件的错误控制 225

12.4.1 错误控制的目的 225

12.4.2控制错误的方法 226

12.4.3调试 227

12.4.4 回归测试 228

12.4.5防错性程序设计 229

12.5.1概述 230

12.5.2用户界面设计的基本要求 230

12.5便于维护的用户界面 230

12.5.3人—计算机对话原则 234

12.5.4人—计算机对话方式 237

12.6适于维护的软件文档 242

12.6.1 概述 242

12.6.2文档编写的原则和要求 243

12.6.3 软件文档编制中需考虑的因素 245

12.6.4几种维护用软件文件的内容要求 246

12.6.5软件运行与维护阶段产生的主要文件 247

第13章 软件维护的支持环境 247

13.1软件维护的技术环境要求 251

13.1.1 软件维护工具要求 251

13.1.2系统软件资源要求 253

13.1.3硬件环境(配置)要求 254

13.2 软件维护的组织管理环境要求 255

13.2.1 软件维护管理要求和维护活动 255

13.2.2软件维护组织和工作内容 256

13.2.3 软件维护的管理流程和控制 257

13.2.4软件文档的管理 260

13.2.5软件配置管理 263

13.2.6软件质量管理 265

13.3软件设计质量及可维护性评估 268

13.3.1软件质量特性 268

13.3.2软件可维护性评估准则 269

13.3.3软件开发、维护环境风险评估 273

14.1.1 照明准则 274

第14章 维修作业环境要求 274

14.1 照明环境 274

14.1.2眩光的限制 275

14.1.3选择灯具以限制眩光的方法 277

14.1.4工作场所的照明设计 277

14.2气温环境 279

14.2.1 概述 279

14.2.2 气温环境的生理效应和对作业的影响 280

14.2.3气温环境设计 282

14.2.4改善气温环境的措施 284

14.3气体环境 285

14.3.1 气体污染源及其对身体的影响 285

14.3.2气流质量要求 285

14.3.3保证空气质量的防护措施 286

14.4噪声环境 287

14.4.1 噪声对生理和心理的影响 287

14.4.2噪声对作业的影响 287

14.4.3工作场所的噪声限值 288

14.4.4工作场所的噪声控制 289

14.5振动环境 290

14.5.1振动对人的影响 290

14.5.2工作场所的全身振动及其控制 291

第15章 环境防护与除锈防锈15.1 概述 293

15.1.1 环境防护设计对维修的意义 293

15.1.2环境条件类型及其对产品的可靠性的影响 293

15.1.4维修后的表面防护处理 295

15.1.3材料的腐蚀和老化及其防护途径 295

15.2.1外壳防护等级 296

15.2防护用外壳设计 296

15.2.2 电子设备的机壳防护设计 297

15.3金属防腐蚀设计 297

15.3.1合理选用材料 297

15.3.2合理的结构设计 299

15.3.3金属镀层防护 300

15.3.4金属表面化学处理 301

15.3.5涂料涂覆 302

15.4塑料防老化措施 304

15.4.1工程塑料的特性及应用 304

15.4.3防老化措施 305

15.4.2塑料的老化 305

15.5去油污与除锈技术 306

15.5.1 去油污 306

15.5.2手工和机械除锈 308

15.5.3化学除锈 308

15.5.4局部除锈 309

15.6防锈技术 309

15.6.1 概述 309

15.6.2防锈材料的选择原则 310

15.6.3防锈材料的涂覆方法 311

15.6.4几种防锈法的典型应用 311

主要参考文献 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