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版寄语 3
随着鲁迅的影子前行 孙郁 3
立足绍兴 放眼全国 陈漱渝 5
绍兴鲁迅研究的新平台 王锡荣 6
鲁迅作品研究 11
《鲁迅自选集》研究 张铁荣 11
论《野草》的寓言性 吴作桥 万书红 15
罪与罚的忏悔录——鲁迅《野草》中的自我体认意识 王珏 27
鲁迅思想研究 43
近代中国与鲁迅的维新思想 李生滨 43
论鲁迅对中国话剧的贡献(上) 刘家思 63
越文化对鲁迅的影响 金华元 徐明华 78
鲁迅与周作人知人散文之比较观 刘畅 89
鲁迅与同时代人作品研究 89
和风煦暖融愤懑,墨笔畅达书情结——许钦文与鲁迅关系论 王吉鹏 黄一帼 101
鲁迅与巴金 赵一航 110
鲁迅与郁达夫 潘玉红 123
鲁迅与同时代人思想研究 141
生命的解脱与超越——王国维鲁迅精神发展路径比较 毛莉菁 141
章太炎对鲁迅的影响——佛学与国粹 施晓燕 154
纪念鲁迅弃医从文一百周年 169
转换是一种大智慧——从“幻灯片事件”看鲁迅的卓尔不群 苗金德 169
试论鲁迅弃医从文的内外因素 何信恩 173
“弃医从文”:一位现代人文思想家的最初选择 吴国群 177
仙台、藤野先生与鲁迅 顾红亚 181
史海钩沉 187
朱希祖轶事趣闻录 纪维周 187
鲁迅与平水李氏兄弟 吕山 191
鲁迅和他的乡友(四) 劳求 194
家父和我说鲁迅 郑祖樵 201
鲁迅的学生——秋宗章 金燕 205
鲁迅悼念三·一八惨案烈士的挽联 张学义 212
鲁迅作品教与学 221
用“文本关键词”拓展《祝福》的解读空间 杨海燕 221
我教《灯下漫笔》 章寅 227
《为了忘却的记念》题解 颜廷林 232
多元化解读“孔乙己” 叶英 238
百草园文艺 245
百面鲁迅 单陆冬栋 245
聆听·静思 水维维 250
解读鲁迅 扬帆 253
巍巍民族魂 陈飞 256
重读鲁迅:客观态度与同情理解 黄乔生 261
三味论坛 261
戏仿:网友与鲁迅对话的一种方式 邹贤尧 266
质疑“康大叔就是‘浑身黑色的人’” 朱侃 277
馆藏一斑 283
鲁迅求学南京手抄讲义 冬播 283
鲁迅手稿《〈古小说钩沉〉序》 谢永兴 288
书评及动态 293
鲁迅研究的多向度创新——评王吉鹏等《鲁迅作品内部比较·人本解读·文体研究》 杜亮梅 293
进一步拓宽鲁迅研究领域 全方位探讨“鲁迅与民俗文化”——全国“鲁迅与民俗文化”(阳江)研讨会纪要 谢明 298
永在的纪念 307
不能忘却的纪念——回忆老同事方杰 张能耿 307
斯人虽逝音容在——忆方杰同志 章贵 311
方杰:一位不可忘却的绍兴文物老前辈 裘士雄 314
永远的笑容 徐东波 318
编后记 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