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4
1.3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及其概念 15
1.4 本书的研究方法与技术手段 27
2 矿业城市的历史及概念界定 29
2.1 城市及其发展演变 29
2.2 矿业城市的发展历史及其成因 31
2.3 矿业城市的历史贡献 37
2.4 矿业城市的界定与研究对象的选取 39
2.5 矿业城市分类 44
2.6 小结 46
3 矿业城市发展现状和基本特征 47
3.1 矿业城市空间分布 47
3.2 矿业城市发展现状 52
3.3 矿业城市基本特征 66
3.4 矿业城市发展困境的原因分析 76
3.5 小结 80
4 矿业城市发展的定量研究 81
4.1 矿业城市规模及其特征 81
4.2 矿业城市规模效率的评价 85
4.3 典型煤炭城市分类结构的演化 98
4.4 矿业城市生产函数与技术进步的测算 105
4.5 小结 110
5 矿业城市经济发展比较分析及动态演化 112
5.1 主成分分析基本理论 112
5.2 矿业城市综合实力的评价 113
5.3 矿业城市经济发展序列的变迁 121
5.4 矿业城市经济发展主导因素的演化 124
5.5 矿业城市发展的轨迹分析 125
5.6 小结 138
6.1 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系统 139
6 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原理 139
6.2 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系统构成及其特征 141
6.3 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系统分析 146
6.4 MCSDS的协同和自组织机理分析 153
6.5 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负熵机理 157
6.6 小结 159
7 矿业城市低成本经济发展理论 160
7.1 经济发展成本的历史考察 160
7.2 矿业城市经济发展代价(成本)的理论思考 164
7.3 矿业城市经济发展成本及其结构 172
7.4 矿业城市低成本经济发展的模型 177
7.5 矿业城市低成本经济发展模型的含义 181
7.6 小结 186
8 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评价理论与方法 187
8.1 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概述 187
8.2 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的熵值法原理 189
8.3 评价实例 196
8.4 评价结果分析 204
8.5 小结 205
9 矿业城市经济补偿理论与方法 206
9.1 矿业城市经济补偿的必要性 206
9.2 基于Multi-Agent的矿业城市经济补偿仿真概述 217
9.3 基于Agent的建模方法 220
9.4 基于多Agent的矿业城市经济补偿系统建模 224
9.5 模型仿真结果分析 228
9.6 小结 230
10 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231
10.1 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途径 231
10.2 矿业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的建议 233
10.3 矿业城市转型的相关建议 234
10.4 小结 240
附录 241
参考文献 280
后记 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