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家邦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11704473X
  • 页数:426 页
图书介绍:本教材上篇为中医基础理论,下篇为中医学临床的综合运用。读者对象:临床专业本科生。

上篇 1

第一章 导论 1

第一节 中医学的历史沿革 1

一、中医学的起源 1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2

三、中医学的预防医学思想及措施 3

四、中医方药学及针灸 4

五、临床医学分科的发展 5

第二节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 7

一、整体观念 7

二、恒动观念 9

三、辨证论治 9

第三节 中医学的认知与思维方法特点 10

一、司外揣内 10

二、注重整体研究 10

三、援物比类 11

第四节 中医学的发展和展望 11

一、中医学发展现状 11

二、中医学的展望 13

第二章 阴阳五行学说 14

第一节 阴阳学说 14

一、阴阳学说的主要内容 14

二、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8

第二节 五行学说 20

一、五行学说的主要内容 21

二、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24

第三章 中医学的正常人体观 27

第一节 脏腑 27

一、五脏的主要功能与系统连属 27

二、六腑的主要功能 37

三、奇恒之腑的主要功能 39

四、脏腑之间的相互联系 40

第二节 精、气、血、津液 43

一、精 44

二、气 44

三、血 47

四、津液 48

五、精、气、血、津液之间的相互联系 50

第三节 经络 51

一、经络的意义和经络学说的主要内容 52

二、经络的功能与作用 52

三、十二经脉 54

四、奇经八脉 56

五、经别、别络、经筋、皮部 56

第四节 体质 57

一、体质的基本概念 57

二、体质的分类 57

三、体质学说的应用 58

第四章 病因病机 60

第一节 病因 60

一、外感致病因素 60

二、内伤致病因素 66

三、其他致病因素 68

四、可致病的病理产物 69

第二节 病机 70

一、正邪相争 70

二、阴阳失调 71

三、气机失常 72

第五章 四诊 74

第一节 望诊 74

一、全身望诊 74

二、局部望诊 76

三、望排出物 78

四、望小儿指纹 79

五、望舌 79

第二节 闻诊 83

一、听声音 83

二、嗅气味 84

第三节 问诊 84

一、问寒热 84

二、问汗 85

三、问疼痛 85

四、问饮食口味 86

五、问睡眠 86

六、问二便 86

七、问小儿及妇女 87

第四节 切诊 87

一、脉诊 88

二、按诊 91

第六章 辨证 94

第一节 八纲辨证 94

一、表里 94

二、寒热 95

三、虚实 96

四、阴阳 97

五、八纲之间的相互关系 98

第二节 脏腑辨证 98

一、心与小肠病辨证 98

二、肺与大肠病辨证 100

三、脾与胃病辨证 103

四、肝与胆病辨证 105

五、肾与膀胱病辨证 108

六、脏腑兼病辨证 110

第三节 卫气营血辨证 112

一、卫分证 113

二、气分证 113

三、营分证 113

四、血分证 114

第四节 六经辨证 115

一、太阳病证 116

二、阳明病证 116

三、少阳病证 117

四、太阴病证 117

五、少阴病证 117

六、厥阴病证 118

第七章 防治原则与治法 119

第一节 防治原则 119

一、预防为主 119

二、治病求本 120

三、调整阴阳 121

四、扶正祛邪 122

五、同病异治、异病同治 122

六、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122

第二节 治法 123

一、汗法 123

二、吐法 124

三、下法 124

四、和法 125

五、温法 125

六、清法 125

七、补法 126

八、消法 126

第八章 中药 128

第一节 中药基本知识 128

一、中药的产地、采集、干燥和贮存 128

二、中药的炮制 129

三、中药的性能 130

四、中药的用法 132

第二节 中药分类及常用中药 135

一、解表药 135

(一)辛温解表药 136

麻黄 136

桂枝 136

防风 137

荆芥 137

羌活 137

细辛 138

(二)辛凉解表药 138

柴胡 138

薄荷 139

葛根 139

菊花 140

桑叶 140

二、祛风湿药 142

独活 142

秦艽 142

威灵仙 143

五加皮 143

三、祛湿药 145

(一)化湿燥湿药 145

藿香 145

苍术 145

(二)利水渗湿药 146

茯苓 146

猪苓 146

(三)清热利湿药 147

茵陈 147

木通 147

金钱草 148

车前子 148

泽泻 149

四、清热药 151

(一)清热泻火药 151

石膏 151

知母 151

栀子 152

(二)清热解毒药 152

金银花 152

连翘 153

蒲公英 153

白头翁 154

(三)清热凉血药 154

生地黄 154

牡丹皮 155

(四)清热燥湿药 155

黄芩 155

黄连 156

黄柏 156

(五)清热解暑药 157

荷叶 157

青蒿 157

(六)清热明目药 158

决明子 158

谷精草 158

(七)清虚热药 159

银柴胡 159

地骨皮 159

五、消导药 162

山楂 162

鸡内金 163

六、催吐药 163

瓜蒂 163

七、泻下药 164

(一)攻下药 164

大黄 164

芒硝 165

(二)润下药 165

火麻仁 165

郁李仁 166

(三)逐水药 166

大戟 166

八、祛痰止咳平喘药 167

(一)清化热痰药 168

前胡 168

贝母 168

(二)温化寒痰药 169

半夏 169

天南星 169

(三)止咳平喘药 170

苦杏仁 170

款冬花 170

紫菀 171

桔梗 171

九、温里药 173

附子 173

干姜 173

肉桂 174

十、理气药 175

陈皮 175

枳实 175

香附 176

木香 176

薤白 176

十一、理血药 177

(一)活血药 177

川芎 177

丹参 178

桃仁 179

红花 179

(二)止血药 179

仙鹤草 180

白及 180

三七 180

蒲黄 181

十二、补益药 184

(一)补气药 184

人参 184

黄芪 185

党参 185

白术 186

甘草 187

(二)补血药 187

熟地黄 187

当归 188

白芍 188

何首乌 189

(三)补阴药 189

沙参 189

麦冬 190

枸杞子 190

百合 191

(四)补阳药 191

鹿茸 191

冬虫夏草 192

杜仲 192

淫羊藿 193

十三、固涩药 196

(一)收敛止汗药 196

麻黄根 196

五味子 197

(二)涩肠止泻药 197

肉豆蔻 197

乌梅 198

(三)涩精缩尿药 198

山茱萸 198

桑螵蛸 199

金樱子 199

(四)固崩止带药 199

海螵蛸 199

十四、平肝息风药 201

天麻 201

钩藤 201

全蝎 201

十五、安神药 203

朱砂 203

龙骨 203

酸枣仁 204

远志 204

十六、开窍药 205

麝香 205

苏合香 206

十七、驱虫药 207

使君子 207

雷丸 207

十八、外用药 208

硫磺 208

雄黄 208

血竭 209

第九章 方剂 210

第一节 方剂的基本知识 210

一、方剂的组成及其变化 210

二、方剂的剂型 211

三、方剂与治法 211

第二节 方剂的分类及常用方剂 212

一、解表剂 212

麻黄汤 212

桂枝汤 212

银翘散 213

麻杏石甘汤 213

桑菊饮 213

柴葛解肌汤 214

败毒散 214

二、治风剂 214

(一)疏散外风 214

川芎茶调散 214

牵正散 215

独活寄生汤 215

大秦艽汤 215

消风散 216

(二)平息内风 216

镇肝息风汤 216

羚角钩藤汤 216

大定风珠 217

天麻钩藤饮 217

三、祛湿剂 217

藿香正气散 217

平胃散 218

三仁汤 218

五苓散 218

茵陈蒿汤 219

八正散 219

防己黄芪汤 219

苓桂术甘汤 219

四、清热剂 220

白虎汤 220

清营汤 220

犀角地黄汤 220

五味消毒饮 221

普济消毒饮 221

苇茎汤 221

白头翁汤 221

龙胆泻肝汤 222

清暑益气汤 222

青蒿鳖甲汤 222

五、和解剂 223

小柴胡汤 223

半夏泻心汤 223

逍遥散 224

四逆散 224

大柴胡汤 224

六、消导剂 224

保和丸 225

枳实导滞丸 225

七、催吐剂 225

瓜蒂散 225

八、泻下剂 226

大承气汤 226

温脾汤 227

麻子仁丸 227

大黄牡丹汤 227

十枣汤 227

九、化痰止咳平喘剂 228

二陈汤 228

清气化痰丸 228

贝母瓜蒌散 228

小青龙汤 229

定喘汤 229

苏子降气汤 229

十、温里剂 230

理中丸 230

小建中汤 230

四逆汤 230

十一、理气剂 231

越鞠丸 231

柴胡疏肝散 231

瓜蒌薤白白酒汤 231

旋覆代赭汤 232

十二、理血剂 232

血府逐瘀汤 232

生化汤 233

桂枝茯苓丸 233

补阳还五汤 233

小蓟饮子 233

十三、补益剂 234

四君子汤 234

补中益气汤 234

参苓白术散 235

玉屏风散 235

四物汤 235

归脾汤 235

生脉散 236

六味地黄丸 236

炙甘草汤 237

肾气丸 237

十四、固涩剂 237

牡蛎散 237

金锁固精丸 238

四神丸 238

清带汤 238

十五、安神剂 238

酸枣仁汤 239

朱砂安神丸 239

十六、开窍剂 239

安宫牛黄丸 239

至宝丹 240

苏合香丸 240

十七、驱虫剂 240

乌梅丸 241

十八、外用剂 241

金黄散 241

第十章 针灸 242

第一节 腧穴 242

一、腧穴的基本概念 242

二、腧穴的分类 242

三、腧穴的主治规律 242

四、特定穴的意义 244

五、腧穴的定位法 245

第二节 常用经穴 247

一、手太阴肺经 247

二、手阳明大肠经 249

三、足阳明胃经 250

四、足太阴脾经 253

五、手少阴心经 254

六、手太阳小肠经 255

七、足太阳膀胱经 257

八、足少阴肾经 260

九、手厥阴心包经 262

十、手少阳三焦经 263

十一、足少阳胆经 265

十二、足厥阴肝经 267

十三、督脉 268

十四、任脉 270

第三节 经外奇穴 271

一、头颈部 271

二、胸背部 272

三、上肢部 273

四、下肢部 273

第四节 针灸方法 274

一、针法 274

二、灸法 280

第十一章 其他疗法 282

第一节 耳针疗法 282

一、耳廓的表面解剖 282

二、耳穴的分布 283

三、耳穴的定位和主治 284

四、耳穴的应用 287

第二节 推拿疗法 288

一、推拿的作用原理 289

二、推拿的基本治法 290

三、推拿的适应证与禁忌证 291

四、推拿手法简介 292

第三节 拔罐疗法 305

一、罐具种类 305

二、拔罐方法 306

三、起罐方法 306

四、适应证与禁忌证 306

下篇 307

第一章 内科病证 307

第一节 感冒 307

第二节 内伤发热 309

第三节 咳嗽 312

第四节 喘证 314

第五节 血证 319

第六节 心悸 325

第七节 胸痛 327

第八节 不寐 329

第九节 郁证 331

第十节 胃痛 332

第十一节 呕吐 335

第十二节 泄泻 337

第十三节 腹痛 339

第十四节 便秘 342

第十五节 胁痛 344

第十六节 黄疸 346

第十七节 臌胀 348

第十八节 头痛 351

第十九节 眩晕 354

第二十节 中风 356

第二十一节 水肿 359

第二十二节 淋证 361

第二十三节 腰痛 364

第二十四节 消渴 366

第二十五节 遗精 368

第二十六节 痹证 369

第二章 妇科病证 372

第一节 月经不调 373

第二节 闭经 377

第三节 崩漏 379

第四节 痛经 381

第五节 带下病 382

第六节 不孕症 384

第七节 妊娠呕吐 386

第八节 恶露不尽 387

第九节 缺乳 388

第十节 产后汗出 389

第三章 儿科病证 391

第一节 麻疹 392

第二节 水痘 393

第三节 惊风 394

第四节 疳积 396

第五节 痄腮 397

第六节 小儿水肿 398

第四章 外科病证 401

第一节 疔 402

第二节 疖 403

第三节 痈 404

第四节 疽 405

第五节 丹毒 407

第六节 乳痈 407

第七节 湿疮 408

第八节 瘾疹 409

第九节 痔 409

第五章 肿瘤 412

第一节 病因病机 412

第二节 常用治法 413

附录 方剂索引 416

参考文献 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