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土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报告 2005》PDF下载

  • 购买积分:9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编
  • 出 版 社:北京:地质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116047344
  • 页数:191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为年度系列出版物。重点介绍土地资源实物核算、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矿产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和矿产勘查政策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第一篇 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研究 1

一、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宏观背景与现实意义 1

(一)土地资源供需矛盾尖锐已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瓶颈 1

图1.1.1 1996年以来中国人口与耕地的逆向变化 1

附图目录 1

图1.1.3 1996年以来人均粮食占有量和人均耕地 2

图1.1.2 世界部分国家耕地资源变化情况(1996~2004年) 2

图1.1.6 1996年以来我国工业产值与独立工矿用地规模 3

图1.1.5 工业化不同阶段工业用地增速 3

图1.1.4 近年来我国“重型”工业化特征 3

图1.1.8 1996~2002年城镇用地扩张来源途径 4

图1.1.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发展水平 4

图1.1.10 类似发展阶段韩国小汽车与住宅建筑情况 5

图1.1.9 1996~2004年固定资产投资与建设用地 5

图1.1.11 我国土地生态环境状况 6

(二)土地利用浪费严重加剧了资源“瓶颈”效应 7

图1.1.12 2000~2004年我国耕地增减构成分析 7

图1.1.13 我国各类开发区建设情况 8

图1.1.15 1996年以来我国农村人口与农村居民点变化 9

图1.1.14 1996年以来我国城市化发展与城镇建设用地 9

(三)土地集约利用是保障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10

(一)综合效益最大化是土地集约利用的出发点和落脚处 12

二、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的科学内涵 12

(二)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是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的重要形式 13

(一)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意义 14

三、土地资源集约利用评价理论 14

(二)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方法 14

附表目录 16

表1.3.1 耕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 16

表1.3.2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 17

表1.4.1 耕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各层指标权重 18

(一)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权重 18

四、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水平分析 18

表1.4.2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各层指标权重 19

(二)耕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结果 20

图1.4.1 1996~2003年全国耕地集约利用水平 20

图1.4.2 1996~2003年全国及各省域平均耕地集约利用水平 20

图1.4.4 1996~2003年全国及各省域平均耕地利用程度 21

图1.4.3 1996~2003年全国及各省域平均耕地投入强度 21

图1.4.5 1996~2003年全国及各省域平均耕地产出效果 22

图1.4.6 1996~2003年全国及各省域平均耕地持续状况 22

图1.4.7 1996~2003年各省域耕地集约利用水平 23

图1.4.8 1996~2003年各省域耕地投入强度 23

图1.4.9 1996~2003年各省域耕地利用程度 24

图1.4.10 1996~2003年全国各省域耕地产出效果 24

图1.4.11 1996~2003年各省域耕地持续状况 25

图1.4.12 1996~2003年全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25

(三)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结果 25

图1.4.14 1996~2003年各省域地级以上城市土地投入强度 26

图1.4.13 1996~2003年各省域地级以上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26

图1.4.16 1996~2003年各省域地级以上城市土地产出效果 27

图1.4.15 1996~2003年各省域地级以上城市土地利用程度 27

图1.4.18 1996~2003年各省域地级以上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28

图1.4.17 1996~2003年各省域地级以上城市土地持续状况 28

图1.4.20 1996~2003年各省域地级以上城市土地利用程度 29

图1.4.19 1996~2003年各省域地级以上城市土地投入强度 29

图1.4.22 1996~2003年各省域地级以上城市土地持续状况 30

图1.4.21 1996~2003年各省域地级以上城市土地产出效果 30

(四)主要结论和认识 31

五、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对策 33

(一)加强和完善土地集约利用的行政领导 34

(二)发挥和强化土地集约利用的经济杠杆 35

(三)完善和改进土地集约利用的法制管理 36

(四)应用和推广土地集约高效利用技术 37

(五)巩固和创新土地集约利用制度基础 38

第二篇 我国矿产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评价 41

一、矿产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评价指标的确立及解释 41

图2.1.1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流程示意图 42

表2.1.1 矿产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指标 42

(一)资源可供性指标 43

(二)资源开发利用指标 43

(三)资源消费指标 45

(四)资源循环利用指标 45

二、矿产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评价 46

(一)查明资源储量利用程度 46

图2.2.1 我国45种主要矿产查明资源储量利用程度示意图 47

表2.2.1 2003年我国主要矿产查明资源储量利用情况 47

图2.2.2 近15年我国主要矿产查明资源储量利用程度变化趋势 48

图2.2.4 我国铁矿石进口趋势 49

图2.2.3 我国部分优势矿产静态保证年限(2003年) 49

表2.2.2 全国地质勘探费用统计情况 50

(二)矿山资源储量可采程度 51

表2.2.3 经济可采储量占已被矿山利用的查明资源储量的比例 51

表2.2.4 经济可采储量占已被矿山利用的查明资源储量的比例 52

(三)采矿回采率 52

专栏目录 53

专栏1 原煤炭工业部关于煤炭回采率管理的有关规定 53

表2.2.5 地下开采开拓方式与回采率的一般要求 54

专栏2 地下开采开拓方式与回采率的一般要求 54

图2.2.6 1987~2003年我国国有铁矿采矿回采率变化趋势 55

图2.2.5 1987~2000年我国国有重点煤炭采区回采率变化趋势 55

图2.2.8 1987~2003年我国铅锌矿采矿回采率变化趋势 56

图2.2.7 1987~2003年我国铜矿采矿回采率变化趋势 56

图2.2.9 1999年和1995年我国铝土矿回采率比较 57

图2.2.10 1987~2003年我国钨矿、锡矿采矿回采率变化趋势 57

图2.2.11 1990~2001年我国金矿采矿回采率变化趋势 58

图2.2.12 我国硫铁矿、磷矿实际采矿回采率变化趋势 58

(四)选矿回收率 58

图2.2.15 1999年我国主要大、中、小型选煤厂回收率比较 59

图2.2.14 我国国有重点选煤厂煤炭回收率变化趋势 59

图2.2.13 世界主要煤炭生产国煤炭洗选率比较 59

表2.2.6 1999年我国不同规模选厂和不同矿石类型铁矿石选矿回收率 60

图2.2.16 近十年我国铁矿选矿回收率变化趋势 60

专栏3 磁团聚重选工艺 60

图2.2.17 我国铜、铅、锌选矿回收率变化趋势 61

专栏4 溶剂萃取-电积铜技术(SX-EW) 62

图2.2.18 我国钨矿、锡矿选矿回收率变化趋势 63

图2.2.19 我国岩金选矿回收率变化趋势 64

(五)矿业生产集中度 64

图2.2.20 近十年我国磷矿、硫铁矿选矿回收率变化趋势 64

表2.2.8 2003年我国9种矿产矿山产量集中度 65

表2.2.7 2003年我国9种固体矿产矿山企业规模情况 65

图2.2.22 我国钢铁冶金行业资源利用水平趋势 66

图2.2.21 我国某些大宗金属矿产前10大矿山企业产量占全国产量的比重 66

(六)金属冶炼回收率 66

图2.2.23 近年来主要有色金属冶炼回收率 67

图2.2.24 近20多年我国轧钢综合成材率变化趋势 68

(七)金属加工综合成材率 68

图2.2.25 我国铜、铝加工材综合成品率 69

(八)共、伴生资源综合利用率 69

专栏5 煤层气综合利用 70

(九)矿山二次资源利用程度 73

表2.2.9 我国主要矿山二次资源的堆存量、排放量和利用率 73

表2.2.10 我国12种大宗矿产尾矿排放量分析计算结果 74

专栏6 铁矿尾矿的利用 74

专栏7 有色金属尾矿的利用 76

(十)资源消费弹性系数 78

图2.2.26 我国能源原材料消费增长与GDP增长的比较 79

表2.2.11 建国以来我国主要矿产品及相关能源与原材料消费弹性系数 80

图2.2.27 建国以来我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变化趋势 81

图2.2.30 近50年来我国精炼铜弹性系数的变化趋势 82

图2.2.29 1980年以来钢消费弹性系数变化趋势 82

图2.2.28 建国以来我国主要金属消费弹性系数变化趋势 82

(十一)资源使用强度(单位GDP资源消耗量) 83

图2.2.31 1988年以来铝消费弹性系数变化趋势 83

图2.2.32 主要国家能源使用强度对比 84

图2.2.33 主要国家钢使用强度对比 84

图2.2.34 主要国家铜使用强度对比 85

图2.2.35 主要国家铝使用强度对比 85

图2.2.36 主要国家铅使用强度对比 86

图2.2.37 主要国家锌使用强度对比 86

(十二)社会二次资源利用程度 87

图2.2.38 我国废钢产量增长及占粗钢的比重变化趋势 87

图2.2.39 世界主要产钢国废钢产量占粗钢的比例 88

图2.2.40 1995年以前各个五年期再生铜产量 88

图2.2.42 我国再生精炼铜分别占精炼铜产量和消费量的比重 89

图2.2.43 主要国家再生精炼铜产量占精炼铜产量的比重 89

图2.2.41 1993~2004年我国再生精炼铜产量 89

图2.2.44 中国与主要国家再生精炼铜产量占精炼铜消费量的比重 90

图2.2.45 德、日、美生产厂直接利用的废铜量占世界直接利用废铜量的比例 90

图2.2.47 中国再生铝产量分别占铝产量和消费量的比重 91

图2.2.46 中国再生铝产量 91

图2.2.48 中国及主要国家再生铝产量占铝产量的比重 92

图2.2.49 中国及主要国家再生铝产量占铝消费量的比例 92

图2.2.51 1993~2004年我国再生铅产量 93

图2.2.52 中国及主要国家再生铅产量占铅产量的比重 93

图2.2.50 2000年前各个五年期再生铅产量 93

图2.2.53 中国及主要国家再生铅产量占铅消费量的比例 94

图2.2.54 1993~2004年我国再生锌产量 94

图2.2.55 1993~2004年我国再生锌产量分别占精炼锌产量和消费量的比例 95

三、结论与建议 95

(一)结论 95

(二)建议 97

第三篇 中国土地资源实物量核算 101

一、自然资源核算的国际研究动态与趋势 101

(一)自然资源核算的发展进程 101

(二)资源-经济-环境综合核算(SEEA) 102

(三)我国自然资源核算研究动态 105

专栏8 我国资源核算存在的问题 106

表3.2.1 自然资源实物量核算表 107

二、土地资源核算的理论与方法 107

(一)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框架 107

(二)土地资源核算的范畴 108

图3.2.1 自然资源实物量核算框图 108

(三)土地资源核算中的分类 109

表3.2.2 SEEA中土地资产分类表 109

(四)土地资源帐户的结构 110

图3.2.2 SEEA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基本账户集的结构图 110

表3.2.4 行业和家庭的土地利用表 111

表3.2.3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矩阵 111

表3.2.5 土地覆被变化矩阵 112

表3.2.6 按变化原因分类的土地覆被变化 112

(一)中国土地利用现状特征 113

三、中国土地资源实物量核算及结果分析 113

图3.3.1 2004年中国土地利用现状 114

图3.3.2 1998~2003年全国耕地面积变化情况 114

(二)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的总体特征 116

表3.3.1 1996~2002年间中国土地利用程度 116

表3.3.2 1996~2002年各大区各类土地总量及年均变化 117

图3.3.3 1996~2002年全国各类土地总量变化 117

图3.3.4 1996~2002年间各类土地变化量 117

图3.3.5 1996~2002年间各类土地变化率 117

图3.3.6 1996~2002年间各类土地构成比例的变化 118

表3.3.3 1996~2002年各类土地流失方向 119

表3.3.4 1996~2002年各类土地来源 119

(三)我国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121

图3.3.7 1996~2003年食品消费比例与耕地面积 123

图3.3.8 1996~2003年交通通讯消费比例与交通用地面积 123

(四)土地利用的区域变化特征 124

图3.3.9 1998~2003全国灾毁耕地情况 124

表3.3.5 期初期末各大功能区变化量 126

表3.3.6 期初期末各大功能区变化率 127

表3.3.7 期初期末各大功能区构成比例 127

表3.3.8 各功能分区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密度表 128

图3.3.12 都市经济区1996~2002年间各类土地构成比例变化 129

图3.3.10 都市经济区1996~2002年间各类土地变化量 129

图3.3.11 都市经济区1996~2002年间各类土地变化率 129

图3.3.15 人口产业集聚区1996~2002年间各类土地构成比例的变化 131

图3.3.14 人口产业集聚区1996~2002年间各类土地变化率 131

图3.3.13 人口产业集聚区1996~2002年间各类土地变化量 131

图3.3.18 能源资源重点开发区1996~2002年间各类土地构成比例的变化 132

图3.3.17 能源资源重点开发区1996~2002年间各类土地变化率 132

图3.3.16 能源资源重点开发区1996~2002年间各类土地变化量 132

图3.3.19 农业综合开发区1996~2002年间各类土地变化量 133

图3.3.21 农业综合开发区1996~2002年间各类土地构成比例的变化 134

图3.3.20 农业综合开发区1996~2002年间各类土地变化率 134

(五)中国土地资源实物量核算的启示 135

图3.3.24 生态建设重点区1996~2002年间各类土地构成比例的变化 135

图3.3.23 生态建设重点区1996~2002年间各类土地变化率 135

图3.3.22 生态建设重点区1996~2002年间各类土地变化量 135

附表1 都市经济区 140

附表2 人口产业集聚区 141

附表4 农业生产基地 142

附表3 能源资源重点开发区 142

附表5 生态功能区 143

附表6 1996~2002年都市经济区各类土地总量及年均变化 145

附表8 1996~2002年能源资源重点开发区各类土地变化情况 146

附表7 1996~2002年人口产业集聚区各类土地变化情况 146

附表10 1996~2002年生态功能区各类土地变化情况 147

附表9 1996~2002年农业综合开发区各类土地变化情况 147

引言 151

第四篇 商业性矿产资源勘查政策研究 151

一、商业性矿产资源勘查政策现状 152

(一)地勘投资体制改革 152

(二)矿业权制度建设 153

表4.1.1 矿业权使用费和最低勘查投入标准 156

表4.1.2 限制供地项目目录 160

表4.1.3 禁止供地项目目录 160

(三)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161

(四)矿业权会计制度和勘查投入税收政策 162

表4.1.4 资源税调整情况一览表 162

二、影响商业性矿产资源勘查的潜在因素分析 163

图4.2.1 我国各矿种勘查许可证中国有企业所占比重 164

表4.2.1 勘查许可证中国有企业所占比重 165

表4.2.2 2004年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勘查许可证情况 165

表4.2.3 2004年外商投资企业采矿许可证情况 165

(一)缺乏各类主体平等使用各类生产要素的制度环境 165

(二)勘查准入门槛和实际勘查投入需求脱节 166

表4.2.4 各省具有勘查资质的企业法人个数 167

表4.2.5 探矿权出让平均价款(万元) 167

(三)矿业权安全性和可变现性有限 168

(四)缺乏反映矿业特点的勘查税收政策 171

(五)资本市场缺乏正常的为矿业活动筹集资金的渠道 172

表4.3.1 政府对矿业活动设置保留区或战略区的情况 174

(二)保障矿业权的安全性 174

(一)矿产资源准入条件 174

三、国外经验与讨论 174

表4.3.2 勘查和采矿许可之间的法律关系 175

(三)通过提高矿业权的可变现性增加市场交易的活跃程度 176

表4.3.3 矿业权的可转让性 178

(四)降低探矿准入,扩大矿业权人基数 179

表4.3.4 一些国家(省、州)申请探矿权的条件 180

(五)给私人勘查投入以财政补贴 181

(六)以扩大勘查抵扣范围为特点的税收优惠 182

表4.3.5 世界主要国家在计算应纳税所得时对勘查投入的处理 183

图4.3.1 美国会计中对于勘查支出的处理 184

表4.3.6 各国税收篱笆墙情况一览表 185

四、对策和思考 187

(一)构建各类主体获取生产要素的公平制度环境 187

(二)降低勘查准入门槛 187

(三)提高矿业权的安全性 188

(四)建立勘查投入的财政补贴政策 189

(五)设计符合矿业特点的勘查税收制度 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