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例 1
概述 1
序 1
大事记 13
第一编 机构 49
第一章 市(县)机构 49
第一节 晚清时期 49
第二节 民国时期 49
第三节 建国以后 50
第二章 乡镇教育机构 62
第二编 教育管理 67
第一章 行政管理 67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 67
第二节 “文化大革命”十年 68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以后 68
第一节 组织领导与实施 69
第二章 实施义务教育 69
第二节 制定法规 70
第三节 宣传《义务教育法》 70
第四节 依法治教 71
第五节 实现“两个基本” 72
第三章 教育评估 74
第四章 学校管理 75
第一节 机构设置 75
第二节 教学管理 77
第三节 学生管理 78
第四节 学校管理体制改革 81
第三编 经费与设施 89
第一章 教育经费 89
第一节 晚清时期 89
第二节 民国时期 90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以后 92
第一节 仪器室和实验室 101
第二章 教育设施 101
第二节 图书室和阅览室 103
第三章 体育设施 104
第一节 概况 104
第二节 体育场馆 106
第四章 校舍建设与改造 108
第一节 废庙宇建学校 108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校舍建设 109
第三节 农村校舍改造 109
第四节 城镇校舍改造 111
第五节 中小学危房 112
改造 112
第四编 科举制教育 115
第一章 县学 115
第二章 书院 115
第一节 书院建设 115
第二节 书院管理 116
第三章 学塾 117
第一节 学塾类型 117
第二节 教材与教学 118
第三节 塾生管理 119
第四节 科举考试 119
第五编 学前教育 123
第一章 园所建设 123
第一节 概况 123
第二节 管理机构 126
第三节 重点幼儿园 127
第二章 幼儿教育 129
第一节 教育教学 129
第二节 课题实验 130
第三章 幼师队伍 131
第一节 师资培训 131
第二节 幼师待遇 132
第一节 晚清时期 135
第二节 民国时期 135
第六编 小学教育 135
第一章 概况 135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 145
以后 145
第二章 学制、课程与教材 187
第一节 学制 187
第二节 课程 192
第一节 莱阳县立第一 204
小学 204
第三章 重点小学 204
第三节 教材 204
第二节 莱阳县抗属 205
小学 205
第三节 莱阳专区烈士子女小学 206
第四节 莱阳市实验 206
小学 206
第五节 南团旺小学 208
第六节 古柳中心小学 210
第一章 概况 213
第一节 民国时期 213
第七编 中学教育 213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 218
第二章 学制、课程与教材 236
第一节 学制 236
第二节 课程 237
第三节 教材 244
第一节 中学招生考试 245
第三章 中学教学 245
第二节 高考升学 247
第三节 优生培养 250
第四章 重点中学 253
第一节 山东省莱阳第一中学 253
第二节 莱阳市第九中学 257
第三节 莱阳市实验中学 259
第四节 莱阳市第二实验中学 259
第五节 莱阳市府前中学 260
第七节 团旺镇中心中学 262
第六节 穴坊中学 262
第八节 古柳中心中学 263
第九节 谭格庄镇中心中学 264
第八编 特殊教育 267
第一章 概况 267
第二章 聋哑学校 268
第一节 学校概况 268
第三节 教学与管理 270
第二节 学制与招生 270
第三章 社会捐助 273
第九编 中等职业教育 275
第一章 概况 275
第二章 莱阳县立职业学校 275
第三章 农业中学 276
第四章 职业高中(中专) 277
第一节 学校设置 277
第三节 招生考试 280
第二节 专业设置 280
第四节 莱阳市高级职业学校 282
第五章 技工教育 283
第一节 莱阳市劳动技工学校 283
第二节 山东华源莱动内燃机有限公司技工学校 285
第三节 山东省汽车工业总公司烟台技工学校 285
第四节 莱阳市农业机械化学校 285
第三节 私立单级教员养成所 286
第二节 县立单级教员养成所 286
第一节 师范传习所 286
第六章 师范教育 286
第四节 山东省立第二乡村师范学校 287
第五节 山东省莱阳师范学校 291
第六节 莱阳市教师进修学校 295
第七章 医药卫生教育 297
第一节 山东省莱阳卫生学校 297
第二节 山东省中医药学校 300
第二章 莱阳农学院 305
第一节 学校概况 305
第一章 概况 305
第十编 高等教育 305
第二节 专业设置 306
第三节 教学设施 307
第四节 教研成果 307
第三章 莱阳市广播电视大学 310
第一节 学校概况 310
第三节 办学效益 311
第二节 教学设施 311
第十一编 成人教育 313
第一章 农民教育 313
第一节 民国时期 313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 315
第二章 干部职工教育 319
第一节 概况 319
第二节 重点学校 321
第二节 自学考试 325
第三章 成人高考和自学考试 325
第一节 成人高考 325
第十二编 民办教育 327
第一章 概况 327
第二章 教学管理 329
第三章 重点学校 330
第一节 莱阳市扁鹊职业技术学校 330
第二节 莱阳市爱华艺术学校 332
第十三编 教师队伍 333
第一章 概况 333
第一节 晚清时期 333
第二节 民国时期 333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 335
第二章 师德建设 343
第三章 师资培训 346
第一节 民国时期 346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 348
第四章 职称评定 352
第五章 教师待遇 353
第一节 民国时期 353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 354
第十四编 教研与科研 359
第一章 教研组织 359
第二章 教研活动 361
第一节 建国后十七年 361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以后 362
第二节 “文化大革命”十年 362
第三章 实施素质教育 365
第一节 理论学习与宣传 365
第二节 选点实验 366
第三节 全面推进 366
第四节 深化实施 367
第四章 教育科研 368
第一节 科研机构 368
第二节 科研状况 369
第三节 科研成果 371
第十五编 学校德育 377
第一章 德育概况 377
第一节 晚清时期 377
第二节 民国时期 377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 379
第二章 重要德育活动 382
第一节 学雷锋活动 382
第三节 学习南团旺小学活动 383
第二节 “五讲四美”和“全民文明礼貌月”活动 383
第四节 升国旗活动 384
第五节 家长学校 384
第六节 全民文化教育活动 385
第七节 实施“壮苗工程” 385
第十六编 学校体育 391
第一章 中小学体育 391
第一节 体育教学 391
第二节 教师队伍 395
第一节 莱阳业余体育学校 397
第二章 业余体育 397
第二节 莱阳体育学校 399
第三节 业余体育训练点 400
第四节 武术学校 400
第十七编 群众体育 403
第一章 群众体育组织 403
第一节 县(市)群众体育组织 403
第二章 农民体育 406
第二节 基层体育协会 406
第三章 干部职工体育 409
第四章 民间体育 411
第一节 民间体育种类 411
第二节 市民健身运动 412
第三节 体育彩票 413
第五章 竞技体育 413
第一节 田径 413
第二节 球类 414
第四节 体操 415
第三节 重竞技 415
第五节 武术 416
第六节 射击 416
第七节 航模 418
第十八编 体育赛事 419
第一章 市(县)内竞赛 419
第二章 市(县)外竞赛 422
第一节 参加烟台市级比赛 422
第二节 参加山东省级竞赛 427
第三节 参加全国级竞赛 428
第四节 参加国际比赛 432
第五节 莱阳运动员破纪录情况 433
第十九编 体育人才 439
第一章 优秀运动员兼教练员 439
第二章 优秀运动员 442
第二十编 党群组织 445
第一章 政党组织 445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 445
第二节 学校其他政党组织 448
第二章 群团组织 449
第一节 童子军 449
第二节 三青团 449
第三节 儿童团 449
第四节 少先队 450
第五节 青年团 453
第六节 学生会 455
第七节 红卫兵 456
第八节 教育工会 456
第九节 教育妇女委员会 458
第二十一编 捐资助学 461
第一章 捐资助学人士录 461
第二章 尊师重教先进个人 466
第二十二编 人物 469
第一章 人物传 469
第二章 人物简介 478
第一节 莱阳历代进士名录 485
第三章 人物录 485
第二节 明清举人、贡生名录 487
第三节 清末至民国时期专科以上学历者名录 490
第四节 1987~2003年中学高级教师名录 494
第二十三编 荣誉榜 501
第一章 集体荣誉 501
第二章 个人荣誉 516
第二十四编 镇处教育概况附 录一、碑记 549
1.公办学校校舍改造的情况汇报 552
二、重要文章选载 552
2.全市中小学危房改造工作情况报告 556
3.分析好大有益 561
4.“三二五”德育新格局 564
5.开展“三爱”教育加强师德建设 567
6.开展科技教育培养创新精神 572
7.实施“壮苗工程”加强和改善学校德育 578
8.“学·积·用”识字教学实验与研究报告 581
9.阳光,洒播在学生心灵 585
后记 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