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病理生理学的任务、地位与内容 1
第二节 病理生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2
第三节 病理生理学的发展简史 2
第二章 疾病概论 5
第一节 健康与疾病 5
一、健康的概念 5
二、疾病的概念 5
第二节 病因学 6
一、疾病发生的原因 6
二、疾病发生的条件 8
第三节 发病学 8
一、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 8
二、疾病发生的基本机制 10
第四节 疾病的转归 13
一、正常水、钠代谢 15
第一节 水、钠代谢障碍 15
第三章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15
二、水钠代谢障碍的分类 20
三、低钠血症 21
四、高钠血症 24
五、水肿 26
第二节 钾代谢障碍 31
一、正常钾代谢 31
二、钾代谢障碍 33
第三节 镁代谢紊乱 39
一、镁的正常代谢和功能 39
二、低镁血症 40
三、高镁血症 43
第四节 钙磷代谢障碍 44
一、正常钙磷代谢、调节和功能 44
二、钙、磷代谢异常 48
一、酸碱的概念 51
第一节 酸碱的概念及酸碱物质的来源和调节 51
第四章 酸碱平衡紊乱 51
二、体液中酸碱物质的来源 52
三、酸碱平衡的调节 53
第二节 酸碱平衡紊乱的类型及常用指标 56
一、酸碱平衡紊乱的分类 56
二、常用检测指标及其意义 57
第三节 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 59
一、代谢性酸中毒 59
二、呼吸性酸中毒 63
三、代谢性碱中毒 66
四、呼吸性碱中毒 69
第四节 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 71
一、双重性酸碱失衡 71
二、三重性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 72
第五节 分析判断酸碱平衡紊乱的方法及其病理生理基础 73
一、单纯型酸碱平衡紊乱的判断 73
二、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的判断 74
第五章 缺氧 76
第一节 常用的血氧指标 76
一、血氧分压 76
二、血氧容量 76
三、血氧含量 76
四、血红蛋白氧饱和度 77
第二节 缺氧的类型、原因和发病机制 77
一、低张性缺氧 77
二、血液性缺氧 78
三、循环性缺氧 79
四、组织性缺氧 79
第三节 缺氧对机体的影响 80
一、呼吸系统的变化 80
二、循环系统的变化 81
三、血液系统的变化 83
四、中枢神经系统的变化 85
五、组织细胞的变化 85
第四节 缺氧治疗的病理生理基础 87
第一节 概述 88
第六章 发热 88
第二节 病因和发病机制 89
一、发热激活物 89
二、内生致热原 90
三、发热时的体温调节机制 92
第三节 代谢与功能的改变 96
一、物质代谢的改变 96
二、生理功能改变 97
三、防御功能改变 98
第四节 防治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99
第七章 细胞信号转导异常与疾病 101
第一节 细胞信号转导系统概述 101
一、细胞信号转导的基本过程和机制 101
二、细胞信号转导系统的调节 104
一、信号转导异常的原因 106
第二节 信号转导异常的原因和机制 106
二、信号转导异常的发生环节 108
第三节 细胞信号转导异常与疾病 108
一、受体、信号转导障碍与疾病 109
二、受体、信号转导过度激活与疾病 110
三、多个环节的信号转导异常与疾病 110
第八章 细胞增殖分化异常与疾病 116
第一节 细胞增殖的调控异常与疾病 116
一、细胞周期与调控 116
二、细胞周期调控异常与疾病 119
第二节 细胞分化的调控异常与疾病 123
一、细胞分化的调控 123
二、细胞分化调控异常与疾病 126
第九章 细胞凋亡与疾病 130
第一节 概述 130
一、细胞凋亡的大致过程 131
二、凋亡时细胞的主要变化 131
第二节 细胞凋亡的过程与调控 131
三、细胞凋亡的调控 132
第三节 细胞凋亡的发生机制 135
一、氧化损伤 136
二、钙稳态失衡 136
三、线粒体损伤 137
第四节 细胞凋亡与疾病 138
一、细胞凋亡不足 138
二、细胞凋亡过度 139
三、细胞凋亡不足与过度并存 141
第五节 细胞凋亡在疾病防治中的意义 141
一、合理利用凋亡相关因素 141
二、干预凋亡信号转导 142
三、调节凋亡相关基因 142
四、控制凋亡相关的酶 142
五、防止线粒体跨膜电位的下降 143
二、应激原 144
一、应激的概念 144
第一节 概述 144
第十章 应激 144
第二节 应激反应的基本表现 145
一、应激的神经内分泌反应 145
二、应激的细胞体液反应 147
三、应激时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 150
第三节 应激损伤与应激相关疾病 153
一、全身适应综合征 154
二、应激性溃疡 154
三、应激与心血管疾病 155
四、应激与免疫功能障碍 156
五、应激与内分泌功能障碍 156
第四节 防治应激相关疾病的病理生理基础 157
第十一章 凝血与抗凝血平衡紊乱 158
第一节 概述 158
一、机体的凝血功能 158
二、机体的抗凝功能 161
四、血管内皮细胞在凝血、抗凝及纤溶过程中的作用 162
三、纤溶系统及其功能 162
第二节 凝血与抗凝血功能紊乱 163
一、凝血因子的异常 164
二、血浆中抗凝因子的异常 165
三、血浆中纤溶因子的异常 166
四、血细胞的异常 167
五、血管的异常 168
第三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169
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原因和发病机制 169
二、影响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发生发展的因素 171
三、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分期和分型 172
四、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功能代谢变化 173
五、弥散性血管内凝血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175
第十二章 休克 177
第一节 概述 177
一、休克的病因 178
第二节 休克的病因与分类 178
二、休克的分类 179
第三节 休克的发展过程和发病机制 180
一、休克Ⅰ期(微循环缺血性缺氧期) 180
二、休克Ⅱ期(微循环淤血性缺氧期) 182
三、休克Ⅲ期(微循环衰竭期) 183
第四节 休克时的细胞损伤与代谢障碍 184
一、细胞损伤 185
一、血管活性胺 186
二、代谢障碍 186
第五节 休克时体液因子的变化与全身反应 186
二、调节肽 187
三、炎症介质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190
第六节 器官功能变化与多器官功能障碍和衰竭 193
一、MODS的发病经过与发病机制 194
二、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变化 195
第七节 休克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198
二、发病学治疗 199
一、病因学防治 199
三、支持与保护疗法 200
第十三章 缺血-再灌注损伤 201
第一节 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原因及条件 201
一、原因 201
二、条件 202
第二节 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机制 202
一、自由基的作用 202
二、钙超载 205
三、白细胞的作用 207
第三节 缺血-再灌注损伤时机体的功能及代谢变化 209
一、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变化 209
二、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变化 210
三、其他器官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变化 211
二、改善缺血组织的代谢 212
三、清除自由基 212
一、减轻缺血性损伤,控制再灌注条件 212
第四节 防治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生理基础 212
四、减轻钙超负荷 213
五、其他 213
第十四章 心功能不全 214
第一节 心力衰竭的病因、诱因与分类 214
一、病因 214
二、诱因 215
三、分类 216
第二节 心力衰竭的发生机制 217
一、正常心肌舒缩的分子基础 217
二、心肌收缩性减弱 218
三、心室舒张功能异常 222
四、心脏各部舒缩活动的不协调性 224
第三节 心力衰竭时机体的代偿反应 225
一、心脏代偿反应 225
二、心外代偿反应 226
三、神经-体液的代偿反应 227
一、肺循环充血 229
第四节 心力衰竭临床表现的病理生理基础 229
二、体循环淤血 230
三、心输出量不足 231
第五节 心力衰竭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232
一、防治基本病因,消除诱因 232
二、改善心脏舒缩功能 232
三、减轻心脏前、后负荷 232
四、控制水肿 232
一、肺通气功能障碍 234
第十五章 肺功能不全 234
第一节 病因和发病机制 234
二、肺换气功能障碍 237
第二节 呼吸衰竭时主要的代谢功能变化 243
一、酸碱平衡及电解质紊乱 243
二、呼吸系统变化 244
三、循环系统变化 244
五、肾功能变化 245
四、中枢神经系统变化 245
六、胃肠变化 246
第三节 呼吸衰竭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246
一、防止与去除呼吸衰竭的原因 246
二、提高PaO2 246
三、降低PaCO2 246
四、改善内环境及重要器官的功能 246
第十六章 肝功能不全 248
第一节 概述 248
一、肝脏疾病的常见病因和机制 248
二、肝脏细胞与肝功能不全 249
第二节 肝性脑病 253
一、概念、分类与分期 253
二、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 253
三、肝性脑病的影响因素 259
四、肝性脑病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260
一、病因和类型 261
二、肝肾综合征的发病机制 261
第三节 肝肾综合征 261
第十七章 肾功能不全 264
第一节 肾功能不全的基本发病环节 264
一、肾小球滤过功能障碍 264
二、肾小管功能障碍 265
三、肾脏内分泌功能障碍 266
第二节 急性肾功能衰竭 267
一、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分类和原因 267
二、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病机制 268
三、急性肾功能衰竭时的功能代谢变化 272
四、急性肾功能衰竭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273
第三节 慢性肾功能衰竭 273
一、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原因 273
二、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发展过程 274
三、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病机制 274
四、慢性肾功能衰竭时的功能代谢变化 277
一、尿毒症毒素 279
第四节 尿毒症 279
二、尿毒症时的功能代谢变化及其机制 280
三、慢性肾功能衰竭和尿毒症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281
第十八章 脑功能不全 283
第一节 概述 283
一、脑的结构、代谢与功能特征 283
二、脑疾病的表现特征 283
第二节 认知障碍 284
一、认知的脑结构基础 284
二、认知障碍的主要表现形式 285
三、病因及发病机制 286
四、认知障碍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292
第三节 意识障碍 292
一、意识维持和意识障碍的脑结构基础 293
二、意识障碍的主要表现形式 293
三、意识障碍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294
四、意识障碍对机体的主要危害 296
五、意识障碍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297
英汉对照词汇表 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