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战略思想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郭学德主编
  • 出 版 社: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6
  • ISBN:7215028704
  • 页数:362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导论 1

一、邓小平新时期战略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 1

(一)邓小平新时期战略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与时代特征相结合的成果 2

(二)邓小平新时期战略思想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进行科学总结的成果 3

(三)邓小平新时期战略思想是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鲜经验进行科学总结的成果 4

(四)邓小平新时期战略思想是借鉴其他国家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成果 5

二、邓小平新时期战略思想形成的历史过程 6

(一)孕育阶段(1975—1978年) 6

(二)确立阶段(1978—1982年) 7

(三)成熟阶段(1982—1992年) 8

(一)战略目标 9

三、邓小平新时期战略思想的基本内容 9

(二)战略任务 10

(三)战略布局 10

(四)战略步骤 11

(五)战略主体 11

四、邓小平新时期战略思想的特色 12

(一)时代性 12

(二)创造性 13

(三)人民性 13

(四)实践性 14

(五)稳定性 15

(六)预见性 17

(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 19

五、邓小平新时期战略思想的历史地位 19

(二)中国共产党人战略思想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 20

(三)马克思主义战略学说发展的新阶段 21

六、学习和研究邓小平战略思想的重大意义 24

(一)认真学习和深入研究邓小平战略思想,才能全面准确地把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24

(二)认真学习和深入研究邓小平战略思想,才能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正确制定和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25

(三)认真学习和深入研究邓小平战略思想,有助于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领导艺术 26

第二章 邓小平社会发展战略思想 28

一、富强、民主、文明三位一体的社会发展战略目标 29

(一)我们干的是社会主义事业,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31

(二)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富强是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 33

(三)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 35

(四)没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就不可能建设社会主义 37

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社会发展战略布局 39

(一)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 41

(二)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 43

(三)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46

(四)“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规律 47

三、改革、发展、稳定相统一的社会发展战略机制 50

(一)发展是硬道理 51

(二)改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53

(三)稳定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 55

(四)改革、发展、稳定是一个有机统一整体 56

四、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社会发展战略方针 58

(一)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各种犯罪活动 59

(二)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民主法制 60

(三)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 61

(四)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 62

第三章 邓小平经济战略思想 65

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战略主导思想的确立 65

(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战略主导思想确立的历史背景 66

(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由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主要矛盾决定的 67

(三)各项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72

(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战略主导思想确立的意义 75

二、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科学构想 77

(一)“三步走”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提出和确立过程 78

(二)互相关联、意义重大的战略目标体系 81

(三)“三步走”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要依靠科技进步 83

三、中国经济发展“三步走”的战略步骤 88

(一)“三步走”战略步骤的基本含义和形成过程 88

(二)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力争国民经济隔几年上一个新台阶 91

四、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 95

(一)大力加强和发展农业 95

(二)加强能源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99

(三)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 102

五、中国经济体制模式的战略选择 105

(一)提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的新观点 105

(二)明确指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112

(三)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16

六、创办经济特区的战略举措 121

(一)扩大对外开放的战略思考——创办经济特区 122

(二)创办经济特区对中国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深远影响 129

七、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战略思考 133

(一)“部分先富”是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大政策 133

(二)“部分先富”是适应我国国情、符合经济发展规 136

律的客观反映 136

(三)“部分先富”是达到共同富裕目标的必由之路 138

(四)“部分先富”不会产生两极分化 143

第四章 邓小平政治战略思想 149

(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150

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领导核心 150

(二)坚持党的领导,改善党的领导 152

二、一党执政、多党合作、政治协商 157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 158

(二)一党执政、多党合作的特点和优点 160

(三)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63

三、加强法制,依法治国 164

(一)邓小平依法治国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164

(二)邓小平依法治国思想的基本内容 168

(三)邓小平依法治国思想的地位和意义 182

四、稳定压倒一切 186

(一)社会政治稳定是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前提和保证 187

(二)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189

五、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192

(一)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 193

(二)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内容 195

(三)政治体制改革必须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 197

六、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腐败 199

(一)反腐败斗争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成败 200

(二)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腐败 202

(三)反腐败斗争要突出重点,标本兼治 203

七、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关键在人 207

(一)培养和选拔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是一项带根本性的战略问题 208

(二)在实践中培养大批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领导干部 211

八、“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祖国的战略构想 216

(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及其科学含义 216

(二)“一国两制”构想的科学依据 218

(三)“一国两制”构想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221

第五章 邓小平文化战略思想 224

一、以培养“四有”新人为目标,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224

(一)提高人的素质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 224

(二)“四有”是社会主义新人的本质内涵 228

(三)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新人的战略措施 231

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33

(一)“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 233

(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35

(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论是我国科技战略的理论基础 238

(四)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把科学技术推向经济建设主战场 240

三、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245

(一)“三个面向”的内涵 245

(二)确立“三个面向”整体发展的教育战略 250

四、文化建设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253

(一)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选择 253

(二)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的统一 256

(三)坚持“二为”方向的基本要求 259

五、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262

(一)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是马克思主义的一贯主张 263

(二)中国要发展,必须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264

(三)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的主要内容与基本途径 268

第六章 邓小平军事战略思想 271

一、军队要服从整个国家建设大局 271

(一)军队建设指导思想的战略性转变 271

(二)从全局和局部的关系上正确处理军队建设和国家经济建设的关系 274

(三)军队要采取切实行动支持国家经济建设 276

二、建立一支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 280

(一)建立一支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是新时期 280

我军建设的总目标 280

(二)努力提高军队干部战士技术水平和增强武器装备,加速军队现代化建设 282

(三)精简整编,大力消肿,从严依法治军,加强军队正规化建设 283

(四)加强政治思想工作,促进军队的革命化 286

三、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287

(一)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军建设的根本原则 287

(二)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邓小平新时期建军思想的一项重要内容 289

四、探索现代化战争规律,研究现代化条件下的人民战争 291

(一)现代战争的主要特点 291

(二)在未来反侵略战争中坚持人民战争的可能性 295

(三)指导现代条件下的人民战争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297

第七章 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 300

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 301

(一)和平与发展是两个带有全球性、战略性意义的问题 301

(二)“世界大战是可以避免的” 306

(三)发展问题是当代世界的核心问题 310

二、中国对外政策的目标是争取世界和平 314

(一)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为国内经济建设服务 314

(二)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316

(三)探求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新路子 319

三、争取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323

(一)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主张的提出 323

(二)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具体内容 324

(三)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途径 328

(四)中国在建立国际新秩序中应有所作为 330

四、中国永远属于第三世界,永远不称霸 330

(一)中国永远属于第三世界 330

(二)加强同第三世界的团结和合作 333

(三)中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做超级大国 335

五、坚持独立自主、不结盟的和平外交政策 336

(一)独立自主是我们对外政策的立足点 337

(二)坚持独立自主、不结盟的和平外交政策 339

六、把国家主权和安全始终放在第一位 341

(一)主权问题是不能谈判的 341

(二)要把国家的主权和安全始终放在第一位 343

七、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决不当头 347

(一)要冷静观察世界剧变 347

(二)要稳住阵脚,坚决顶住国际反共势力的压力 349

(四)要讲究策略,广交朋友,但决不当头 350

(三)要沉着应付国际风云 350

八、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处理国家之间关系的最好方式 352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形成 352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处理国家之间关系的最好方式 354

九、相互尊重,正确处理党与党之间的关系 355

(一)坚持独立自主原则 356

(二)坚持完全平等原则 357

(三)坚持互相尊重原则 357

(四)坚持互不干涉内部事务的原则 358

十、立足把自己的事情办好 359

(一)把自己的事情办好,关键是保持国内政治稳定和把经济搞上去 359

(二)只有把自己的事情办好,才能对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 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