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中国“十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绩 1
第二节 中国“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内外环境 5
第三节 “十一五”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历史方位 12
第四节 “十一五”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 18
第五节 “十一五”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选择 27
第二章 中国“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原则 36
第一节 中国“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 36
第二节 中国“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42
第三节 中国“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 50
第四节 中国“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原则 56
第五节 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 61
第三章 中国“十一五”时期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68
第一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 68
第二节 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背景和战略取向 75
第三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途径 80
第四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着力点和对策措施 86
第一节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新阶段和新任务 90
第四章 中国“十一五”时期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战略 90
第二节 牢牢把握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这个中心环节 97
第三节 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 102
第四节 实行支持自主创新的财税、金融和政府采购政策 110
第五节 发挥制造业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 117
第六节 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 126
第五章 中国“十一五”时期区域发展战略 135
第一节 中国区域发展战略的历史演变 135
第二节 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139
第三节 中国“十一五”时期区域协调互动机制 142
第四节 中国“十一五”时期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对策措施 146
第六章 中国“十一五”时期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战略 151
第一节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51
第二节 构建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支撑体系 158
第三节 积极探索循环经济发展的有效模式 162
第四节 推行节约型增长方式,形成健康文明的消费模式 165
第五节 建立社会化多元化环保投融资机制 170
第六节 建立健全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 175
第一节 中国“十一五”时期面临的改革形势与改革取向 181
第七章 中国“十一五”时期改革开放战略 181
第二节 落实科学发展观体制保障的构筑与完善 188
第三节 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走向与路径 196
第四节 建立健全依法行政的机制保障 202
第五节 构建有利于增长方式转变、科技进步和能源资源节约的财税制度 210
第六节 现代市场体系的构成、特征和建设思路 215
第七节 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必要性及其主要途径 222
第八节 实施互利共赢开放战略的意义与路径 229
第一节 发展科技教育、壮大人才队伍的意义及对策 236
第八章 中国“十一五”时期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 236
第二节 “十一五”时期中国科技发展的指导方针 242
第三节 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紧迫性及对策 247
第四节 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义、任务和要求 256
第五节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及其工作重点 264
第六节 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270
第七节 健全人才评价、选拔任用和激励保障机制 275
第九章 中国“十一五”时期和谐社会建设战略 281
第一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诉求及其实现途径 281
第二节 完善社会管理体系的意义和途径 286
第三节 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290
第四节 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和途径 295
第五节 扩大就业:“十一五”时期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300
第六节 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 304
第七节 注重社会公平问题的极端重要性和应着力解决的问题 309
第八节 努力构建适应和谐社会要求的和谐文化 314
第九节 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317
第十节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价值取向和目标选择 322
第十一节 实现安全生产的意义与对策 330
第十章 中国实现“十一五”时期发展目标的思想政治保障 335
第一节 党的领导在实现“十一五”规划中的关键作用 335
第二节 积极稳妥地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339
第三节 依法治国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342
第四节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346
第五节 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351
第六节 坚持求真务实,大力发扬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355
后记 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