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哲学精华》PDF下载

  • 购买积分:19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培育主编;王成儒等著
  • 出 版 社: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2
  • ISBN:7226009390
  • 页数:686 页
图书介绍:本书分为:天道、知识、名辩等6篇。每篇包括引言、本论、结语3部分。

序 张岱年 1

前言 刘培育 1

题记 刘延寿 1

·天道篇· 1

一、引言 1

(一)天人之学 1

(二)天道之论 4

二、天地本根论 5

(一)天 5

1.天者,诸神之君 7

2.“制天命而用之” 9

3.“天者,群物之祖” 11

4.天人“交相胜”,“还相用” 13

5.“天者,理也” 15

(二)气 19

1.“精气生物” 20

2.“浩然之气” 21

3.“通天下一气” 22

4.元气“生物” 23

5.元气“自然” 24

6.元气本体 24

7.元气“自动” 25

8.“太虚即气” 26

9.元气实体 27

(三)物 29

1.“和实生物” 30

3.“合和”生物 33

2.“物也者,大共名也” 33

4.物本体无 35

5.物“不真空” 36

6.“物无孤立之理” 37

7.“物犹理也” 38

8.“物者,事也” 39

(四)心 41

1.“心之官则思” 42

2.“虚者,心斋也” 43

3.以“无”为心 44

4.“三千在一念心” 45

5.心“在天地前” 47

7.“吾心即是宇宙” 48

6.“心是理,理是心” 48

8.心是“天地万物之主” 49

三、天道本根论 51

(一)道器 51

1.“形上谓道”,“形下谓器” 52

2.“器体道用”,“道体器用” 53

3.“道器一体”,“道器统一” 56

(二)有无 59

1.“有生于无” 60

2.“无生于有” 61

3.“以无为本” 62

4.“有无不二” 64

5.有无“通一” 65

6.有无“统一” 67

7.“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69

(三)理气 71

1.理本体论 72

2.气本体论 74

(四)体用 77

1.“内体”“外用” 78

2.体用“相即” 78

3.即体即用 80

4.“体用一源” 81

5.体用“统一” 84

四、天道属性论 86

(一)阴阳 86

1.阴阳的“失序”与“和谐” 87

2.“一阴一阳之谓道” 89

3.阴阳“生化”成物 90

4.阴阳的“相交”与“相感” 93

5.阴阳的“中和”与“主导” 94

6.阴阳“实体”与“自动” 95

(二)动静 97

1.主静 98

2.主动 101

3.“自动” 103

4.动静“互涵” 104

5.动静“合一” 105

6.“动动”与“静动” 106

(三)变化 108

1.“先化后变”与“先变后化” 109

2.变“言其著”,化“言其渐” 110

3.化为“渐化”,变为“顿变” 111

4.变“自我变”,化“物自化” 112

1.“一物两体” 114

(四)二一 114

2.“一分为二” 116

3.“合二而一” 118

4.“分一为二”与“合二以一” 119

五、结语 121

(一)天道本根论的类型 121

(二)天道论的特点 122

(三)天道论的成就与缺陷 127

1.天道论的成就与意义 127

2.天道论的缺陷与不足 132

·知识篇· 133

一、引言 133

(一)“名非天造,必从其实” 138

二、名与实 138

(二)“名足以指实”,言可以“尽意” 143

(三)“循于旧名”与“作于新名” 147

三、心与物 149

(一)“心处其道,九窍循理” 150

(二)“心之官则思” 153

(三)“心有征知” 154

(四)“心弗论不得” 157

(五)“人本无心,因物有心” 158

(六)“心官至灵” 159

(七)“物待我先”,“思有独效” 161

(八)“理在事中,心通其则” 163

四、格物致知 164

(一)“惟格物可以尽理” 165

(二)“穷理多端”,读书为要 166

(三)“积习既多,脱然自有贯通处” 167

(五)“合心与理而为一” 170

(六)格致相济,学思兼功 171

(七)“即物以穷理,惟质测为得之” 172

(八)“物格而后知至” 174

五、“见闻之知”与“心之征知” 175

(一)“为学日益,闻道日损” 175

(二)“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76

(三)“三表法” 177

(四)“循所闻而得其意,心之察也” 178

(五)“天官之知”与“心之征知” 179

(六)“循名实而定是非,因参验而审言辞” 180

(七)“不徒耳目,必开心意” 181

(八)见闻、穷理、尽性 182

(九)“自外入以成其内”与“自内出以成其外” 184

(十)“内外相须”,“思见相会” 186

(十一)“因所以发能”,“能必副其所” 188

(十二)感官“接于物”,而心“通其则” 189

六、知与行 191

(一)“不行而知” 192

(二)“行重于知” 194

1.“知之不若行之” 194

2.“言必责其用,行必求其功” 195

(四)“格物穷理,可以类推” 196

3.“行可以兼知,而知不可以兼行” 196

4.“只向习行上做工夫” 197

(三)知先行后 198

1.“识在行之先” 199

2.“论先后,知为先” 201

(四)“知行合一” 202

(五)“行先知后” 204

1.“行而后知” 204

2.知来自“习行” 205

(六)“知行相资” 206

1.知行“常相须”,“互相发” 206

2.“知行相资以为用” 208

七、结语 210

·名辩篇· 213

一、引言 213

二、名 223

(一)名、指、称 224

1.“实立而名从” 224

2.“名也者所以期累实也” 225

3.“名必有所分” 225

4.名与指 226

5.名与称 226

(二)所为有名 227

(三)审分 229

1.“偏有偏无有” 230

2.达、类、私 231

3.共名与别名 231

4.形貌之名与非形貌之名 232

5.兼名与单名 233

1.“白马非马” 236

(四)从“白马非马”说起 236

2.“号凡而略,名详而目” 237

3.“推而共之”与“推而别之” 238

(五)正名 239

1.“其名正,则唯乎其彼此焉” 239

2.“制名枢要” 241

3.“名逐物而迁” 243

(六)“名实相悖”之谬误 244

1.重名、过名、非名 244

2.“三惑”说 245

3.“离谓”说 249

三、辞 250

1.“兼异实之名以论一意也” 251

(一)辞、言、意 251

2.“所谓”与“所以谓” 252

3.辞与言 253

4.辞与意 254

(二)辞之种种 255

1.尽与或 256

2.小故与大故 256

3.必与不必 258

4.且与已 259

5.“兼爱相若” 260

(三)彼、此及其它 261

1.“彼”与“此” 261

2.“牛”与“马”等 262

(四)辞之当 263

3.“言者以谕意” 264

2.辞实相符 264

1.辞意相合 264

(五)誖辞 265

1.“以言为尽誖,誖” 265

2.“非诽者,誖” 266

3.“学无益,誖” 266

4.“知知之否之足用也,誖” 267

(六)若干辩题 268

1.惠施的“历物之意” 268

2.辩者的若干辩题 269

四、说 270

(一)“方不彰,说也” 271

(二)“圣人何以不可欺” 273

(三)推类 274

1.明类 275

2.同类相推,“异类不比” 276

3.“类可推而不可必推” 277

(四)辟 278

1.“以其所知谕其所不知” 278

2.“辟也者,举他物而以明之” 280

3.“譬称以谕之,分别以明之” 281

4.“不知譬喻,则无以推明事” 282

5.“比不应事,未可谓谕” 283

6.“譬喻也者,生于直告之不明” 284

7.“比类虽繁,以切至为贵” 285

8.小结 287

(五)效与侔 288

1.效 288

2.侔 290

1.援 295

(六)援与推 295

2.推 296

(七)“以类度类” 297

(八)“一节见而百节知” 299

1.止 299

2.“得事之所由” 302

(九)连珠 304

(十)“自下面做上去”与“自上面做下来” 307

1.“自下面做上去” 307

2.“自上面做下来” 308

(十一)说之谬误 309

1.“行而异,转而危,远而失,流而离本” 310

2.“有所至而正” 311

3.“多方,殊类,异故” 315

4.对“类不可必推”的探索 317

五、辩 320

(一)辩、说、论 321

1.“辩,争攸也” 321

2.“不异实名以喻动静之道也” 323

3.“论说辩然否” 323

4.“分别事类而明处” 323

5.“正白黑以广论,释微妙而通之” 324

6.“弥伦群言,而研精一理” 325

(二)理辩与辞辩 326

(三)“正真是”与“疾虚妄” 328

(四)“八材” 330

(五)“五诺” 331

1.“辞以故生” 332

(六)“三物” 332

2.“辞以理长” 333

3.“辞以类行” 334

(七)“矛盾之说” 334

(八)辩的具体要求 339

1.“说而不难,莫知其由” 339

2.“通意后对” 339

3.贵有“效验” 341

4.“当先求自然之理” 344

5.“秦赵相让”的启示 344

6.“偏是之议”,不能为是 345

7.忌“气构”、“妄构” 346

8.“辩言必约”,“理足而止” 346

六、名辩史论 348

9.“疾徐应节,不犯礼教” 348

(一)对先秦名辩思想演变的描述 349

(二)对先秦名辩论争的总结 350

(三)研究名辩史的任务和方法 352

七、结语 354

·伦理篇· 359

一、引言 359

二、人性论 379

(一)“天命之谓性” 380

1.“性相近,习相远” 382

2.“天命之谓性,率性之为道” 383

(二)人性善恶论 384

1.性善论 384

2.性恶论 386

3.“性三品”说及其他 387

(三)人性自然论 388

1.“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388

2.“寄之人事,本在乎天” 389

(四)人性二元论 390

1.“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 391

2.理性“至善”,而才气有“善”与“不善” 392

(五)性气一元论 392

1.“盈天地间止有气质之性” 393

2.“非气质无以为性” 394

3.欲、情、知,“血气心知之自然也” 395

三、道义论 396

(一)“五典”与“五伦” 397

1.“仁者爱人” 399

(二)仁与义 399

2.“君子义以为上” 400

3.“仁,人之安宅;义,人之正路” 401

4.“仁之法在爱人,义之法在正我” 402

(三)“三纲”“五常” 403

1.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404

2.批评“三纲”诸说 408

3.“仁、义、礼、智、信” 409

(四)无为 411

1.“无为而无不为” 411

2.“坐忘而至善” 413

(五)兼爱 414

1.“爱无差等” 414

2.“兼以易别” 415

3.“交相利” 416

四、修道论 418

(一)修身为本 419

1.“天地之性人为贵” 420

2.“心不得义不能乐” 421

3.“善政”不如“善教” 423

(二)极高明而道中庸 424

1.“尽心”、“知性”、“知天” 424

2.“引而不发”、“深造自得” 426

3.士、君子、圣人 427

(三)环境说 428

1.“君子居必择乡” 429

3.“必待师法然后正” 430

2.“无友不如己者” 430

4.“衣食足则知荣辱” 431

(四)道问学 433

1.“博学” 433

2.“格物致知” 434

3.“主敬”说 436

(五)尊德性 438

1.“诚意”、“正心” 438

2.“致良知” 439

(六)习行说 443

五、结语 448

·美学篇· 461

一、引言 461

中国古典美学发展概要 461

(一)先秦至两汉时期 461

(二)魏晋至唐中叶时期 464

(三)唐中叶至明中叶时期 466

(四)明中叶至戊戍变法时期 468

二、美和艺术 471

(一)礼乐说 471

(二)中和之美说 472

(三)文质说 477

(四)文气说 479

(五)文道说 484

(六)自然说 486

(七)形神论 488

1.绘画美学领域中的形神论 491

2.诗文美学领域中的形神论 494

(八)虚实论 497

1.艺术创作活动中的虚实转化问题 498

2.艺术创作活动中的虚实相生问题 500

3.审美和艺术活动中的主体心态虚静问题 502

(九)意象说 503

(十)意境论 510

1.意境论与中国古代道、玄、释哲学思想 510

2.由唐至明清之际,诗画等门类艺术中有关意与境、思与境、情与景关系的讨论 514

3.明清时期意境范畴的出现和运用 516

(十一)境界说 518

(十二)尽美尽善说 521

(十三)善信美大圣神人格美六层次说 522

(十四)气韵生动论 523

1.气韵概念的孕育和产生 524

2.谢赫“气韵生动”命题在美学史上的价值 526

3.谢赫之后气韵概念的运用和发展 527

(十五)芙蓉出水与错采镂金说 529

(十六)阳刚阴柔说 532

(十七)风格论 540

1.艺术风格与艺术家自身条件这一主观因素的关系 541

2.艺术风格与艺术家所处社会环境这一客观因素的关系 542

3.众体共存,不主一格 547

三、审美和创作 550

(一)言志与缘情说 550

1.诗言志说 550

2.诗缘情说 552

3.言志说与缘情说的贯通 554

(二)比德说 555

(五)神思说 555

1.有称运用该手法创作之诗必具美刺讽谕特征者 558

(三)比兴说 558

2.有称比兴为融情意和物象于一体以创造艺术意象的艺术构思方式者 559

3.有称比兴为运用该手法创作诗歌而有回味无尽审美效果者 559

(四)言(象)意论 561

(六)情理论 569

1.情理论的发展脉络 570

2.情理论的基本特点 573

(七)滋味说 579

(八)妙悟说 582

(九)一画论 583

(十)不似之似说 588

(十一)法度论 589

(十二)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说 594

(十三)逸神妙能四品说 598

1.“妙” 599

2.“神” 600

3.“逸” 601

四、结语 605

中国古典美学基本特征 605

(一)强调美与善的统一 607

(二)强调情与理的统一 610

(三)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 612

(四)强调无限与有限的统一,但偏重于无限 615

(五)肯定认知与直觉的统一,但偏重于直觉 619

·宗教篇· 628

一、引言 628

二、中国思想家们的宗教观 629

(一)论天命 629

1.“天命可知” 630

2.“制天命而用之” 631

3.天“与地同” 632

(二)论鬼神 632

1.“敬鬼神而远之” 633

2.“无鬼神” 634

3.“神道设教” 638

4.鬼神迷信根源论 639

(三)论佛教和道教 641

1.“神灭论” 641

2.释民“不知天命”、“妄意天性” 643

3.“无有不生,生无不死” 644

三、中国佛教哲学 646

(一)佛教初传“三论” 646

1.“不真空”论 647

2.“因果报应”论 649

3.“神不灭”论 650

(二)“佛性”说和“顿悟”说 652

1.“佛性”说 652

2.“顿悟”说 653

(三)天台宗的哲学思想 653

1.“一念三千”说 654

2.“三谛圆融”说 655

3.“止观”论 656

4.“无情有性”说 658

(四)华严宗的哲学思想 660

1.“一真法界观” 660

2.“六相圆融”说 662

1.“心外无理,理外无心” 664

(五)禅宗的哲学思想 664

2.“无相为体” 665

3.“见性成佛”说 667

4.禅宗的反传统作风 668

四、中国道教哲学 669

(一)道之“名为神” 669

(二)宇宙生成论 671

1.“混元”诸说 671

2.创世纪说 673

(三)“三十六天”说 675

(四)长生不老说 677

(五)善恶承负论 678

(六)小结 680

五、结语 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