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 1
缩写 2
第一部分 从1800年到20世纪30年代 5
第一章 殖民政权的建立 尼古拉斯·塔林(新西兰奥克兰大学) 5
1.1 东南亚大陆国家 6
英国的作用 9
1.2 东南亚海岛国家 10
印度尼西亚群岛的荷兰王国 12
1.3 马来半岛 14
婆罗洲的罗阇、公司和驻扎使 20
苏禄和菲律宾 23
英属马来亚 25
英国与缅甸 30
英国、法国与越南 35
暹罗的独立 39
西方列强的政策 45
东南亚的政策 50
相互作用和适应 59
殖民政权 63
参考文献 64
第二章 19世纪和20世纪初的政治结构 卡尔·A·特罗基(美国乔治敦大学) 67
2.1 东南亚海岛国家(1880~1930) 68
2.2 东南亚大陆国家(1880~1930) 71
当地人的合作 74
直接统治和间接统治 79
法律和秩序 85
复合社会 90
暹罗和缅甸 98
参考文献 104
第三章 国际贸易、国家和社会:经济与社会变迁 罗伯特·E·伊尔森(澳大利亚格里菲思大学) 108
19世纪初的国家和社会 108
3.1 东南亚的地域变迁(1800~1942) 111
西方商业资本家 112
从大约1820年开始的国际商业的发展 113
从大约1850年开始的新秩序的建立 117
第一阶段:自由主义 118
第二阶段:从自由主义到控制管理 125
东南亚的现代国家 127
社会变迁的各个方面 134
大萧条 154
结束语 158
参考文献 159
第四章 宗教与反殖民主义运动 雷纳尔多·伊列托(澳大利亚北昆士兰詹姆斯·科克大学) 162
宗教—政治图景 163
从1850年开始的反殖民运动 175
参考文献 201
第五章 民族主义与现代改革 保尔·克拉托斯卡(新加坡国立大学) 本·巴特森(新加坡国立大学) 205
领土的民族主义 211
族群的民族主义 235
殖民效忠者的选择 253
结束语 254
参考文献 255
第二部分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至今 265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日本的占领 265
第六章 东南亚的战争与和平:欧洲殖民帝国的结束 A·J·斯托克威尔(英国皇家赫洛威和贝德福德学院) 265
殖民主义者卷土重来和争取独立的斗争(1945~1948) 274
冷战时期的革命和非殖民化(1948~1957) 288
结束语 301
参考文献 304
第七章 独立国家的政治结构 杨木春(新加坡大学) 307
革命和政治结构 308
双重政治结构 322
政府的极限 335
结束语 360
参考文献 363
第八章 经济和社会变迁 诺曼·欧文(香港大学) 369
独立的东南亚的经济政策 372
国际政治的经济含义 378
国际市场和技术 381
经济增长和结构变迁 384
民族主义与平等 392
人口与环境 398
社会结构与战略 403
抗议和动乱 412
参考文献 417
第九章 当代东南亚的宗教变化 保尔·司汤(澳大利亚珀思的默多克大学) 419
工业文化的泛滥 421
革命和独立的精神视野 423
作为宗教斗争的民族文化的产生 428
国家法规和宪法规定的宗教 434
大众实践中的宗教改革 441
巫术的、千禧年说的和神秘主义者的实践 446
纯粹派的复活和世俗现代主义 452
走向真实的变化轨道 457
参考文献 459
第十章 地区主义与民族主义 C·M·特恩布尔(原香港大学) 463
东南亚的概念 464
战后形势 465
非殖民化的影响 466
民族认同和统一 468
战后初期的地区联系 469
冷战的开始(1948~1954) 472
东南亚条约组织 476
万隆会议和不结盟运动 478
地区紧张局势和问题 478
马来西亚、文莱与对抗 482
新加坡共和国 484
东盟的成立 485
第二次印支战争 487
东盟国家 488
1975年:共产主义在印度支那的胜利 492
东盟的反应 493
巴厘首脑会议 494
越南、柬埔寨和中国 497
东盟的发展 498
缅甸 500
80年代的国际共产主义 501
西方的介入 502
不结盟 503
参考文献 504
参考书目 保尔·克拉托斯卡 508
索引 529
后记 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