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文化大革命”前农民画的概况 1
第一节 “大跃进”中诞生 3
第二节 “生活化”的滋养 8
第三节 在“为政治服务”中成长 12
第四节 辅导的方向 19
第五节 形式特征与题材内容 24
第六节 代表作者的成就 31
第二章 从“红画兵”到“学习班” 44
第一节 “红画兵” 48
第二节 “红画兵”批“黑画” 53
第三节 农业学大寨 58
第四节 “牛东公社阶级教育”展览 66
第五节 “双结合”学习班 70
第六节 提高学习班 77
第七节 其他学习班 83
第八节 学习班的得与失 90
第三章 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96
第一节 北京展出 99
第二节 全国八大城市巡回展出 102
第三节 第一批农民画出国展出 110
第四节 农民画作者出国访问 121
第五节 农民业余美术作者代表会议 127
第四章 八面来风 133
第一节 美术院校到户县开门办学 133
第二节 知识青年加盟农民画 152
第三节 国际友人的参观访问 164
第一节 刘志德与《老书记》 166
第五章 闪烁的群星 166
第二节 李凤兰与《春锄》 173
第三节 张林与《业大更勤俭》 179
第四节 其他“样板画” 185
第五节 柳绪绪与六老庵美术组 204
第六章 有限的理性思考 211
第一节 朴素的指导思想 212
第二节 两难的艺术实践 215
第三节 民间美术的导向 223
第四节 重视理论的马宏智 231
第五节 蒋齐生与户县农民画 236
第六节 《户县农民画的历史和经验调查报告》 245
第七节 教条主义与实用主义的美术批评 253
第一节 艺术语言和本体认识 264
第七章 对户县农民画的再认识 264
第二节 文化哲学及社会学意义 282
第八章 从困境中崛起 310
第一节 陷入困境 313
第二节 反思与挣脱 316
第三节 艺术的徘徊 321
第四节 借鉴与崛起 325
附录 334
“文化大革命”期间户县农民画大事记 334
“文化大革命”期间其他地方农民画纪事 340
征引文献 344
后记 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