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总论 1
第一章 绪言 1
第一节 药理学的性质和任务 1
第二节 药理学的发展简史 4
第二章 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药效学 7
第一节 药物的基本作用 7
第二节 受体理论和信号转导 9
第三节 药效学概述 16
第三章 机体对药物的作用——药动学 23
第一节 细胞膜的结构及药物的跨膜转运 23
第二节 药物的体内过程 27
第三节 体内药量变化的时间过程 34
第四节 药物消除动力学 35
第四章 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 42
第一节 机体方面的因素 42
第二节 药物方面的影响 46
第二篇 传出神经系统药物药理 51
第五章 传出神经系统药物作用的解剖与生理基础 51
第一节 传出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51
第二节 传出神经系统的递质与受体 53
第三节 传出神经受体的生物效应 58
第四节 传出神经系统药物的作用方式和分类 59
第六章 胆碱受体激动药和作用于胆碱酯酶的药 62
第一节 胆碱受体激动药 62
第二节 作用于胆碱酯酶的药 65
第一节 M胆碱受体阻断药 72
第七章 胆碱受体阻断药 72
第二节 N胆碱受体阻断药 76
第八章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80
第一节 药物的构效关系 80
第二节 α受体激动药 81
第三节 α、β受体激动药 84
第四节 β受体激动药 87
第九章 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90
第一节 α受体阻断药 90
第二节 β受体阻断药 92
第三节 α、β受体阻断药 97
第十章 局部麻醉药 99
第一节 局部麻醉的生理学基础 99
第二节 局麻药的作用及作用机制 100
第三节 常用局麻药 102
第四节 影响局麻药作用的因素 103
第三篇 中枢神经系统药物药理 107
第十一章 全身麻醉药 107
第一节 大脑皮质的结构和功能 107
第二节 全麻药的作用及作用机制 108
第三节 吸入性麻醉药 110
第四节 静脉麻醉药 111
第五节 复合麻醉 113
第十二章 镇静催眠药 115
第一节 睡眠与觉醒 115
第二节 镇静催眠药 117
第三节 其他镇静催眠药 122
第一节 癫痫的病因学 125
第十三章 抗癫病药及抗惊厥药 125
第二节 癫痫的临床分类 127
第三节 抗癫痫药 128
第四节 抗惊厥药 132
第十四章 抗精神失常药 135
第一节 与情绪活动有关的脑机制 135
第二节 常用抗精神病药 137
第三节 抗抑郁药 142
第四节 抗躁狂药 145
第五节 抗焦虑药 146
第十五章 抗帕金森病药与抗老年性痴呆药 148
第一节 神经系统对运动的调节 148
第二节 常用抗帕金森病药 149
第三节 治疗老年痴呆药 152
第十六章 镇痛药 155
第一节 痛觉的解剖生理学基础 155
第二节 阿片生物碱类镇痛药 158
第三节 人工合成镇痛药 161
第四节 其他镇痛药 163
第五节 阿片受体拮抗药 164
第六节 癌痛的镇痛治疗 164
第十七章 中枢兴奋药 166
第一节 呼吸运动的调节 166
第二节 主要兴奋大脑皮质的药物 167
第三节 促脑功能恢复药 168
第四节 主要兴奋延髓呼吸中枢的药物 168
第一节 发热、疼痛及炎症的产生机制 170
第十八章 解热镇痛抗炎药与抗痛风药 170
第二节 解热镇痛抗炎药的共同作用机制 173
第三节 常用的解热镇痛抗炎药 175
第四节 抗痛风药 181
第四篇 内脏系统药物药理 185
第十九章 抗心律失常药 185
第一节 心脏的生物电活动 185
第二节 抗心律失常药的作用机制和分类 188
第三节 常用抗心律失常药 189
第四节 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药物的合理选用 194
第二十章 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 196
第一节 心脏的泵血功能 196
第二节 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学及治疗药物分类 197
第三节 强心苷类 199
第四节 非强心苷类的正性肌力药 203
第五节 减负荷药 204
第二十一章 抗心绞痛药 208
第一节 冠脉循环与心绞痛的发病机制 208
第二节 心绞痛的临床类型及抗心绞痛药物的分类 211
第三节 常用抗心绞痛药物 212
第二十二章 抗动脉粥样硬化药 218
第一节 血脂代谢与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 218
第二节 调血脂药 221
第三节 保护动脉内皮药 226
第四节 抗氧化剂 226
第二十三章 抗高血压药 228
第一节 血管生理学 228
第二节 高血压的类型和病因 231
第四节 常用抗高血压药 232
第三节 抗高血压药物的分类 232
第五节 抗高血压药的合理选用 239
第二十四章 利尿药和脱水药 242
第一节 利尿药 242
第二节 脱水药 248
第二十五章 血液及造血系统药理 251
第一节 血液凝固与抗凝系统的生理学基础 251
第二节 促凝血药 256
第三节 抗凝血药 257
第四节 纤维蛋白溶解药 259
第五节 抗血小板药 260
第六节 抗贫血药及造血细胞生长因子 261
第七节 血容量扩充药 266
第二十六章 消化系统药理 268
第一节 消化系统的生理学基础 268
第二节 抗消化性溃疡药 269
第三节 消化功能调节药 274
第二十七章 呼吸系统药理 279
第一节 肺通气的生理基础 279
第二节 平喘药 280
第三节 镇咳药 283
第四节 祛痰药 285
第二十八章 组胺受体阻断药 288
第一节 H1受体阻断药 288
第二节 H2受体阻断药 290
第三节 H3受体阻断药 290
第一节 子宫平滑肌兴奋药 292
第二十九章 子宫平滑肌兴奋药和子宫平滑肌松弛药 292
第二节 子宫平滑肌松弛药 294
第五篇 激素类药物药理 297
第三十章 内分泌系统生理学 297
第一节 概述 297
第二节 下丘脑的内分泌功能 300
第三节 垂体的内分泌 302
第三十一章 肾上腺皮质激素 307
第一节 肾上腺的内分泌 307
第二节 糖皮质激素 308
第三节 盐皮质激素 312
第四节 促皮质素 312
第三十二章 性激素类药与避孕药 314
第一节 生殖生理学 314
第二节 性激素类药 316
第三节 避孕药 321
第三十三章 甲状腺激素及抗甲状腺药 324
第一节 甲状腺激素 324
第二节 抗甲状腺药 326
第三十四章 胰岛素和口服降血糖药 330
第一节 胰腺的内分泌 330
第二节 胰岛素 331
第三节 口服降血糖药 332
第六篇 抗病原微生物药物药理 337
第三十五章 医学微生物学基础 337
第一节 细菌学 337
第二节 病毒 346
第三节 其他微生物 347
第一节 化学治疗概念 355
第三十六章 抗菌药物概论 355
第二节 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 356
第三节 耐药性产生机制 357
第四节 抗菌药的应用原则 359
第三十七章 喹诺酮类、磺胺类及其他合成抗菌药物 362
第一节 喹诺酮类 362
第二节 磺胺类 365
第三节 其他合成抗菌药物 368
第三十八章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371
第一节 概述 371
第二节 青霉素类 373
第三节 头孢菌素类 379
第四节 非典型β-内酰胺类 383
第一节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386
第三十九章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其他抗生素 386
第二节 林可霉素和克林霉素 389
第四十章 氨基糖苷类与多肽类抗生素 391
第一节 氨基糖苷类 391
第二节 多肽类抗生素 396
第四十一章 四环素类与氯霉素类 399
第一节 四环素类 399
第二节 氯霉素类 401
第四十二章 抗真菌药与抗病毒药 404
第一节 抗真菌药 404
第二节 抗病毒药 408
第四十三章 抗结核病药与抗麻风病药 414
第一节 分枝杆菌属概论 414
第二节 抗结核病药 417
第三节 抗麻风病药 421
第七篇 抗寄生虫病药物药理 423
第四十四章 抗疟药 423
第一节 概述 423
第二节 常用抗疟药 425
第四十五章 抗阿米巴病药及抗滴虫病药 431
第一节 抗阿米巴病药 431
第二节 抗滴虫病药 433
第四十六章 抗血吸虫病药和抗丝虫病药 435
第一节 抗血吸虫病药 435
第二节 抗丝虫病药 436
第四十七章 抗肠道蠕虫病药 438
第一节 驱线虫药 438
第二节 驱绦虫药 440
第三节 驱肠虫药的合理使用 441
第八篇 抗恶性肿瘤与影响免疫功能药物药理 443
第四十八章 抗恶性肿瘤药 443
第一节 抗恶性肿瘤药的作用及分类 444
第二节 常用的抗肿瘤药物 448
第三节 联合应用抗恶性肿瘤药物的原则与抗恶性肿瘤药的毒性反应 462
第四十九章 影响免疫功能的药物 465
第一节 免疫应答反应和免疫病理反应 465
第二节 免疫抑制药 466
第三节 免疫增强药 469
中文索引 472
英文索引 492
参考文献 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