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分析基础》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陈长兴主编;赵伟光,李敬社,张斌,段小虎,王峻,刘鹏,王国红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118044091
  • 页数:320 页
图书介绍:

第1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定律 1

1.1 电路及电路模型、集总假设 1

1.1.1 电路及电路模型概述 1

1.1.2 集总假设概述 2

1.2 电路变量 3

1.2.1 电流 3

1.2.2 电压 4

1.2.3 功率 6

1.3.1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 8

1.3 基尔霍夫定律 8

1.3.2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 9

1.4 电路元件 11

1.4.1 电阻元件 11

1.4.2 电源元件 13

1.4.3 受控源 16

思考与练习一 20

第2章 电阻电路分析 25

2.1 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 25

2.1.1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25

2.1.2 电阻电路的分压和分流 29

2.1.3 电源的等效变换 35

2.1.4 Т形电阻电路与П形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 43

2.2 支路分析法 47

2.2.1 电路的两类约束 47

2.2.2 支路电流法 48

2.2.3 支路电压法 49

2.3 网孔电流法 50

2.3.1 网孔电流 50

2.3.2 网孔电流法 50

2.3.3 网孔电流法的应用 52

2.4.1 结点电位 54

2.4 结点电位法 54

2.4.2 结点电位法 55

2.4.3 结点电位法的应用 57

2.4.4 弥尔曼定理 58

2.4.5 电路的简化画法 59

2.5 叠加定理和齐次定理 61

2.5.1 叠加定理 61

2.5.2 齐次定理 63

2.6 置换定理 64

2.7 等效电源定理 65

2.7.2 诺顿定理 66

2.7.1 戴维南定理 66

2.7.3 等效电阻的求解方法 67

2.7.4 等效电源定理的应用 71

2.8 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78

2.8.1 负载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 78

2.8.2 负载获得最大功率的计算 78

2.8.3 效率 82

2.9 互易定理和电路的对偶性 83

2.9.1 互易定理 83

2.9.2 电路的对偶性 86

思考与练习二 89

第3章 动态电路分析 99

3.1 动态元件 99

3.1.1 电容元件 99

3.1.2 电感元件 104

3.1.3 电感及电容元件的串、并联 107

3.2 过渡过程的产生和电路初始值的计算 108

3.2.1 过渡过程的产生 108

3.2.2 微分方程的建立 109

3.2.3 电路初始值的计算 110

3.3.1 一阶微分方程及其解 114

3.3 一阶电路 114

3.3.2 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117

3.3.3 一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119

3.3.4 一阶电路的完全响应 122

3.3.5 三要素法 124

3.3.6 微分电路和积分电路 134

3.4 二阶电路 137

3.4.1 RLC串联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138

3.4.2 RLC串联电路的完全响应 144

3.4.3 GLC并联电路 146

3.4.4 一般二阶电路 147

思考与练习三 151

第4章 正弦稳态电路分析 159

4.1 正弦量及正弦量的相量表示 159

4.1.1 正弦电压与电流 159

4.1.2 有效值与相位差 160

4.1.3 同频正弦量之和 162

4.1.4 正弦稳态响应 163

4.1.5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 163

4.2 相量模型 165

4.2.1 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 165

4.2.2 元件VCR的相量形式 166

4.2.3 阻抗与导纳 168

4.2.4 相量模型应用 169

4.3 正弦稳态电路的相量分析 170

4.3.1 相量模型的等效 170

4.3.2 简单正弦稳态电路的相量分析 173

4.3.3 复杂正弦稳态电路的相量分析 176

4.4 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 179

4.4.1 基本概念 179

4.4.2 复功率 182

4.4.3 最大功率传递定理 183

4.5.1 对称三相电源 184

4.5 三相电路 184

4.5.2 三相电路的连接形式 187

4.5.3 三相电路的计算 187

4.6 多频率正弦稳态电路的计算 191

4.6.1 正弦稳态的叠加 191

4.6.2 非正弦量的有效值和功率 193

思考与练习四 196

第5章 耦合电感和理想变压器 203

5.1 耦合电感元件 203

5.1.1 耦合电感 203

5.1.2 耦合电感的VCR 205

5.2 耦合电感的去耦等效 206

5.2.1 耦合电感的Т形等效 207

5.2.2 耦合电感的串联等效 208

5.2.3 耦合电感的并联等效 209

5.3 空芯变压器电路的分析 211

5.3.1 初级等效电路 211

5.3.2 次级等效电路 213

5.4 理想变压器元件 214

5.4.1 理想变压器元件的VCR 214

5.4.2 理想变压器元件的阻抗变换特性 216

5.4.3 理想变压器电路的分析 216

5.5.1 全耦合变压器 218

5.5 实际变压器模型 218

5.5.2 自耦变压器 220

5.5.3 实际变压器模型 221

思考与练习五 223

第6章 运算放大器 229

6.1 运算放大器的电路模型 229

6.2 理想运算放大器电路 230

6.2.1 理想运算放大器元件 230

6.2.2 理想运算放大器电路的一般分析 230

6.3.1 基本放大电路 231

6.3 运算放大器的应用 231

6.3.2 基本运算电路 232

6.3.3 运放的非线性应用 235

6.4 负阻抗变换器和回转器 236

6.4.1 负阻抗变换器 236

6.4.2 回转器 238

6.4.3 含负阻抗变换器和回转器电路的分析 240

思考与练习六 242

7.1 网络函数与频率特性 245

7.1.1 网络函数 245

第7章 线性电路的频率特性 245

7.1.2 频率特性 247

7.2 几种常用RC电路的频率特性 247

7.2.1 RC串联电路 248

7.2.2 RC串并联电路 250

7.2.3 有源RC低通电路 251

7.3 选频电路 252

7.3.1 RLC串联选频电路 252

7.3.2 RLC并联选频电路 256

7.3.3 复杂并联选频电路 260

7.4.1 对数频率特性的含义 264

7.4 对数频率特性曲线——波特图 264

7.4.2 基本因子的波特图 266

7.4.3 网络函数的波特图 270

思考与练习七 273

第8章 双口网络 278

8.1 双口网络的方程及其参数 278

8.1.1 Z参数方程和Z参数 279

8.1.2 Y参数方程和Y参数 283

8.1.3 H参数方程和H参数 286

8.1.4 T参数方程和T参数 288

8.1.5 双口网络各种参数之间的关系 291

8.2 双口网络端口特性的分析 293

8.2.1 方程法 293

8.2.2 等效法 298

8.3 复合双口网络 302

8.3.1 双口网络的级联 303

8.3.2 双口网络的串联 304

8.3.3 双口网络的并联 307

思考与练习八 309

部分习题答案 312

参考文献 320